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09年获奖征文

[原创]深圳实验幼儿园信息化课程资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24日

此文荣获征文二等奖

一、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1、传统教育环境下的教师工作状态——“单兵作战。相比义务教育,幼儿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材,只有课程资料。虽然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作为指导,但在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没有正式的文件作为依据,从制定班级计划、各领域的目标到班级各项活动的策划,都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无法形成团队智慧的积累、递进乃至成果。

2、课程设计扁平化。以往,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师的设计几乎都是从“原点”开始,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要考虑设计这一活动的几个相同要素,从组织形式来说这是一种扁平结构。从个人来讲,似乎是创新,但从团队来看,大家只是做着低层面的“重复”劳动。

3、教师的文案工作特别繁重。幼儿园有许多领域课程、特色课程等,各种计划、反思都需要成文,繁重的工作量,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作深层次的思考以及没有更充分的时间教育和照顾好孩子。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想构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系统,以便教师在这个平台上,能够不断地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并在幼儿的活动中及时应用,从而达到减轻教师工作负荷的目的。基于此,我们开展了这一课题研究。

二、研究假设与主要依据

(一)研究假设

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构建一个可以由计算机终端使用者不断生成和扩充的课程资源平台,方便每一位教师在这个平台上拥有可以获取课程资源、修改课程资源、生成课程或提供原创性课程的权利,这样,就可以改变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避免每位个体直接经验的流失,而使得团队创新的力量凸显出来,也使得整个课程系统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灵活的、可以非线性阅读的、富有创造潜质的体系,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益和管理的效益。

(二)基本理论依据

1.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标征。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挖掘对幼儿合适的信息,让幼儿从媒体、网络、社会中获取丰富的信息。信息的重要性要求教师给幼儿创造一个充满信息的环境,教会幼儿传递、交流信息的能力,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平台。

2多种多样的课程理论

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色彩纷呈:建构课程、蒙台梭利教学、瑞吉欧方案教学、综合主题课程、活动整合课程、发展性课程、生存课程等等,多种课程的理论架构,不仅开拓了教师的视野,也为学前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新型课程研制理论。通过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多领域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使信息文化与幼儿的学习生活整合为统一的连续体,实现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价值的整合。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一批掌握windows操作,会独立上网,能制作课件和网页的优秀教师,建立教师利用资源平台开展日常工作的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整理、归类丰富的幼儿园领域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的资料,建设电子文档库,实现网上管理课程。

3.借助于PPTFLASH等软件,将日常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制作成独立的小课件,解决幼儿难以理解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将积累的小课件管理集成为一个课程公用资源库。

4.开发大量以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优秀课程资源,使幼儿教育与更大的教育网络空间相联系,为幼儿园课程寻求更广阔的课程资源。

(二)研究内容

1.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2.怎样构建幼儿园课程资源系统;

3.幼儿园课程资源系统的基本模块设置;

4.怎样开发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又满足幼儿园教学需要的课程资源;

5.怎样发挥教师在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6.怎样吸引更多的教师、家长、幼儿参与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着重生成性与螺旋式上升。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培训、教学观摩、阶段总结等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逐步完善园本信息化课程资源系统。

1、在每一次的研究中,我们着重脑力激荡,强调生成性,每个教师借助于多媒体网络平台,在别人设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如语言活动《漂亮的颜色》,第一位教师的设计是传统的故事教学;第二位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生成了新的创意,制作了FLSH课件;第三位教师根据孩子现有的经验,保留了前两位教师的教学精华部分,又生成、添加玩颜色的元素,使这个教学活动更为丰满。

2、在整个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螺旋式上升,从最初开题的“幼儿园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实践与运用”到现在结题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每一个阶段的小结都会对原计划进行修正和提升,小阶段构成大阶段,大阶段构成整个过程。看似这些阶段都有些重复,但每一次“重复”都已经上升到新的阶段,整个过程实现了螺旋式上升。

四、研究过程

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大阶段:基本构建阶段(051月~0612月)

1段:分析、准备(051月~4月)

对幼儿园各领域进行充分的调研,采用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资源系统的需求分析报告。

2段:收集、归纳(055月~7月)

对幼儿园各领域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文档资料和课件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分类,统一编写素材并汇集成册。

3段:构建、制作(058月~12月)

构建网络环境,完成软件试用版本;对幼儿园各领域的课件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管理集成形成素材资源库。

4段:充实、完善(061月~12月)

通过调查问卷,充实完善系统内容;对完成的试用版本软件在部分教室进行测试及试运行,并进行内容的校正、充实和完善,形成软件升级版本。

第二大阶段:尝试应用、经验分享与系统再修改研究阶段(071月~087月)

获取、修改课程资源的应用;提供原创性课程;生成新的课程;将课程资源应用于幼儿的各类活动。

第三大阶段:形成最终软件和书面报告材料(088月~0811月)

对软件升级版本总结,形成书面材料(结题报告和指引手册)。

五、研究成果

(一)建立了一个适用性强的现代幼儿教育课程资源系统

整个系统涵盖领域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主题探究、分区活动、教师成长、家长之家等七大板块,详述如下:

1.领域课程

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七门学科,按大、中、小、亲子四个年级上下学期划分,每个教学活动除了教案之外,其中语言、音乐、数学、科学活动还配有多媒体课件、故事录音、乐谱和音乐等,方便老师的选用和操作,也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手段。此板块共提供1000余个教案,近300个课件。

2.活动课程

包括节庆活动、传统活动和日常活动。它们是教师向幼儿传递教育信息,完成教育目标的载体。此板块共包含有200多个文档案例,对活动的目标、实施方案都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有些活动还配有视频,方便教师借鉴利用。

3.隐性课程

包括班级主题环境、年级走廊环境和幼儿园整体环境,收集了20多个主题、共600多张照片,为教师们进行环境布置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

4.主题探究

介乎于学科本位和儿童本位之间,选取了大、中、小班各10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案例一些主题活动由于它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孩子非常喜欢,如“我的妈妈”、“有趣的颜色”、“深圳的建筑”等主题活动,经常被教师反复使用。

5.区域活动

基本区域有生活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益智区、音乐区、角色区、结构区等,

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了250多个案例,其中文字部分包括大中小年级上下学期的语言、科学、美术等学科的活动内容,照片部分包括大中小年级的语言、科学和益智类等活动内容,对教师设计区域活动内容、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及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教师成长

收集了经验文章、计划总结、教育随笔共300多篇,记录了教师们在实施“基于园所、为了园所、在园所中”的园本教研过程中的点滴积累,是教师由初级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成长足迹。

7.家长之家

从“家园互动”“家委会”两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我园家长工作各项内容,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育儿经验交流、家委会工作规章制度、计划总结等,对教师开展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共育提供了帮助和启迪。

(二)课程资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成效

1.促进了园本课程的完善和创新。

从广义上讲,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素材与信息,都是课程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使资源具有了更多的教育附加值,进而开阔课程研究者和教师的视野,拓宽课程研究的领域,从而促进课程理论的提升与发展。在运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也改变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和对教师的评价方式。

2.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在对教师的培养方面,因为有课程资源系统的参照,缩短了新教师成长的周期。对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也赋予了不同的标准和内容:新手型教师主要参照课程资源系统,经过自己的理解内化进行活动,培养他们带班和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熟手型教师参照课程资源系统,重点放在活动课程的传承和创新上,通过活动课程锻炼自己的能力;专家型教师要对课程资源系统进行验证和修正,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对孩子进行观察,积极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高度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指导年轻教师和家长的成长。

3.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益。

由于加快了新教师成为专业教师的成长速度,对孩子而言也就能多获得教师专业的指导经验,使其终身受益。

其次孩子学习会更有兴趣:多媒体的课件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提升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活动的效能。一些难以用传统教具表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孩子容易理解,

 4.推进了管理模式的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益。

1)形成了比较好的课程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人力资源的效能。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不必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原点”的设计上,而是放在“生成”上,教师经过选择后只需在原有的资料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课程资源真正可用,真正共享,加速创新和生成。

2)建立了规范的电子文档,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丰富了幼儿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拓展了幼儿教育的空间,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研究孩子、观察孩子”等创造性工作。

3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荷。以往我园教师的备课时间为5个半天,现在只需要三个半天。教师们只需在课程资源系统中找到相应的教学资料,如音乐学科,每一篇教案都配有相应的音乐资料,教师们在上课前只需对活动组织进行思考,而不需花大量的时间寻找音乐,提高了备课的质量、效率;又如语言学科,凡是故事都配上了故事录音或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多种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不足、反思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1.本课程资源系统的实施需要依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只有电脑联网方才适用。另外,做一些难度较大的FLASH课件就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基本框架是建立在园本课程的基础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园本性;每一份计划、每一个活动设计都是不同的人完成的,难免会存在一些主观性,在其文字中难免也会有一些差错。

3.课程资源的积累是为了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利用。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教育方案提供的是可供参考的课程内容,需要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取舍重组,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经验的不断重构,顺利完成课程资源向课程目标与活动方案的转化。

 

今后,我们将从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基于现有的课程资源系统平台,积极拓展、开发和创新更多更好的课程资源;二是推动领域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强实践应用环节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和管理效益。

总之,怎样进一步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良好的幼儿园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值得肯定的是,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令深圳实验幼儿园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又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