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事业发展 > 幼儿园管理

部队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实践思考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20日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作者:湖北省军区幼儿园   罗卫

【摘要】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未来的世界以什么论输赢,不仅是看谁的GDP水平高,而且要注重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文化建设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组织发展的核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必须构建起自身发展的强大精神基石,以确立在社会中的位置,这个精神基石就是幼儿园的园所文化,文化已成为幼儿园第一核心竞争力。作为部队幼儿园,如何依托部队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在园所文化的建设上以幼儿园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为核心,崇尚教育精神与解放军精神的有机融合,营造一种奉献教育事业、追求教育理想、共享教育艺术、感受教育乐趣的环境氛围,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园所文化值得思考。

【关键词】部队幼儿园  园所文化  建设 

关于文化,迄今为止国内外众说纷纭,有诸多的定义。在近代,较早给文化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他包刮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幼儿园的园所文化是通过长期以来观念确定、制度完善等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合理有效的滋养,使教师和幼儿展示的一种外在状态的综合现象。它通过幼儿园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以及大多数人共同的行为方式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等各种文化因素对幼儿园内的成员进行制约和影响。

园所文化是园所成员在共同生活交往中萌生形成的一致的价值取向,一种观念形态,它体现在园所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追求、职业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等内容上,并渗透于园所的一切活动中,影响制约着每一个组织成员。园所文化是幼儿园的品牌和教育力,通过打造“文化品牌”,增强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以保持幼儿园可持续性发展。园所文化无论是外在的园所形象、园风园貌、服务态度、园服园歌,还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信念、目标追求等核心内容,均能在园所管理中发挥其灵魂、教育与约束、凝聚的作用。在部队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中, 我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以“三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幼儿园和谐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园所文化的核心,是幼儿园的灵魂,是幼儿园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我园通过认真总结提炼本园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提炼了湖北军幼从办园理念到学风、教风、园风等一系列办园主体精神,用先进的文化感染人,用明晰的观念引导人,形成了幼儿园的精神文化。

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提出:“要好好的保育儿童”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所有的孩子,为了孩子们美好的明天。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传承历史,将优良的革命传统“一切为了孩子”作为我们的追求,并发扬光大。代代军幼人将忠诚教育、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优良作风一脉相承。随着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军幼人将老一辈军幼人的优良作风在“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中演绎成“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高尚情操的同时,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总结、提炼、继承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秉承 “立足军队幼教,服务社会大众”的办园宗旨,以打造市里标杆 省内著名 军中一流”幼儿园为办园目标遵循“走进孩子心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教育理念,践行“共享绿荫 点燃健与美的人生”的办园理念,将细节决定成败,可以平凡不能平庸等观念渗透于工作行为之中,我们的工作口号是“相同工作创新意,平凡工作出特色”,并以此做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

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与规范渗透其中融入到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师德标兵免于竟聘、感动军幼人物优先竟聘、优秀工作示范岗、项目工作免检班、团队整体评价、月四星员工等措施和办法来实现教职员工的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形成了仁爱之美畅和谐  人文之美铸管理  情趣之美立形象  智慧之美塑教育”的园风。

注重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因人所需、分层指导。通过“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实施“新手教师起航计划”、“特长教师评定”“品牌教师选拔”、“幼教带头人培养”等队伍建设工程,促使教师清晰地认识自我,努力地发展自我,使她们坚守博爱之心服务幼儿  博识之能服务家长  博学之才服务教学  博大之情服务团队”的教风。

顺应童心,让幼儿在各种感兴趣的活动中产生改变自身现状的需求,创设了丰富的活动环境、日常生活、游戏、集体、小组、个别教学和分享交流、家园合作等多种方式,引领幼儿自主、创造性的学习,使幼儿在“自主乐学  独立自信  合作分享  彰显个性”的学风中体验学习、感受成功、分享喜悦。

二、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幼儿园科学制度文化。

幼儿园制度文化是幼儿园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幼儿园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尊重与参与,学习与创新、发展与诚信等价值观的确立,服务、激励、保障幼儿园制度文化的构建。我园以“民主顺畅 仁爱和谐自律有序”为管理目标,优化了管理过程,管理效益明显,逐步由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转化为由价值准则引导的自我管理,由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管理逐步转化为被管理者自觉的管理,初步彰显出自身的管理特色,1完善制度管理,规范工作要求。全面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涉及组织机构管理、教研与教育、保育管理、发展评估、安全卫生、行政总务等方面的6大类113项职责和制度,并逐步规范各种制度的落实,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明责任,行事有依据,对事不对人。“两聘一改”“岗位竞聘”的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优化了人员配置,建立了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相连的新的分配制度。2实施绩效制度,强化过程标准。确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考评机制,注重日常工作的质量、业绩、成效和贡献。实行月绩效考评制和学期绩效考评制,采取“全程跟踪,量化管理,阶段检查”的方法,既关注单项工作的质量,又全面综合衡量工作业绩;既着眼教师学期初的工作状态,又关注教师学期中的发展,还强调学期末的工作成效;既注重个人工作效益,还关注团队整体发展,绩效的成绩既与当月奖励工资挂钩,同时与学期评先、岗位竞聘挂钩,优化了管理过程。3、实施免检制度,形成自我激励。幼儿园免检制是指某岗位工作质量在特定的时期内以特定的标准保持相对稳定后而获得免于行政监督和检查的管理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学期各班的工作表现,评出项目工作免检班组,例如:常规工作免检班、环境创设免检班、卫生工作免检班,在下一学期的相应工作中将免于一般性检查。免检管理激发了大家的自我管理意识,具有自我激励的效用。

、以环境建设为载体形成幼儿园良好物质文化。

物质环境创设是推行园所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我园物质环境创设遵循“绿色生态艺术教育”的理念,充分体现对师生的尊重和关怀,本着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站在园所建设立意高,不能就环境论环境的角度,经过整体策划、精细安排,统筹协调,精心塑造了幼儿园环境文化。

在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精心构思,营造浓郁的视觉艺术氛围,注重开发环境的教育功能,力求幼儿园中充盈着温馨、愉悦、生动、和谐的氛围,彰显办园理念。孩子的笑脸就是幼儿园的阳光,“笑脸墙” 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幼儿园“全家福”让温馨、和谐洒满了幼儿园;和孩子一起看世界的“艺术长廊” 张贴展示大师名画、幼儿作品、孩子的“稚言稚语”,使其都能传递幼儿作品的信息,目的是引起幼儿的共鸣,使幼儿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幼儿主体性;气势磅礴的“学军长廊”中国旗班、民族小英雄、抗洪英雄等板块内容和“礼仪”“安全”板块内容充分体现了环境为课程服务,环境追随幼儿发展的教育理念。同时为孩子们设置了“学军器械”专区为锻炼孩子的体能提供系统化、趣味化的设施。全园浓浓的物质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园全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为。

在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过程中,区域化、小组化学习空间凸显,体现了幼儿区域化的学习、自主化的学习,进一步阐释了“自主乐学  独立自信  合作分享  彰显个性”的学风。

在幼儿园功能室环境创设过程中,美术功能室,彰显了艺术特色。体现了环境文化的内涵与美感,体现每处,每事、每物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使孩子们走进美术室,有挥洒想像的空间,能更好的接受艺术熏陶,培植艺术素养。师生阅览室,营造了书香氛围。从桌椅、沙发、地毯、墙壁等细微处入手,整体布局、精细调配,呈现阅读、休闲宽松的格调,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游戏功能室,拓展了游戏空间。丰富了各类游戏材料,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需要,自主游戏空间得到拓展。环境创设集聚了军幼人的创作思想和智慧,展现了教育的整体效应和办园品位,同时加速了园所文化建设。

四、以课程为载体,形成幼儿园积极行为文化。

1向军队学管理,构建独特“教师文化”。我园是一所部队幼儿园,在园所文化的建设中依托于部队特殊的文化氛围。人类最有效率的组织就是军队,世界上最有职业精神人的就是军人,“解放军团队”堪称军队中的奇迹,它是团队精神的价值典范,我们认为向最有效率的军队学管理,是领悟管理真谛的最佳途径。我们将自信、乐观、向上的军人风貌,奉献、守纪、协作的军人作风,具有强烈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等军人美德,融入到我们军幼的园所文化建设之中,用浩气长存的“解放军精神”和“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促专业知识素质的提高;以科学观察为前提,促专业实践智慧的增长;以合作研究为载体,促专业“研究共同体”的建构;以“分层培训”为手段,促专业发展方向的实现”的培训方式,来锻造一支崇尚师德、志存高远、和谐共助、静心教学、潜心研究、成就突出的教职工团队,让幼儿在这种“军幼文化”的熏陶下终身受益。

在全体师生中认真扎实的开展“德育”,整体提升教师师德、社会公德水平和幼儿道德水平。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德行政”教育,用自己的言行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在教职员工中开展“以德育人”的教育,通过开展“我讲我的故事”、 “读一本好书”、“温馨下午茶”、“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德育案例分析与论文评比,座谈会、报告会、外出学习参观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幼儿。在全园师生中大力开展“以德修身”的教育,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自觉为人师表,做道德的表率。

同时,幼儿园积极从各方面创造激发幼儿教师活力的环境和机制。确立教师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第一,为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第二,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尤其要注重精神激励,形成凝聚人心的组织精神。第三,引进公平的竞争机制。激励教师去探索幼儿教育中的新问题、新动向,并明确规定适应教育要求的创新教育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第四,要求幼儿教师通过集体组织和自我学习等方式不断更新知识。

2打造特色教育,彰显特色“幼儿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提出的“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口号, 学会生存成为当代社会及未来世界对人的要求。“绿色童子军课程” 理念一是来源于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非赢利性、非政府青少年组织之一“童子军”组织,这个组织的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完善自我,培养有责任感、能自立的公民与未来领导人;二是源于部队幼儿园特殊的环境氛围。

我园《绿色童军》课程总目标是使幼儿学会生存。活动目标是:使幼儿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自主的个性,培养抗挫折和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不怕困难、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增进对社会的适应,提升其生存能力。鼓励家长把孩子还给孩子的世界,体验团队生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人、关注周围生活,培养博爱之心和一定的责任感。

我们通过开展野外亲子拓展活动锻炼幼儿体能、年级大跨班活动促进幼儿交往、帮助弱势群体活动培养幼儿同情心,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打开心灵,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提升了幼儿的生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园和孩子的活力,全面促进了幼儿与多元世界交流。

园所文化建设是幼儿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的总和,是幼儿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系统工程。建设“园所文化”这座辉煌的大厦是漫长的。在这项工程的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形成高尚的行为文化是目的。它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特色发展。在“园所文化建设”的研究中,我们还将继续致力于把一些具有强烈现代文化的教育意识,透过多形式、多渠道沁入全体师生的心田,并逐步把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整个办园过程中。

(本文获第二届全国幼儿园园长大会论文评比二等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

1、吴志宏 冯大鸣 周嘉方主编的《新编教育管理学》

2、何小志主编的《解放军精神》

3、罗长海主编的《企业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