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习惯培养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方法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30日

        日常观察发现,在城市,农村普通存在着幼儿教育重智力开发轻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现象。而正是这种偏差会导致:智力开发的目的——培养孩子成才的目标难以实现。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有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调查现状,分析原因。

1、调查对象:中心幼儿园小三班抽取3岁幼儿30名。男孩17名,女孩13

2、调查方法与内容:

对幼儿采取自然观察法,围绕盥洗、吃饭、大小便、穿脱衣服和鞋子,整理床铺、收拾玩具等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

   表一、幼儿生活自理表现最差的方面(入学前)

          

   

人数

百分比

不会穿鞋子、穿错鞋子

14

47%

不会折被子

24

80%

不会折衣服

23

77%

不会穿、脱衣服

14

47%

不会擦屁股

26

87%

       表一说明,幼儿生活自理最差的方面表现在孩子不会整理衣服与床铺,不会穿、脱衣服、不会擦屁股等,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是因为家长的工作忙。来不及等孩子慢慢完成任务,于是包办代替,还有的是出于溺爱,舍不得孩子干任何活动,包办代替。无论何种原因都说明幼儿家长教育理论水平低。没有认识到从小训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其成长与成才的重要性。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
        一、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意识
        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想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起床了,妈妈会帮穿衣服,吃饭了,奶奶过来喂。。。。。。。)来到幼儿园自己不会吃饭;不会穿、脱衣服;不会穿、脱袜子等等。吃饭了,个个都不动手,只等着你去喂他;户外活动回来,拿着衣服来到你的面前,把衣服伸过来,叫你帮他穿;起床了。坐在椅子上不动,等你去帮他穿袜子。针对幼儿的情况,我们就采取了“懒动手、多鼓励、勤检查”的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我们从幼儿一进园,就向他们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如:幼儿不会穿衣服,我们就组织幼儿学习,开展生活技能训练活动,让幼儿一起学,在互相学习、比赛中,大部分幼儿学会了一些自理的能力,如:折衣服,穿衣服等等。有的幼儿学不会,我们每次都让他自己来,哪里不会就教哪里,手把手地教,幼儿有进步了,会自己穿衣服了我们都给予一朵红花,有的会穿,但经常穿反的,我们就利用检查,教育他及时改正,让他从错误中学习,这样幼儿记忆深刻,学得更快。我们坚持不嘲笑一位幼儿,都是从旁地鼓励他,对他的进步,我们都跟家长反映,也让家长知道他的孩子是多么的能干,让幼儿树立自信心,从中调动他们自我服务的积极性。现在本班幼儿一脱衣服他就哭的缪梓霞,现在也会自己穿衣服。刘奕枫妈妈也说:“刘奕枫在家里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自己会穿袜子、鞋子了,不会再把袜子给穿反了”。
        二、 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利用音乐,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音乐能陶冶幼儿的性情,如果能利用音乐去指挥幼儿的行为,比起教师用口头的命令幼儿更容易接受。在班上我们就采用了收拾玩具、上厕所、洗手、喝水、休息等音乐,当幼儿听到音乐的提示下,慢慢地幼儿就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运用游戏,训练幼儿的生活习惯。
        本班幼儿年龄小,刚来园,对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不熟悉。这时,我就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游戏来训练幼儿的常规。如:幼儿不会穿衣服。我就教幼儿边穿衣服,边玩“钻山洞”的游戏;先钻左右两个洞,再钻中间一个大山洞。如:幼儿不会排队,我就运用游戏:“小兔和狼”,配班老师当大灰狼,主班老师当“小兔”妈妈带小兔到处玩耍,当大灰狼出来时,幼儿就要马上回到自己的位置(小圆点)蹲下,如果谁找不到位置,大灰狼就把他“捉走”,在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幼儿不但能增进情感,还能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文学作品选择的好,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上。我选择了一些幼儿容易上口的诗歌、吸引的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幼儿洗手,我们就自编了一首儿歌,教幼儿边读儿歌边洗手:“手心、手心搓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搓,小手小手碰碰碰,甩甩小手真干净。”歌读完了,手就要洗完,这样幼儿又学会了洗手的方法,又不会玩水;幼儿外出活动,到处乱跑,我就给他们讲“母鸡和小鸡”的故事;幼儿挑吃,我就教幼儿诗歌:吃饭、情景表演:“两个朋友去买菜”,“动手剥”等文学作品。
        利用图片及录像片,让幼儿来分辨自理与不能自理的不同行为。并在幼儿园的楼梯墙壁上,创设一些生活自理图片,图文并茂,让幼儿学习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处,纠正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行为。
        4、以理服人,不施加任何压力,让幼儿从成功中获得经验。
        以往的教育都是老师说这样,就要这样,:“你不睡觉,就不要起床,”“你不吃饭,就不让你回家”等等的语气,对幼儿施加压力,让幼儿服从命令,来让幼儿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改掉以往,贯彻《纲要》,以理服人,在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坚持以理服人。当幼儿挑吃时,我就向幼儿讲饭菜的营养,讲吃饭菜、不挑吃的好处,并用自身对饭菜感兴趣的语言激发幼儿的情感,还向幼儿举例子,锦禧小朋友不挑吃,身体长得好,不会生病,并请两位幼儿比一比,谁的个子高,谁吃饭好?向幼儿讲道理,让幼儿心服,自然去尝试饭菜。现在,本班幼儿的身高与体重的增长率是93.2%和91.4%。当他们取各点滴进步,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时,我们都耐心细致地开导,以理服人,还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得好的”),对幼儿的行为我们都是采取鼓励,坚持的态度,禁止采用威胁、恐吓的行为,必要时,我们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多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幼儿练习和巩固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抓住每一天的生活,让幼儿从生活中学习技能。如在区角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勺子、珠子、进行使勺子的方法训练,提供扣纽扣、拉链等材料,让幼儿的技能得以提高;早操后,我们让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并进行“穿衣比赛”、“折衣比赛”;午睡后,我们让幼儿自己整理床铺,并自己放在柜子里,我们老师在一日生活中充当指导者、监督者的位置,而不要充当服侍者的位置,我们要学会“手懒”。但眼睛和心不能懒。我们还要通过指导、监督、检查。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让幼儿自觉地整理衣裤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我们给予检查、监督,及时提出幼儿行为的正确与否。在让幼儿学习擦屁股时,我们让小朋友先每人带一面镜子,分开男、女来开展活动,先找一找位置,再让幼儿去实践,从实践中幼儿掌握了女孩子往后擦,男孩子往前擦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在教师提供的条件和机会下,幼儿有65%的会自己擦屁股。
        四、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让幼儿获得更多尝试机会
        1、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转变家长的错误观念,让家长懂得在家里来不要剥夺幼儿自己动手的权利。
        2、与家长保持联系,达到教育一致目标,共同要求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如:本班郑XX小朋友不会上厕,每次上厕都把屎拉得到处都是,发现问题,取得与家长教育的一致认同,我们在幼儿园教幼儿蹲厕的技能,也让他的父母在家学习用厕所,不要再用痰盂或坐厕,教育的一致性,让XX小朋友学会了上厕所技能。现在本班幼儿不会整理衣服与床铺只有3人,不会穿脱衣服只有2人、不会擦屁股的有4人,不会穿鞋子的只有1人。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只要我们持着“相信孩子”的教育方法,持之以恒,多提供幼儿学习的机会,耐心细致地教育,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作者:刘子君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中心幼儿园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