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美术教育

中、大班幼儿线描写生画教学初探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06日

       线条是孩子最基本的绘画造型元素,所有孩子的第一笔绘画都是用线条来表现的。当孩子第一次拿起笔的时候,就开始用线来画画了,尽管它只是一些凌乱的线条或是圈圈,但从孩子们这些纯朴、稚拙的线条中我们领略到了美。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当你掌握并学会运用线条,你就可以自由的表现你所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事物。线描写生就是把你所看到的物体用线细致的描绘出来,它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线描写生能够帮助幼儿克服画概念形象的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如实描绘物体的造型能力。这两年来,我在中、大班进行幼儿线描写生画教学的探索,意在达到幼儿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等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认识线及线的表现力
       学习线描写生,首先要让幼儿认识线条。在学习初始,我有意识引导幼儿寻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线,如藤木家具上的纹路,树叶、花朵上的线条等。观察时,要注意比较这些不同线条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如:一颗切开的包菜放在桌面上,纵切面弯弯曲曲的线条和桌子笔直坚硬的线条就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还应让幼儿学一些线条的名称、变化和美感等基础知识。
其次,是让幼儿学会用线。线有很多种:直线、斜线、曲线、弧线、折线、螺旋线等。线的排列疏密不同,产生的色调深浅也不同,排列的越密,色调越深;表现不同质感要用不同的线:表现坚硬的物体,用线要挺拔、有力度,用直线较多;表现柔软的物体,用线要柔韧,富有变化,用曲线较多;勾画轮廓长线要依靠肩、肘的运动进行绘画;绘制细部则靠手指、手腕运动描画短线。
最后,要让幼儿大胆用线。学习线描写生要做的胆大心细,用笔要“稳”、“准”、“狠”。“稳”是指行笔要慢,要稳,不能马虎急躁;“准”是指要看准物体的形态,准确的描绘下来;“狠”是指下笔要果断,线要画得实,不能潦草。线条画错了没关系,可以再画一条,或者“将错就错”,利用画错的线条画物体的其他部分。
        二、学会观察
        初学写生时,教师一定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整体地去观察所画对象,抓住大体,然后再描绘细节。写生多样物品时,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一定要观察仔细,把握住前后关系、大小比例。如下图,碗在高压锅和水壶的前面,比高压锅和水壶小,应该先画;高压锅和水壶存在左右关系;把握住这些物体间的关系,画他们就容易了。     
        三、学会构图
       作画之前,教师要引导幼儿先学会构图,想一想:你要进行横向构图还是纵向构图?要将你要画的对象放在画纸的哪个位置,要画多大?除主体以外还要描绘那些物体?准备画在哪里?尽量使画面饱满,主体突出。
        四、从日常生活入手,选取写生对象
       幼儿是依靠感知认识事物的,并不依赖形的繁简发展认识,而是从自己日常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开始。如自己的衣服、鞋子、食品、玩具,这些都是幼儿感兴趣和熟悉的对象,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幼儿这种天生的兴趣用线很容易表现。在教幼儿画线描写生时,要根据他的不同年龄段的能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对象,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对象,这样幼儿的线描写生自然会妙趣横生。      
        五、选择多样的工具材料,感受不同的绘画效果
        线描写生因使用工具的不同,作品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体验、感受不同的绘画效果。如让他们尝试使用毛笔、水彩笔、油画棒等色彩工具进行线描写生。线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复色的,在线与线之间,或线的上面可再加其他色线,以造成一种丰富的色彩层次。水彩笔或记号笔,画出的黑色线条在白而光洁的线上对比鲜明,用于细致地表现物象,效果特别好。毛笔等软笔画出的线条变化丰富,但掌握较难,可以让幼儿尝试。此外,还可选择不同色彩和质地的纸张来丰富线描的表现力,以下四幅图是幼儿选用不同的纸、笔、色彩所作的线描写生画,其中第一幅是水彩笔写生画,第二幅是毛笔写生画,第三幅是水粉写生画,第四幅是黑底彩色刮蜡静物写生画,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效果。    
        六、线描写生的注意事项
        中大班幼儿的线描写生应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四点:
        1、线描写生的要求要与幼儿的年龄相对应。
        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应结合其心理特点与认识水平,作不同的要求。中班幼儿,可要求他们大胆地用线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如用线简略地勾画出一个苹果或一个玩具。大班上期,除要求大胆用线外,还要能对物象作初步的描述。如头像写生时,能够用线条较精细地描绘出五官结构。在这一时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写生能力。对于大班下期的幼儿,可以要求他们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结构和质感,体现出写实美。同时,还要让幼儿多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优秀线描写生作品,提高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2、线描内容的描画要先繁后简。
       为了克服作画简单化,概念化的幼儿心理弱点,在学习初期,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尽量多用线条来刻画物体,重视细节描绘,宁繁勿简。这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毅力,耐心及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是很有益的。幼儿有了“繁”的基础,再学习精简,可以使线描简练而不简单。
         3、个性美的培养
        幼儿绘画的教学重要的不是教会幼儿“应该如何去画”,而是教会幼儿“怎样自己画”。教师应多给幼儿自由创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索事物的机会,培养每个幼儿都有强烈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的感受,在他们画的基础上,教给他们怎样提高、怎样完美。幼儿的个性差异很大, 有的粗扩,有的细致,有的安静,有的活跃,表现在作品中有的善于画粗线条,找大感觉。有的画风细腻,画面精致,教师不要以统一标准去评价和规范他们。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发挥他们个性上的优点,并成功地体现到作品中去,使他们的线描写生作品具有一种特质的个性美。
        4、正确评价幼儿作品
        评价幼儿的线描写生作品应重点分析幼儿是否能通过观察捕捉形的特征,关注细节,力求生动,富有美感,不苛求形的准确、比例、透视正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从不同年龄幼儿的实际出发,看他的作品是否与该阶段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
     (2)、根据作品内容和形式分析,是否反映幼儿个性,具有独创性。
      (3)、观察作品的艺术水平,是否画面构成饱满,用线、用色大胆肯定,具有美感,充满信心。
      (4)、看使用材料和表现技法是否敢于探索,有独到之处。
       另外,教师还要多和幼儿交流,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幼儿知道自己作品的可取之处,以提高他们作画的兴趣。
      罗丹说:“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的发现!”。通过两年分阶段有步骤地线描写生教学活动,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与表达能力,缩短了生活与美的距离,最终达到懂得美、发现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目的。
  

(作者:林丽娟    福建省福州市花巷幼儿园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