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美术教育

在“写生”教学中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10日

在“写生”教学中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马雪娜   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机关第一幼儿园

    在儿童绘画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幼儿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进行自主的创作,让在说与画的活动中体会、感受,开开心心学到绘画的知识,在提高绘画技能同时实现真正对美的感受。
我尝试选择了“写生”教学,然而,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写生画与成人写生画是完全不同的,幼儿写生画是为了丰富幼儿的创作源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为出发点。对孩子只要求尽其所能地,通过去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的独特视觉角度去自由地表达,并允许幼儿加入自己的想象,丰富画面,增加孩子对绘画的兴趣从中体会乐趣!
    一、幼儿知道了什么是“写生”
    今天我第一次让孩子接触“写生”这个词,当我把准备好的绘画纸放在桌子上时,孩子们已经习惯的说:“马老师,我们今天画什么呢?”刘睿潇(睿睿)小朋友“紧急”回答:“让我猜猜,我一定能猜出来。”于是,给孩子们猜测时间。这时,可以看出小朋友们眼神中的不解,在我故做保持沉默同时,睿睿说:“马老师,你也在猜吗?”我的反常表现换来了孩子们的“安静”之后才开口道:“你们都喜欢画画,而且画的也特别好对不对?”“对啊!”“今天,马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伙伴,它很神秘,而且特别喜欢小朋友我们请它出来吧!”在我一步一步的引导下把“写生”一词带给了小朋友。“老师告诉小朋友它的名字叫(写生)”“写生?”“写生”?“啊?什么是写生?”孩子们都七嘴巴舌的议论起来。我看见平时最有底气的睿睿没说话,好像在想什么?我提高嗓门:“谁知道什么是写生?”小朋友都说不知道。“睿睿你不是经常说自己什么都知道吗?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写生吗?”“什么是写生啊?我不知道”睿睿愁眉苦脸的说。
    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知道了写生最初步的意思。  (就是要让幼儿明白写生画时要学会观察,学会把观察到的东西尽可能像拍照一样画下来就叫写生。但也允许想象、添画)睿睿听完就对我说:“马老师原来这么简单啊!我会画。”我对孩子说的话,没有做任何的反驳和总结,只是对睿睿笑了一下,让孩子在以后的写生锻炼中,自己寻摸出答案,到底是简单还是比较难?第一次的写生是挂在黑板上的“衣服架”。还学会了在绘画纸左上角写“写生”两个字。
    刘睿潇小朋友是个特别聪明活泼的女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在老天赐给她天赋和想象力丰富之下,“小画家”变成了她的美称。她的绘画水平也随着她的年龄在不断的提高,现在升入大班的她能一笔画下她所想画的东西;加上家庭的影响,睿睿画画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啦!今天课上她的表现来源于她的自信,还有以往画画的经验所致。绘画临摹是她的强项,所以今天的作品也很好。但是,在以后的物体写生锻炼中,我认为会给她带来困难,因为孩子需要在挫折中成长。
原打算今天进行这节活动就是让孩子认识“写生” 了解“写生”大概的意思,有这个词的感念就行,没想到孩子们的表现比我想想的要好。让幼儿了解写生和平时画画的区别。知道平时的画画和老师一笔幼儿画一笔的形式不一样。第一次让孩子接触写生,大部分孩子都可以把很直观的写生理解。知道“写生”先要仔细观察,然后能把自己所看见的画下来即可。
    二、掌握画积木房子的基础上,让幼儿体验户外写生的乐趣!
    有了两次画积木和积木房子的基础,我带孩子带到户外进行写生房子。 “请小朋友感觉一下,说说到户外画画有什么感觉?“我第一次在外面画画,觉得好大的地方啊!”涂晓彤说。“马老师,在腿上画吧,外面又没有桌子。”刘睿潇说。江世华:“我感觉在外面画画心情很好,特别有感觉!”这个问题,使每个孩子都用心去感受一下户外的环境,去观察楼房的外形。涂晓彤告诉我:“马老师要先仔细观察房子的轮廓吗?我家的楼房高,可是幼儿园里的楼房有点像城堡……。
请小朋友随意找地方坐下来观察,但自己的视线一定不能离开房子。这时有几个幼儿的绘画兴趣很高,都迫不及待了,涂晓彤说:“老师我们做在台阶上开始画吧!”他们任意选择了适合自己水平,能把房子画下来的角度坐下来。我把今天的要求已经交代清楚给孩子了,剩下的时间留给他们自己去观察写生。我指导时,发现涂晓彤很快的画出了楼房的大概轮廓,已经开始画局部的细节了。而其他的小朋友刚动笔,我表扬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并告知晓彤细节可以下一节画,她说:“我想画!”我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可是到了刘睿潇旁边时,她只画了楼房上下两条线,抬头对我说:“马老师,我感觉有点难!我不知道从哪里画?”我鼓励她继续画,先画出能看见的楼房轮廓就行。她说:“那好吧!”最后,大部分孩子们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完成写生。我想现在只有睿睿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她大概的轮廓都没有画完。下午上完英语课,和孩子一起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我请小朋友说一说,在户外和在我们室内绘画有什么区别?”涂晓彤开心的说:“在班里画有桌子,老师还给一个物体去观察。今天我们在外面画,也好像在班里一样,比如:楼房就是一个大一点的物体啊!”在班里和到外面画我都高兴。而刘睿潇却愁眉苦脸道:“我感觉楼房太大,我画不出来!”
    涂晓彤绘画很好,每当老师讲解的时候她会很认真的听。今天我只要求孩子把房子大概的形状画下来,她能很好的掌握绘画纸的比例;在观察时,她先在纸上画了左右两条线固定,然后再去画房子的外形(房顶尖尖的、有几个尖顶等)。接着添加自己所看见的东西,先后有次序,心里很明白,在画细节的时候我提醒了晓彤两遍说,第一节活动可以不画细节。孩子却认真坚决的告诉我 她想把细节画出来,最后我尊重了孩子。
    然而,刘睿潇小朋友在今天的活动中遇到了困难;她告诉我房子太大,画不出来。其实,在巡视的时候已经看出不是她画不出来,是她不敢画,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她平常临摹时画的如鱼得水,今天她第一次接触实物“大楼房”,她不知道该怎样去临摹?不知道从那里下手。我问她原因的时候,她告诉我怕画不好,一下子和平时那种临摹有点区别,所以不敢动笔我想这是主要原因。
我觉得像刘睿潇小朋友这种现象,应多给孩子到户外写生锻炼的机会。第一次带着孩子到户外写生房子,大部分孩子们就根据老师的要求,能很好的掌握房子的特征,把大概的轮廓画下来。虽然安排第一节要把房子的大概轮廓画下来即可,但有的幼儿画的比较细,如:涂晓彤这样的小朋友,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多胜于其他小朋友;画完了大概形后还把窗户的花纹,通过窗户里面的玩具筐都画了出来,结果有点慢,导致最后画了一半细节。
     其实,当孩子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动脑时,再允许幼儿想象的幼儿写生画中,他们就能进行大胆的添画和创造。
   
在幼儿画房子前,只有通过观察,幼儿才能表现出富有自己审美特点的绘画作品,才不会千篇一律。这是其他小朋友的写生房子作品。
    三、在已有写生经验基础上进行创作画人像,提高用线条概括造型能力
    根据孩子对写生的基础和实际水平,准备大胆的尝试一下,三人合作画——神气的我。活动之前,和小朋友谈理想未来、结合平时教育让孩子一起学会分工合作等,做了大量的铺垫。
    今天下午,孩子们显的很兴奋,随着孩子的表现,我紧张的心情马上好了很多。“昨天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理想和未来是什么样的对不对!”
   “对!我的理想是当老师!”杜凯艺。
    邵松琛“我的理想是当警察!多威风啊!”
   “我长大以后,想当魔术师!也很神气的!”孩子的理想太多了,因为他们的想象力甚是丰富,我给了孩子们五分钟交流时间。
   “今天我请小朋友都‘做一做’理想中的我?让大家猜一猜你的理想是什么?看谁做的造型最神气!”说完孩子们都站起来表演,这时邵松琛活跃起来了,他手舞足蹈的表演警察指挥的动作,表情还很认真、严肃呢!教师:“小朋友摆的造型可真神气!!我先请一个代表上来表演---神气的自己”孩子们都举起说来
    请一个小朋友摆造型。“小朋友这是谁?她在干什么?他摆的什么造型?” (她在跳舞,脸上是笑眯眯的……)“你们想想,老师是怎么把小朋友画得和她的人一样大小呢?”幼儿议论很激烈,各自说着自己的想法。小邵大声嚷:“我知道一个好方法,可以让小朋友躺在上面来画!”说:“好,现在我们来试一试、画一画!”我带领另外一个幼儿帮助我一起来做示范画。“马老师请两个小朋友做我的小助手,和我一起来画一画!”杜凯艺小朋友主动跑上前。小模特做好造型后,我和另一个小朋友一起从头部开始向两边画,“笔要竖起来,注意不要碰到小朋友的衣服”(重点讲解头部的画法(添加头发、突出表情能构出四肢!)小朋友看的很认真,我注意邵松琛很仔细的看着。“画好头部、四肢后我们还要为小模特穿上漂亮的衣服。今天我们就用不同的笔来给小模特创作漂亮衣服。”“ 小朋友三个人组成一组来作画,一定要商量好哦!”
    在指导幼儿做画的时候,发现了邵松琛很起主导作用,和自己小组的人正商量,我画头、你画脚等等。最后每组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成功、很漂亮!
    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很好基础,我让孩子先自身感觉一下,对画人物初步接触了解。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更能激发幼儿对写生的兴趣!在本节活动中,孩子们已经开始和同伴相互合作,并愿意主动要求去做这些事情。体现了大班孩子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合作能力的提高。
    教师不能说作品的好坏。应重视孩子的过程,幼儿能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是最主要的。
    第一节写生课,孩子们表现不是很积极。写生比较枯燥,要将一个立体的物体搬到一张平面的纸上比较不容易,另一方面写生大多画的是静的,不能自由发挥,看起来单调。幼儿认识不到练习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根据幼儿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写生与其他方法,如意愿画相结合。调动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去真实的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创造出有鲜明个性的儿童作品来。我就先从“写生”两个字着手,让幼儿学写这两个字,他们对写子还很好奇,也很向往。于是,在他们兴趣点上,我问孩子:“你们知道什么是写生吗?”从这里一句话开始,“写生”便开始逐渐被孩子们所了解与熟悉。
    示范园开放的教育活动时,我选择了写生《我的老师》(小组)。我用了绘画水平好的、中的、一般的孩子都有,在写生时,我班孙浩然小朋友发挥的很好,他在班上的绘画水平一直是一般的;那天观摩的老师表扬了他,因为他画人的比例掌握的很好、老师的特征表现明显。与此同时,我发现孩子们的写生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提高。
    四、对幼儿作品的评价
    其实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绘画,都有最后一个幼儿作品评价的过程。每上一节绘画课(写生)我总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作品展评环节不知道究竟怎样才是最好的?我想每个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在活动评价时我们教师通常的方法是:
    1、孩子们围坐拿着自己的作品说说笑笑,教师对孩子们:"谁来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当孩子们向教师和伙伴们讲完自己的作品后,教师会这样多小朋友说"你们猜我今天最喜欢谁的画?我最喜欢这张(指着一张画),你们知道为什么?" "因为这张画结构好,比例好。" "我还喜欢这张画,你们知道为什么?" "画的像"。
    2、小朋友都围在一个幼儿作品前欣赏,老师讲这幅画怎么怎么好……等等。在评价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幼儿作品都说到,那么自然其他大部分幼儿的作品未得到教师的赞赏。
   《纲要》指出:评价的目的—发现每个幼儿的智力潜力的特点,让每个幼儿得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 我认为,教师们的评论有时候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有的时候在活动评价时很不全面。
激发幼儿绘画的积极性,提高绘画技能,把握好“写生”时整幅画的比例大小等等。确实需要教师用完美的语言去引导,但又不能单单停留在语言组织上,教师观念是否正确更关键。作品没有被点到的幼儿会从中悟出道理:只有像他们那样画,才能让老师喜欢,我也得争取画好。孩子们悟出的是什么道理呢?这样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会看着画的好的小朋友作品“抄袭”。反之,教师平时的评价总是带几分偏爱,总是在能力低的幼儿面前带着不满意的表情,语气带着几分责备,在这一环节上语言组织得再完美,也不能消除幼儿被压抑的情绪。所以,建立在新观念基础上的语言完美,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觉得,对评价这一环节的设计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通过教师恰当的点评,可启发幼儿的创造思维,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可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根据《纲要》里对教育评价要具有三点:1、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2、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3、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希望幼儿能在写生画的培养中得到四个力的发展(表现力、审美力、观察力、创造力)的提高。以上是我在这学期教学实践中浅谈体会及做法,我相信幼儿开展写生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绘画四个能力的发展!能为他们日后的绘画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