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体育锻炼

学前体育游戏初探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13日
作者:新疆疏附县中心幼儿园李英秀     来源:本站原创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为了促进学前班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根据本地区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探索,认为体育类游戏是比较适合学前班这个特定教育环境的游戏教学的。由于学前班环境的制约,不具备进行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的条件,而体育游戏不拘泥于环境的限制,就能达到游戏的目的。在体育游戏的活动过程中,幼儿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孩子的右脑运动中枢能得以充分锻炼,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得以发掘,继而可激发孩子创造思维、灵感思维。同时,体育类游戏非常符合孩子好动的特点,能够引起幼儿对体育活动的极大兴趣。只要从培养兴趣出发,因势利导,大力开发体育游戏,就可以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养护起到积极作用。因而,在学前体育游戏的教学中,深入细致的研究其规律特点,科学把握体育游戏的技术与方法,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与潜在功能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一、树立教师的诊断意识

传统体育游戏的弊病表现在教师不去研究教育对象,不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想当然地去选材。如:在体育游戏前都是满足于日常对幼儿的了解,只凭经验去选材,看游戏发展什么动作,比较好玩,就拿来制定计划。有的老师还盲目地让幼儿适应教材的要求,在游戏过程中,不能针对幼儿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计划和促进幼儿提高。我们经过反复尝试,认为教师应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重视获取教育对象的信息,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客观的依据,并根据培养目标和幼儿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才能合理适度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

如:“动物赛跑”是一个发展幼儿注意力、记忆力及灵敏反应素质的体育游戏,深受幼儿的喜欢。在进行游戏前,我们针对本地区幼儿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在十月中旬,因为这时候幼儿入园一个多月,已有一定的常规行为,季节也比较合适,孩子相互之间也已经比较熟悉。这一游戏要求幼儿既要记住自己扮的什么动物,又要记住本队的小朋友是谁,还要注意听信号越过障碍绕圈跑一周后返回原位。因为有了一定基础,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听到信号跑出后,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游戏也达到了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的目的。

    二、树立全面育人的思想

    幼儿体育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对幼儿身体、思维、个性、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学前班幼儿的各种情况,教师在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观察法、  询问法和测量法,对全体幼儿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合理计划,科  学掌握幼儿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幼儿体育游戏的多功能教育作  用,更好地全面育人。在游戏中既注意面向全体幼儿,又要注意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三、积极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活泼的游戏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安全、轻松、活泼的良好体育游戏环境,才能使幼儿增强自信心,发挥幼儿积极探索的主动性。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在头脑中去掉原有的条条框框的禁锢,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特别是当发现幼儿对某项活动感兴趣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动,使他们尽情玩耍。此外,老师还要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自由”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积极思维,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在运用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程》精神,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活动的机会,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如:玩“跳格子”的游戏,目的是练习向前行进跳,教师指着场地上的很多方格告诉幼儿,可以随意跳,方法不限,看谁跳得花样最多。幼儿跳得方法有:单人跳、双人跳、三人跳、拉手跳、单腿跳、双腿跳、交叉跳等八种跳法。此时,教师再将幼儿集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各种跳法、步骤的利弊,让幼儿在充分发表意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纠正,相互补充,通过集体讨论鉴别出最佳的方法或答案。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孩子学习的兴趣很高,思维也异常活跃。

因此,积极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和环境,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促进了幼儿发展游戏的主动性。

    四、引导幼儿寻找、选择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由于地处郊区,家庭环境复杂,接触面比较窄,信息比较封闭,在学习、练习一些基本动作的体育游戏中,我们地区的幼儿对于如何寻找、选择、确定、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有意识加强了幼儿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如:玩“追野兔”的游戏,教师讲解完游戏的方法后,要求幼儿注意观察、寻找、想象滚球(追野兔)的窍门。幼儿在游戏中一边体验、一边总结经验:“快点滚”、“看准滚”、“乘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滚”、“先装作没有准备,球一来就赶紧抬脚或跳起来”等等。小朋友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此时,教师只在必要时做些引导,不做其它干涉。最后幼儿发现:躲与打都与幼儿站的位置、方向、距离、远近有很大关系,不要斜着打,直线打比较准。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及时表扬幼儿肯动脑筋,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使幼儿体验到通过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而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应充分认识到学前班开展体育游戏的价值。要想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体育游戏在教育环节中的作用。

(编审:陈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