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亲子教育

立足四个规范创建园区早教示范基地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作者:陈奋铮     来源:福州市南公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相互衔接”,这是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很有前瞻性的。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加迫切,人才素质培养从小抓起,从0-3岁启蒙,已成为社会共识。因此,在《纲要》精神引领下,幼儿园应面向未来发展,介入婴幼儿早教领域,探索早教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并面向社区,把幼儿园办成早教基地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我园基地创办时间为2007年9月,是全国“十一五”课题“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实验基地,被区教育局、计生局授予“区婴幼儿早期教育示范幼儿园”称号。一年多来,我园根据《区幼儿园早期教育基地评估标准》,在规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创设、多元服务四个方面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了早教基地整体保教水平的提高,也对提高社区出生人口素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  规范早教管理
    1、正确定位目标:我园被评为“区早期教育基地示范园”,在振奋欣喜的同时,更加强烈意识到责任与义务。作为示范园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满足0-3岁社区幼儿与家长的需求,真正地把造福于民的早期教育事业做到实处。基于这个思想,基地将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完善早教基地实施体系,全方位多渠道服务幼儿、服务家长、服务社区,提高社区出生的人口素质。

    2、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区教育局、计生局、街道领导为顾问、街道分管领导、社区主任、园长任基地主任的早教基地领导小组,选派有一定经验业务园长、育婴师蔡老师为秘书长,组织原娃娃班教师、保健医生、保育员为早教基地实施小组,基地保教人员健全、资历学历到位,保教经验丰富。

    3、建立规章制度:建立切合实际的早教规章制度(含岗位责任制、卫生保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明确规定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基地主任、育婴师、保健医生、保育员等)及评价考核办法。

   二、 规范队伍培养
    1、重视早教成员的选择:基地领导小组综合思考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保教经验、师德修养等方面因素,在众多教师中选择了一名具有责任心、爱心、工作细致、富有经验的育婴师蔡老师任基地实施小组负责人,选择原娃娃班教师又获得育婴师资格证的教师任亲子班任课教师,她们熟悉这一年龄段幼儿特点、教学方法、有爱心、深受幼儿家长喜爱。

    2、加强早教成员的研训:有目的、有计划选送早教成员参加市育婴师专业培训,还创造机会选派她们到海拉尔、广州等地参加国家级早教培训,组织她们参观学习本市早教基地,让她们掌握早教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开阔了眼界。与此同时规范了本园的早教教研制度、学习制度,每周二下午4:30-5:30定为早教教研活动时间,教研主要内容有⑴开展多形式早教各类活动的探讨。⑵早教课程模式的探讨。教研中经常聘请全国“十一五”课题“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组长、市资深早教专家兰老师来园提指导研讨,每次研讨要求活动前有预教,活动后有个人反思和集体评价,定期有经验交流,逐步形成了高质量常态化的早教教研常规。

   三、 规范环境创设
   1、软环境:注重营造“早期教育”良好的社会氛围,基地与街道、社区建立了亲密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幼儿园积极地在社区中宣传早教科学理念,宣传本园优惠的早教政策,发放早教宣传单,设置早教专刊,开展大型早教开放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对早教的认识度,转变社区家长的育儿观念,促进社区家长提高育儿水平。

    2、硬环境:幼儿园先后投入了12万元资金用于基地的建设,按照《区幼儿园早期教育基地玩具配备目录》配足配齐早教各类教玩具及各类书籍、光盘、磁带,根据评估标准设置亲子活动室、母婴接待室、活动区、展示区、测评室、办公室、盥洗室、卫生间等,按照标准铺设金刚板、软包设施,形成了美化、儿化、环保、安全、采光、通风、耐用的早教设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