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心理健康

幼儿园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心理学教学策略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29日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称。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快地发展,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了新一轮“课改”的实验。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2001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的新一轮课改试验也开始了。

幼儿园新课改既要体现和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又要遵循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园新课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大方面:一是转变课程功能:改变幼儿园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确立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二是改革课程结构:注重幼儿园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生成性、活动性和选择性。三是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调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启蒙性。四是改革教学模式:从单一的教学模式改为多元化教学模式。五是改革课程评价:建立一套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体系。六是改革课程管理政策:让幼儿园变统一时间为开放的时间安排,变刚性计划为弹性计划。

幼儿园新课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的精神,善于学习、善于反思。总之要求幼儿教师是创新性人才;是反思型教师;是身兼数职的幼教工作者;还必须是学习型人才。

20061113日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召开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专题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师范院校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积极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那么,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学如何进行改革,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呢?笔者从事幼儿心理学教学已有20多年,幼儿心理学是幼儿师范学校的必修课,这门课程阐述了有关幼儿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使学习者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理念,笔者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          成功是从心理开始的

学生进校之后,发现有幼儿心理学课程,感到非常好奇。她们认为学了心理学之后,就能了解别人的心理,就能知道别人想什么,因此对心理学充满了期待。但当拿到教材,浏览了教材之后,才知道心理学原来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时,又感到很失望。而且觉得心理学好深奥、好抽象,教材都看不懂。于是有的学生以从前未接触过这们学科为借口而在心理上拒绝这们学科,总认为自己没办法学好。其实,学生的感觉没有错,对于一个初中毕业生来说,学习心理学是有一定难度的。何况选择幼师专业的学生大都以技能技巧见长,而文化基础一般都不是很扎实。基于学生的这种实际情况,怎么办?

每个人的成功人生并不是直接与智商和能力挂钩,而是与其心理素质是否健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成功是从心理开始的” (皮鲁克斯--美国行为学家)。再说,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如阳光般的笑容面对幼儿;以纯洁的眼光看待幼儿;以快乐的健康的心态感染幼儿。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人。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心理学的第一次课就从成功学入手,一切从心理开始。

一是以学生身边的大量的真是实例为切入点,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紧迫性。二是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坚持自己的理想。只要人心所能想象并且坚信的,终必能够实现” “成功等于高远的目标加上持久的行动”(拿破仑.希尔--成功学之父)。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学习目标是:在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及规律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三是指导学生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微笑面对人生。“播种微笑,收获快乐”“一个不会笑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人生的美妙”,这样的名言名句深受学生喜爱,甚至成了她们生活的座右铭。

二、          目标引领教学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在课程目标方面的改变是,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确立了幼儿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那么,幼儿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应如何确定?“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培训教师,教师就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幼儿”(《提高我国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因此,为了学生们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能做到:即关注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关注幼儿兴趣习惯的培养;即关注幼儿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幼儿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因此,目前我们的教学应做好这些工作,为学生树立榜样,也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每次教学活动之前,反复研究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三维目标”的确定方面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目标的确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定,不可牵强附会。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要确实可行,易操作;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而确立,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而且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不可为了完成任务而随意捏造。二是目标定位要聚焦重点:避免目标过高、过难、过多、过杂,造成目标主次不清晰。三是目标定位要准确,要体现层次性: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到个别差异。

三、          以传授知识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幼儿园新课改要求幼儿教师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在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习心理学必须要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相关知识,但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生中的转折、挫折等问题,注重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

()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提高学生素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首先要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学,就应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幼儿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

1、帮助学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有人说:以前的文盲是不识字,现代社会的文盲是不会电脑。在这个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学习是不行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都会有变化,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教师不学习,就无法教育儿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如指导学生学会记忆、学会观察、学会学习。结合心理学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上课时哪些内容该用笔记下来,哪些内容不该记,还有的不能边听课,边记笔记。也就是说有很多学生还不会学习。

()在“故事”上做文章,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结合教学,开展了“摘抄心理故事”和“心理故事演讲”的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以下是学生们对该活动的评价:“老师布置抄心理故事,当时很是疑惑,在初中并没有接触过,更加不知道怎么完成了。我就上网去查,结果发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真是一件开心的事。”这说明这种作业具有挑战性,促使学生动脑筋去完成任务。“要我们课后抄一些心理方面的故事,然后写感受,这样迫使我们去查资料,思考问题,那么我们积累得就越多了。”象这样认可该活动的学生很多。

2、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心理故事演讲活动。

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学生要弄清楚什么是心理故事。所谓心理故事就是对自己心理有很大触动或震撼或具有教育价值的故事。其次学生要广泛阅读,寻找心理故事,并摘抄。第三步就是要理解故事并熟练到能讲出来。我们要求不断要讲出故事,而且还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及教育价值。第四步就是讲故事,要求到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大声地、绘声绘色地讲出故事,按学号的顺序进行,每次四个人。

为了使活动能顺利地开展,还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讲解开展该活动的重要性:能增加阅读量;能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能锻炼自己,为今后上讲台做好准备。第二,为学生讲解如何讲故事?第三,每次上课之前,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讲故事的范例。第四,每次学生演讲结束之后,进行简短讲评,以鼓励表杨为主,逐步提高要求。

对心理故事的演讲活动,学生非常欢迎,都认为这个活动开展得好。“一分钟演讲非常好,这样可以锻炼我们。通过上台演讲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心,训练口才。而且哲理故事对人很有启发。短短的一则小故事,却可以让自己得到很多感悟。每人一篇故事,全班就有70多篇故事,可以丰富大家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一分钟虽然很短暂,但在讲台上演讲的一分钟是那么的漫长。这次演讲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锻炼胆量,训练口才,同时也可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演讲内容中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健康的心理去度过每一天。通过这次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的不足,还得去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从以上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个活动让学生真的收获了很多。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

幼儿心理学一直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种手段能具有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教学容量大、节省板书时间等优势,深受学生喜爱。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丰富课程内容。①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播放flash动漫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神经系统得到休息。在互联网上下载以幼儿故事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师制作的用于教学的flash动漫。当学生了解到那些精美有趣的动漫是出自幼儿园教师之手时,感到非常惊讶。她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在询问、关心动漫的制作方法,也在思考如何将现代化手段运用于幼儿园教学。学生为了观看动漫,每次课前早早就在多媒体教室等候上课,出现了占位、抢位的现象,非常积极。②结合教学需要,有针对性选择flash动漫,充分利用动漫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幼儿期记忆发展”时,欣赏《小猫钓鱼》的动漫,帮助学生理解“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在学习“幼儿期思维发展”时,观看《小马过河》,帮助学生理解幼儿思维的特点。结合欣赏活动,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评:引导学生分析角色的心理,了解幼儿故事演讲的策略。③利用多媒体播放幼儿歌曲、儿歌。每当听到熟悉的歌曲,学生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活跃了学习气氛,丰富了课程内容。

五、改变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多元化。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作用。以往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非常看重分数,甚至以不正当手段获取高分。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心理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种角度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评价指标包括:(1)心理故事的摘抄情况。(2)心理故事的演讲情况。(3)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幼儿园见习、调查、观察等活动,接触幼儿,走进幼儿,并形成文字报告。(4)参与小组学习情况。(5)课堂表现: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6)平时作业:作业在时间、内容上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但必须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上交。(7)积极参与对教师教学的评定工作等。可以说学生参与的任何活动都是评定学生成绩的指标之一。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心理学教学结果调查发现:通过幼儿心理学学习,有100%的学生都认为心理健康很重要;懂得了幼儿教育要根据幼儿心理特点进行;认识到了幼儿教师学习幼儿心理学的重要性。有23.9%的学生表示自从学了幼儿心理学之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意识对自己心理进行调适,有73.4%的学生表示学了幼儿心理学之后会偶尔有意识对自己心理进行调适。有39.9%的学生表示自从学了心理学之后自信心较之以前增强了,有52.1%的学生认为自信心有一点增强了。33.5%的学生认为通过心理学学习,自己的胆子变得大了些,人也变得开朗了些,还有53.2%学生认为在这方面有所变化。有35.1%的学生认为通过幼儿心理学学习,自己在学习方法方面有所改进,还有47.9%学生认为学习方法方面有一点改进。对“你心目中认为最轻松愉快的科目”的调查结果中,幼儿心理学名列前茅。这说明,幼儿心理学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也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刘凤英  湖南省郴州师范学校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