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幼儿安全

幼儿外出实践的安全教育案例研究之我见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08日

        一、研究背景:
       社会实践活动是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意志品质的最佳途径。但在以往的外出实践活动,以及同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发现,组织幼儿外出活动时,由于场地的宽泛,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以及幼儿与生俱来的活泼、好动,孩子经常会好奇地去“探险”,他们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非常缺乏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外出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基本的外出安全教育,初步提高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本人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有关幼儿外出实践安全教育案例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研究的策略:
        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外出安全教育,是为了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学习。因此本着“贴近生活、注重实效”的原则,研究中我们非常注意集中教育与日常管理的相互渗透、学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结合,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防护能力的教育中,努力探寻科学适宜的方法,让研究更好地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
      (一)引导发现  增强安全意识
       在多数人眼里外出活动中喜欢“出格”地尝试另类游戏的孩子都是瞎捣乱。成人几句说教仍不见效时,往往就会给他们严厉的训斥。一番强制之下,这些孩子或许会有所收敛,但下一次机会来临时,他们依旧我行我素。为什么这些孩子喜欢“冒险”?那是他们不知道危险将给自己带来怎样或是多大的伤害,经验的缺乏使他们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淡薄。要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应该引导他们在危险中一同来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幼儿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放映录像并结合挂图《安全乘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片断实录
        内容:借助一组教师拍摄的幼儿危险乘车录像,引导幼儿在看看、说说中增强自己的乘车安全意识。
        师:大家看录像播放的是什么地方,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
        珊琪: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乱蹦乱跳,玩追逐游戏。
        南洲:小朋友把头和手伸出窗外。
        …………
        师:大家讨论一下他们这样做对吗、安全吗?为什么?该怎样做才安全?
       书恒:妈妈说过乘车时不能在车上乱蹦乱跳,这样汽车刹车时人会摔伤,会流血!
       杰峰:如果小朋友在车上玩追逐游戏,这样汽车开起来很不稳会翻车,车会爆炸的!
       昕语:把头和手伸到窗户外面也不对,会被旁边急速开来的汽车刮伤。
       致远:车上的开关和按钮一定不能乱碰(致远小朋友激动地说),上次我不听话偷偷踩了爸爸汽车上的油门,脸就撞到门上了(他指了指脸上的    伤疤难过地低着头)脸上的乌青和眼皮上的伤疤到现在还没有化掉呢。
       幼儿们:哇……!(孩子们一声感叹)
       昕语:第4幅图上的两个小朋友们在争抢位置也不对,老师说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
     (幼儿从道德的角度认识到了争抢位置的错误,却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于是我创设了“在公共汽车上”的情景,请两名幼儿配合表演进一步对幼儿进行启发)
       师:在汽车上争抢位置有什么危险呢?
       婷瑜:吵来吵去的影响司机叔叔开车。
       冰灵:在汽车上你推我我推你的很容易摔伤。
     (见幼儿意识到了行为的危险性,我再一次启发他们讨论解决的办法)
       师:如果我们遇到了这种情况该怎样做才安全呢?
       柏润:两个人一起坐,互相照顾。
       臻达:石头剪子布,赢的做位置上,输的站着。
     (幼儿的讨论又引发了新的安全问题,针对问题我再次启发)
       师:对于小朋友来说,站着乘车也不安全啊!
      佳睿:还是两个人一起坐互相照顾比较安全。
       通过以上片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乘车安全防护意识已逐步萌发。在教师一步步启发之下,他们正由最初说说他人的危险,到联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并最终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来发现乘车中存在的危险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二)图示再现  强化幼儿自律
       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外出活动中要让幼儿明白哪些行为是安全可行,哪些行为是危险不可尝试的,就需要我们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在借鉴班级常规图示管理的基础上,研究中我们多次运用此类方法,在每次外出实践的前期准备中,引导幼儿自己制定安全行为规则、自己设计安全规则标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安全常识和要求展现在自己和同伴的面前,让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醒,互相督促。
       《安全行走教育》活动片断实录
       内容:指导幼儿自制安全行走规则图示,纠正孩子们在行走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帮助幼儿掌握外出行走中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师:“你们知道在马路上行走该如何注意安全吗?”
        思颖:“要跟着老师阿姨和同伴走,不掉队。”
       小倩:“不能在路边的台阶上跳上跳下”。
       珊琦:“看见水坑和土堆要绕着走。
      一鑫:“走路靠右边不能走到马路中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外出行走中存在这么多的危险,小朋友要把这些注意事项都牢记心中哦!
       铮铮:“郑老师,这么多要求我们记不住了。”
其他幼儿跟着叫到:“记不住啊!”
        师:“那怎么办呀,这些注意事项可是很重要的啊!”(教师焦急的表情和语气激发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激情)
        则峰:郑老师,你把刚才记录的纸条贴在墙上,我们自己看。
        则峰刚说完,佳睿叫了起来:“不行不行,我们不认识字。”
       杰峰插上一句:“放学请爸爸妈妈读给我们听。”这时,大家都安静下来,似乎接受了杰峰的建议。
         我及时启发:“放学时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可能没有时间教你们慢慢学。你们有什么自己能看得懂的学习办法吗?
        昕语:“我们象以前制定规则那样把要求画出来吧,这样大家可以自己看自己学习”她的回答得到大家的拥护,大家争着说:“对对对,我们自己或画出来,把它贴到墙上,就可以自己学习了。”
        通过以上片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已经意识到了外出行走中存在的诸多危险,并努力寻找各种办法丰富自己的防护知识。图示再现法的确定终于让他们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实践练习  提高自护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外出活动的安全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安全知识光听不说或者光说不做,孩子是很难掌握更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的,只有让孩子亲自实践,才能真正领会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超市购物》活动片断实录
        内容:在做好充分的超市安全购物教育之后,我们组织幼儿前往超市实践,在实践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
        师:这就是今天的采购地点“快客超市”,大家看超市多大呀!我们该如何预防走失呢?
        小桢:确定一个安全会合点,万一有谁走失了就来这里等老师。
       师:那大家找找,将哪个地方设置为会合点比较合适呢?
     (孩子们分别到大门边、收银旁和柜台间勘察了一番)
       柏润:超市的大门边吧,有保安叔叔在门边看着比较安全。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
      (进入超市,带领幼儿参观并熟悉超市内的环境,引导幼儿共同注意超市购物安全)
        师:大家看,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如果你想买的商品在高处拿不到时,该用哪些安全的办法来解决呢?
        贻钊:请老师啊姨或服务员帮忙拿。
       书恒:看看柜台下面我们拿得到的地方有没有同样的商品。
       师:超市里只有一架收银机且地方较为拥挤,许多小朋友都想结帐时,该怎么处理才能避免互相推挤。
         骥杰:按次序排队结帐。
        泽坤:结帐后的幼儿到会合点找阿姨集合。
       师:除了这些,超市购物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安全事项我们都学过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谁能做到安全购物好吗?
        大家雄心壮志地齐声说道:“好!”
      (今天的购物活动非常的成功。其一,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强,活动开展得安全有序。其二,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幼儿表现主动积极参与。其三,活动社交面广,幼儿在与各种角色的交涉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以上片断的实录和描述我们看到,幼儿已经能将课堂上掌握的安全防护知识,同实际场所很好地联系起来并加以运用。他们在观察、思考和实践中,活动安全防护意识和对防护知识的掌握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在亲临亲历中外出安全防护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家园配合  实现同步教育
       我们知道,更多外出活动的机会来自于家庭的组织,家长也是幼儿安全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为了让我们的外出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家园配合同步教育,研究前期,我们对班级41名幼儿的家长进行了幼儿外出安全教育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知道外出活动中如何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丰富孩子哪些防护知识的家长仅占总数的8﹪、略知一二的占34﹪,大部分家长是“不知道”。可见为了同心协力,对幼儿进行外出安全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丰富家长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网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研究计划、活动安排、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其次,我们将家长列入安全教育对象,充分发挥家园互动关系,帮助家长在安全教育活动的参与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意识和能力。第三,我们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交流活动,互相反馈幼儿在外出活动中的表现,全面客观地分析隐藏在危险行为后面的种种因素,针对个体差异共同探讨教育措施,让幼儿的外出实践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因地施教。
        三、收效与体会
       (一)收效:
        首先,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得到。其次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幼儿自身的主动学习,他们对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已从课堂走向生活,正在生活中一步步不断得到提高。
一学期的外出安全教育既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幼儿的自我防护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研究我认识到:
        1、增强幼儿的外出安全意识,改变幼儿的不良习惯以及提高幼儿的自我防护能力在安全教育中三者应该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2、幼儿具象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安全教育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例,形象而科学地向幼儿阐明其中的道理。
        3、幼儿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将安全教育意识牢记心中,善于捕捉契机有机渗透,让幼儿的外出安全教育隐含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二)体会:
        往日里总以为安全教育抽象至极,幼儿小小的年纪怎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通过这一阶段以来的研究,在与幼儿的每一次互动,看见他们每一次的进步;在与家长的每一次交流,听到他们每一次的感谢中,我更加肯定了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在更广泛的安全教育中,寻求更多更好的办法,让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在教育中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作者:郑小琼   福建省惠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