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幼儿园游戏

浅谈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25日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典型的、特有的游戏,多为自选、自主的游戏,它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在实践中,它与幼儿园主题活动常常存在脱节现象,而且因为受幼儿年龄、认识等的局限,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难以充分发挥,造成幼儿游戏的兴趣不高效果也不好的现象。 
        幼儿园游戏课程提倡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性、统一性。因此如何将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整合,让创造性游戏成为幼儿开展主题活动的延伸,并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不断生发出新的游戏内容,在一个互动过程中促进每个幼儿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关注的问题。
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创造性游戏中以想象、创造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自主游戏方式。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可以提高幼儿交往、语言、思维、探索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 
         一、以主题活动为核心师生共同创设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参与创造性游戏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开展创造性游戏的前提条件。创设创造性游戏环境的过程,就是激发幼儿参与创造性游戏的兴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断激发幼儿开展想象和表现主题的愿望。
        如:小班开展“可爱的小蚂蚁”的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让布置的环境活起来。我引导幼儿和我一起制作了会动的大树、会飞的小鸟、会摆动的小花、会爬动的蚂蚁……它们既可以充当背景,又可以做表演游戏的道具。生动、有趣的环境,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
       随着主题活动内容的不断深入,环境也应该不断变化和调整。在“蚂蚁搬豆”的表演中,开始幼儿对背着豆子爬来爬去来表演很感兴趣,但是时间一长幼儿就没兴趣了,游戏面临着开展不下去的情况。这时我结合主题调整了游戏的环境,我启发幼儿利用积木等结构游戏的材料在场地里搭建了桥、山洞等,同时请幼儿一起探讨还可以添加哪些道具,幼儿态度积极发言踊跃,根据幼儿的提议,我在游戏中添加了小推车等材料。环境的这一变化再次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幼儿们又开始争先恐后地背着豆子走过桥,小心地背着豆子爬过山洞……,幼儿玩得高兴,交流的高兴,表演的更是高兴,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体会到表演游戏的快乐,游戏的兴趣与日俱增。
        二、在主题活动的基础上丰富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内容
       
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提高的同时,加深幼儿  对主题活动的认识, 幼儿的主题活动不是一次性的活动,它是幼儿在一段时间内不断丰富、连贯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幼儿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探究,幼儿游戏情节内容也应该不断发展和变化。在主题活动与创造性游戏整合中,教师应以主题活动为依据,鼓励、支持幼儿不断相象,通过创造性游戏的方式去体验,通过深入探究去丰富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内容,达到提高幼儿对主题活动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中班开展《小区是我家》的主题活动,我在结构游戏中,引导幼儿尝试用结构材料拼插各种形状和结构的小区房子,在引导幼儿研究了“小区设施”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幼儿扩展结构游戏的内容。如:拼搭小区的花园、运动场、街道、汽车等,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在游戏中,创造着游戏,发展着游戏,加深了幼儿对社区的认识。
        还如:在《小区是我家》的主题活动中,我还引导幼儿结合本主题活动开展角色活动《我们的小区》,从娃娃家、医院、商店、小吃店,当幼儿遇到如:孩子没地方上学、没地方买菜等问题事时,我引导幼儿在扩展游戏内容—幼儿园、菜市场、超市、照相馆、等相关内容中解决,在促进了幼儿探究、语言、交往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幼儿创造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幼儿对社区的认识。
        三、以主题活动为依据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游戏的机会,促进幼儿自主地创造和发展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是从主题活动中自发生成的,是一种自主探索、自主建构、自由想象、自我表达的游戏过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切机会,让幼儿在自我调动的创造性游戏中富有创造性的发展。
       创造性游戏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幼儿,把创造性游戏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把机会留给幼儿,积极鼓励幼儿按照主题活动研究内容自己改编、自己创作、自己协商分配角色,共同设计场景、制作道具、大胆表达,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譬如:中班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中,幼儿在开展“下雨的时候”的表演游戏中,幼儿自己分配角色,自己制作道具,互相提醒台词。他们一会儿把自己打扮成小兔,一会儿把自己打扮成蚂蚁、小鱼…….在游戏中幼儿尝试着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在游戏中我看见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小白兔、小燕子等。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还自创了配音的表现形式。幼儿尝试着使用各种材料、乐器进行配音,大大增强了表演游戏的真实感。如:幼儿用塑料袋揉搓声表现雨声,用敲锣的声音表示打雷等。在这里我们不仅可见幼儿延伸,还可以感悟到幼儿在自主的创造性游戏中体验着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由此可见,运用主题活动和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整合,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寓教育于创造性游戏中,还能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化活动主题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创造性的发展和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还应该在今后的主题活动和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整合中不断地探索,使幼儿在主题活动和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整合中全面地发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作者:王妍谊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幼儿园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