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美术教育

幼儿水墨画教学方法浅谈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27日
作者:佚名
     水墨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简单、概括、迅速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易被幼儿理解接受,通过水和笔墨的无穷变化产生出生动、古朴、简洁、概括的艺术效果。教幼儿学作水墨画,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美感,而且还能锻炼幼儿手腕的灵活性。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思维、创造等方面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通过学习可促进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让幼儿从小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热爱自己的祖国。近年来,我园开设了美术特色班,重点对水墨画教学进行了探讨。就此简单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
  陈鹤琴先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学习水墨画首先要有兴趣,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产生学习动力,首先让幼儿对水墨画有所了解,幼儿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技巧后让幼儿欣赏一些名画家的作品,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骏马,亚妮的猴子,韩美林的小动物等等。还让幼儿欣赏画的好的幼儿的作品和老师的作品,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引起幼儿的绘画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严格常规训练,使水墨画教学顺利进行
  由于水墨画工具繁杂,在平时的活动中很少接触,让幼儿认识毛笔(狼毫、羊毫、大白云、小白云等),认识颜料(中国画颜料、水粉画颜料等),认识纸张(宣纸、毛边纸等),认识墨(一得阁墨汁、墨块)。开始严格要求幼儿的执笔、坐姿、铺纸、放笔、调色等。如调橙色是“红加黄喜洋洋”、“三原色黑抹”等。在掌握技能技巧上从点、中锋、逆锋、侧锋和墨的浓淡学起,严格要求幼儿的所做所为,后来作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多种方法教学,促进技能发展
  水墨画简练、概括、线条清晰、色彩明亮、整体感强,而幼儿有着自己的感受方式、理解和表达方式,他们的手部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线条粗粗细细、歪歪斜斜,他们很注重有趣的绘画过程,在绘画过程中得到快乐,他们大胆想象、尝试,透过水墨的体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审美需要,并对水墨所产生的偶然效果有敏感的联想力。所以我们采取了故事法、歌谣法、双边法、气氛渲染法。1、故事法:如:在画“小猫钓鱼”时,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范画或边示范边讲故事,孩子们高兴的会鼓起掌来,他们作画时总是津津有味、聚精会神。2、歌谣法:在教学中用歌谣式的笔顺将绘画对象分解组合,便于教和学,能提高幼儿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如:画公鸡时边画边说歌谣“圆头圆眼尖形嘴,椭圆身子条形颈,齿型红冠弧线尾,直线画腿短线爪。”幼儿在歌谣的帮助下知道什么时候换笔,这样他们就像玩插塑一样把对象描画出来。3、双边法:一般的绘画课幼儿作画时,老师巡回指导,我们采取幼儿作画老师在前面画,这样幼儿边画边欣赏老师的画,边欣赏边学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老师可帮他勾画轮廓幼儿刻画细部,在交谈中他们会自豪的说:“这是老师帮我画的老虎头”。“这是老师帮我画的鸡冠”。4、气氛渲染法:如:幼儿画马时可播放民乐《赛马》,画山水时可播放民乐《高山流水》,根据绘画内容播放相应的音乐渲染气氛,使幼儿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由作画,声情并茂。儿童水墨画教学的过程,是教学资源创生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儿童情感体验的过程;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过程。
  四、注重观察思考,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大自然是美好的,什么花鸟草虫都是幼儿喜爱的,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感受美好的事物、丰富自己的知识。如让幼儿观察蝴蝶飞舞、蜜蜂采蜜,各种花瓣的形状颜色,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一些美丽壮观的情景,一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便油然而生,作画时就有了素材,他们就会大胆创作、自由挥洒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开展水墨画教学,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自主的作画空间、创作的机会,充分挖掘了幼儿的潜力,使幼儿尽情的抒发对艺术的感受。通过教学,开发了幼儿的脑功能,培养了幼儿理解、感受、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使幼儿获得了成功感,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和良好素质。几年来,在省少儿书画大赛、市少儿书画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因为教师的素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基本功和审美能力,这是水墨画教学的生命力所在。(编辑:ls,来自《少儿美术教育大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