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事业发展 > 幼儿园管理

一次生动的园务会议等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30日
作者:吴闻蕾 郭宗莉     来源:《早期教育


  有两件看似小事。但却涉及到教师职业行为的事件引起了我的不安,我想在每月末全体教工参加的园务会议上提出:一是有位家长反映的“不高兴”的事,他在孩子午睡起床时来接孩子,只见教室门窗开着,他提出孩子是否会着凉,但教师说按规定必须要开:另一件事是我听家长谈论幼儿园老师总是向家长“摊派任务”。园务会议上以什么方式谈这两件事,如何使教师重视这两则案例,我反复思考着。由于长期以来园务会议一贯是就事论事、光听不议的园长“一言堂”,不仅缺乏深度分析和举一反三的有效改进,有时还会使教师产生抵触心理。于是,我尝试对园务会议进行改革。
  幼儿园按时召开全体会议,大家都想早点赶到大会议室,那样就可以坐在靠后的椅子上——反正总是听听。可是出乎教师们的意料,此次的会议进门要求每人随意抽一个号码,10人一组按号分桌坐在一起。会议开始。我说今天我们做游戏,先由每桌选一位会议组长,每组一张评价表,我们会观看不同的情景表演,然后每组要按评价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形成全组意见,按表上的不同项目给分。累计分数高的一组为胜。新的会议形式使大家为之一振,聚精会神地看表演了:
  情境小品之一:由小班组教师表演的主题“门·窗·风”。几位教师分别扮演成东南西北的门或窗,两名教师扮成风——大风和微风。不同的“风”从“北窗”(或其他窗)吹进来,其余的“门”“窗”分别作“关”和“开”或“开多少角度”的动作。
  观看后每位教师陷入了沉思。一共表演了六套,哪一套是合理的呢?各组举牌抢答,并互相质疑对方的答案,开始了争论,最后令人可喜的是形成了根据风向来保持午睡室“空气流通”的操作口诀。
  情境小品之二:中班组表演“妈妈·孩子·老师”。由妈妈引出的问题是:孩子的任务等于家长的任务吗?在这个小品中,每位教师都可以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达成小组共识后,教师们分组用15分钟时间排出“可以怎么做”小品,各组再对别组的表演(正确的方法)打分,于是,大家又进入了激烈的讨论之中。


  
  一张小卡片
  顾丽霞


  
  为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幼儿园添置了很多具有情景性的运动器械,如竹梯、轮胎、小木桥、拱桥、平衡木、跳箱等。这些器械体积较大,所以只能放置在户外。保育员要在幼儿运动前将这些器械按活动要求摆好,幼儿运动结束后再将器械收放到某个位置。随着运动器械的不断增加。问题也出现了:由于这些器械是公用的,每次运动后负责收放的人员不同。器械摆放随意,摆放地点也常有变化,户外场地显得杂乱无序,增加了后勤物品管理和环境管理的难度。因此,亟需创建一个有序的物品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教学需要,从便于取放角度出发,我们对这些器械进行归类,要求分别放置在户外场地指定的位置,并在指定的位置挂有一张小卡片,上面列有该位置应放器械的名称和数量。如在操场紫藤架下,我们放置一个平衡木、两座拱桥、三个啤酒桶、二十个轮胎,并在这些器械的旁边挂上写有“平衡木1个、拱桥2座、啤酒桶3个、轮胎20个”的卡片。各班级使用后要按照卡片的指示准确地将各种器械物归原处。由于教育教学的需要,运动器械常有变化,我们也及时相应地对卡片进行调整。这样做,不仅方便了使用人员自查和管理者有效监督,也改善了幼儿园环境。从中我们也意识到。后勤工作涉及幼儿园的方方面面,需要的是精细化的创意管理。


  
  从“会议”到“会意”——现代管理中的园长新视角
  郭宗莉


  
  会议比原先预定的时间拖长了很久,但教师们却都欲罢不能,走出会议室,大家议论纷纷:“现在我头脑清楚了,平时的教育行为确实要慎重思考。”“平时我们要多想想自己的工作中会不会有什么漏洞。”“这样的游戏很特别,能够使我们每个人都想到很多。”有人提议:“以后把会议改成‘会意游戏’吧,我们喜欢。”
  吴园长的“会意游戏”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开会”到“游戏”。从“会议”到“会意”。这种改变不仅仅是方式和叫法的变化,更体现的是吴园长管理思路和理念的转变。
  第一,抓住重点。及时反思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做法。幼儿园的管理常常是由一件件小事甚至琐事汇聚而成的。在处理这一桩桩事务的过程中。园长很容易成为一个“忙碌的事务者”,在忙碌中变得盲目,逐渐对大家“习以为常”的问题熟视无睹。然而,在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做法中,往往隐藏着问题所在。只有经常反思,多问问为什么。才能保持敏锐的发现能力。在上面的案例中,本该是幼儿园中必要的保教工作。却引起了家长的反感。对这些现象,园长需要及时地主动分析问题实质,引导教师转变思维,形成正确认识并主动采取改进的措施。
  第二,换位思考,从研究教师的需求开始。我们常常讲管理要以人为本,那么,如何在幼儿园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呢?吴园长从一个侧面给了我们以启示——从研究教师的需求开始。在传统园务会议中,常常是园长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决定开会的内容与方式,而很少考虑来自教师对问题的感受和可接受性,其间的错位造成了会议效果的低下。
  吴园长从问题中发现和寻找管理的契机,从保教实践的细微处出发,针对教师容易忽视而真实存在的问题;同时,挖掘教师亲身经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故事进行演绎,让教师有切身体验,积极参与并进行深刻反思。换位思考让管理策略得以优化,“会意游戏”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布置性、灌输性的自上而下的会议方式,使会议效果大为改善。
  第三、重在设计,让园长成为引领者。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园长应该改变发号施令者和说教者的角色形象,而以前瞻性的愿景引领和激励教师的发展。在会意游戏中,园长不是作为“主讲人”或“命令发布者”在台上向教师传达(灌输)内容或布置任务,而是通过事先精心的设计,让教师在领会与感悟中学习,园长在无形中引领着教师的发展。
  吴园长的精心设计,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到会意游戏中来,都成为管理的主人,“会意游戏”的价值在于:(1)提高倾听的有效性,教师更加关注和重视同事的意见;(2)在宽松的氛围中,教师更加愿意表达,能够打破沉默的坚冰;(3)促进教师反思,游戏中产生的“冲突”用教师自己的方式解决之后更容易让教师对自身行为进行审视;(4)有利于引导教师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在相互交流中形成思维碰撞,引发群体智慧。 (cuckoo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