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事业发展 > 幼儿园管理

谈园所的人力资源管理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2日
作者:陈为群     来源:奉贤庄行幼儿园

 

  幼儿园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渗透和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选人、用人、育人、留人” ……

  选人中的基于人性探求和尊重主要是指要有科学的选人观,比如“德才兼备”选人观,具体操作时,侧重考察应聘者自身的道德品质、内驱力/价值观、所具备的关键能力、职业兴趣、性格特质,以人与职位的匹配度为基准,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适才适岗”。

  用人最重要的是“知人善任”,这里的“知人”是指懂得人性人情,既知道人性中的优点,也知道人性中的弱点,激活人的特质点,释放潜能,实现增值。在用人过程中,不能以主观的心态去“疑”客观的人,而是要以“能容人所短,更能容人所长”的宽广的用人心胸,通过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和体系去“疑”人。否则势必人才会越来越少,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人的质量决定工作质量,最终决定学校品牌。

  育人,首先必须要了解的一个事实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是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21世纪,幼儿园的骨干教师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幼儿园对其骨干教师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人才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不断地“充电”的,否则,会将当初的“人才”变成今天的“庸才”,使人才面临“才智枯竭”。如果学校都没有培养人才的思想,那学校怎能会有人才呢?最终社会又怎能会有人才呢?

  留人,最重要的是要有颗“留人”的心。不断地探求和满足核心人才的关键需求,同时在用人时,又能根据人的特质性东西掌控人才;充分尊重管子的“趋利避害”的人性观假设,营造自然、舒适、和谐与激励的“三种”环境,构建尊重人的“硬机制”,最终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

  “办学校,就是办人”,管理的本质就是人的管理,基于人性的探求和尊重是“人”的管理的本源。“顺应和激励人性中高贵的一面”,尊重员工,信任教师;点燃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内“人”的问题,才有利于建立学校与教师间的和谐关系,幼儿园才能做强,最终承担起推动区域幼儿园教育进步的力量;从另一个角度讲,基于人性的探求和尊重的人力资源管理正是建设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小贴士:感情补偿心态

  我们平时经常会听到有教师说,工作累一点不要紧,只要领导心中有数就够了。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园领导能理解教师的苦衷,对教师付出的辛勤劳动给予应有的感情补偿。有这种心态的教师,一般来说比较喜欢园领导经常关心、过问自己的工作情况,也比较注意适时向领导请示汇报,其心理动因不外乎是让园领导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其工作积极性的大小与领导的关注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园长的一句话、一个脸色、一个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热情。对待这样的教师,园长首先要正确理解他们的心理动机,不能笼而统之地把这种感情补偿心态和爱虚荣联系起来。尽管有些教师干工作也可能带有讨好领导的意图,但这种意图充其量只是一种感情上的要求,不外乎想得到领导的理解和注意。作为园长,没有理由不对教师工作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倍加尊重。其次,园长要经常过问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语言上不要太吝啬,特别是当教师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园长更应给予教师一定程度的表扬。因为它包含着园长对教师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辛勤劳动的认可,也包含了对教师的注意和器重,这是最现实的感情补偿。再次,要以心换心经常和教师交流思想,谈谈心里话,会使教师感到园长对她们是信任的。教师会由此获得感情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