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社区家庭 > 家教研究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发展的个案研究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09日
        一、问题的提出
        自信心是幼儿潜能发挥的重要前提,更是幼儿未来立足社会必需的基本心理品质。但是当今社会大多数幼儿都存在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自信的现象,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儿童的自信心发展是从家庭开始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产生的。在幼儿认识世界的初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幼儿渴望了解和被了解。但不少家长总在怀疑他们的能力: “你不行……你还小……你不会……”在毫无遮掩的怀疑中,幼儿对自己充满了困惑。于是在面对新问题时,他们表现为犹豫不决,丧失了自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自信心的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儿童的自信心发展是从家庭开始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而产生的。自信心是幼儿潜能发挥的重要前提,更是幼儿未来立足社会必需的基本心理品质。当今社会大多数幼儿都存在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自信的现象,甚至大多数幼儿都害怕父母,对于一些事情选择逃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发展。因此,我对幼儿自信心发展水平做了相关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
       采用的是个案分析法.以一个中班幼儿旭旭为个案,对她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四、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一)个案介绍
        旭旭今年5岁,在班里是一个特殊的女孩子,她性格内向、孤僻,不爱和别的小朋友交往。集体活动时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在游戏时不愿意当领导者,总爱躲在别人的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面对困难时害怕、退缩,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包括没有玩过的玩具、游戏。在活动中总是选择比较容易的项目,逃避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活动,等等。
     记录1、早晨来园,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的进教室并有礼貌的向我问好。旭旭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我就站在她的面前迎接她,可是旭旭却径直走到教室里。我牵着她的手说:“旭旭,你早!”她用眼睛望着我,但很快又移开了。站在一旁的妈妈说道:“看人家小朋友都这么开朗,我们旭旭就是不会说话,……”这时我发现刚才还挂着笑容的旭旭突然间低下了头。我立刻对她笑了笑说:“旭旭,你早!怎么跟老师打招呼啊?”她看了我一下,才轻轻地说:“老师早!”
         记录2:在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幼儿玩沙包。在进行一系列的玩法后,我让幼儿自由找伙伴两人一组玩“你扔我接”的游戏。别的幼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伙伴开始了游戏。而旭旭却站在那里不动。于是,我让菁菁去找她并和她一组进行游戏,旭旭很爽快地答应了。旭旭正玩得高兴时,奶奶从大门口经过,对着自己的孙女大叫起来:“旭旭热不热啊,奶奶给你送水来了!”旭旭回过头看了我一眼,慢慢松开了小朋友的手,停止了游戏。
        记录3:有一次,孩子们正在自由地玩搭积木,只见旭旭独自一人坐着玩衣角,她耷拉着脑袋坐了一会儿,终于微微抬起头看了看积木。我走过去问“你想玩吗?”她点了点头,没说话,只用眼睛看着我。一会儿她站了起来,慢慢走了过去,还不时回过头看我,我笑着点点头,她走到了孩子们的身边。正在旭旭认真的拼插积木时,我看见对面的天宇拿了她几个玩具。而旭旭看见了却不说话,但脸上有些不高兴。过了一会思琪又拿它的玩具,只见旭旭一把将自己的玩具全拿了回来,可是其他小朋友一块把旭旭搭好的积木打烂了。当我走到她面前,她委屈得哭了。
据了解,旭旭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从小把她交给奶奶照顾,奶奶对她过度照顾,过分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她锻炼的机会,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活动能力、游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与别人交往,事事依赖他人,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缺乏自信。再就是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常常盼望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喜欢拿其他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较。如:“人家多有礼貌啊,你什么也不懂。”“人家学的多快,你怎么这么笨。”家长这些消极的评价,会使孩子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并且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旭旭一直对自己都是很自卑很消极,丧失自信心,没有勇气做任何事情。再加上平时也不经常出门,将她封闭在自己的家中,拒绝她与同伴交往,因此丧失了交往能力。………”
      (二)研究的结果
        幼儿的自信心与父母的教养行为有很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有不自信的现象,而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干扰造成的。作为家长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行”“你做不到”之类的话,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认为自己真的不如别人,也不能过分地宠爱孩子,认为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不把别人看在眼里,这样也会使孩子变的自傲自大。要想确保孩子的自信心能够健康发展,家长就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所以家长一定要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尊重信任幼儿,为他们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相信幼儿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耐挫精神,帮助他们发扬自己的长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五、分析与反思
      (一)分析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家长的教养方式及态度直接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发展结果,家长常常怀疑孩子的能力,在无意中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的一切都热心包办,总是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动,你会弄坏的”、“你不会,你还小”。在毫无遮掩的怀疑中,幼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在面对新问题时,他就会表现出畏惧、胆怯或犹豫不决,在面对困难时,他往往选择逃避。
         在上述事例中发现,目前幼儿的自信心普遍不足,绝大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现在活动中很少或不敢举手发言;很少或不能主动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很少或不能独立地解决;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缺乏创新精神等等。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
       (二)主要原因
         据调查, 造成幼儿失去自信的原因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1.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而孩子由于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逐渐养成了遇事畏惧退缩,对自己缺乏信心。另外老人对孩子热心包办、过分保护也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发展,丧失了交往能力。
        2.每个幼儿由于其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能力、行为、性格、智力等,这样在幼儿之间就存在着个别差异。幼儿由于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又未及时得到弥补,从而导致没有自信。
        3.成人消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态度也是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幼儿的能力所限,常常是把事情做坏,因而受到成人的责备、禁止,孩子很怕受到父母的责骂以至于他们不敢做不想做更不会做,产生畏缩、逃避的行为。这样也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三)建议
        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家长要想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
        ⑴树立榜样,让幼儿模仿。告诉家长你们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同时又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所以面对幼儿,希望旭旭的家长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幼儿一个学习的榜样,首先要作出表率。如:经常邀请旭旭的同伴来家里玩,家长要热情接待、倒水、给水果或饮料喝,也可以简单的交谈,等小客人走时,要客气送别,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实质是给孩子作出了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有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后,家长还要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如:家中来客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和交谈,如果有小伙伴同往,要鼓励孩子拿出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习礼貌待人,学会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许多本领。
        ⑵扩大范围,走出家庭,增强社交能力。希望家长应经常带旭旭外出散步游玩,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生活,鼓励旭旭与他们简单的交往,如:到超市或商场购物,鼓励幼儿去向售货员说明想买的东西,选好后,并能自己在家长的指导下去交款,购回所买的东西后,会说:“谢谢,再见”。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也增进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⑶要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家长常因孩子小而替他做许多事,这样孩子就会凡事依靠家长,久而久之便很难建立自信。为此,家长应视孩子年龄的大小、能力的强弱,有意识的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收拾玩具和书包,整理自己的床铺,让孩子对家里的事情提一些建议,如合理可采纳。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并要求他完成好,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使孩子从中获得了自信,确信“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我能行”。
       ⑷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敢于尝试。孩子总是希望受到大人的夸赞,无论孩子做什么事,家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赞赏和鼓励,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孩子大胆去做,使他们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对自信心较差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条件与机会,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还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使孩子建立自信心,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
        ⑸正确评价孩子,采取适当的方式鼓励孩子。当孩子慢慢懂事后,就开始认识自己,也很注意别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常常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也会表现的很有自信。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否定的,孩子的行为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训斥,他们便感到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行为变得无所适从,畏缩胆小,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因此,家长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要多以积极的、肯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这样可以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自信心对于幼儿的成长起重要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信心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家长从小要培养孩子有自信,只有信心足,做事情就会对自己提出高一点的要求,即使失败了也会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地方,孩子未来面对的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家长以至于幼儿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家长要共同努力,更好的去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新一代。
(作者:孙丹   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