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社会教育

在主题背景下培养大班幼儿的感恩情感初探

发布日期:2008年08月25日
作者:顾红英     来源:庄行幼儿园
 

摘要: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幼儿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即要求我们教师注重对幼儿美好情感的培养,也就是爱的教育。一个人体验到爱,必须先要知道感恩,学习感恩。在幼儿园的“二期课改”中,也将“学会做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教材“学习”、“生活”、“游戏”、“运动”中,都贯穿了“学做人”的要求。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感恩是爱的基础,是种美好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感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有爱心的人,更容易成功。其次,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倍受大人的关照和呵护,骄娇二气在幼儿中相当严重,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相当普遍,所以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感,是促使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教育、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无论是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是从幼儿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来看,这一课题都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班幼儿   感恩情感

何谓“感恩”?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幼儿园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我们认为,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关爱和分享,知道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父母、老师和同伴;关心周围的世界,爱护玩具,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能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分享自己的快乐。其次,要让孩子学习掌握生活中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做客的礼节;能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具体情况与他们打招呼,接受别人的帮助会表示“感谢”等。最后,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主动关心他人的习惯,初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体验老师和父母的辛劳,珍惜别人的劳动。感恩是人的一种基本道德,它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种良好品德。由此可见,我们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的感恩情感的培养罗列为以下几方面:

1、培养幼儿感恩同伴(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感恩父母、老师、长辈的情感;

3、培养幼儿感恩自己的情感;

4、培养幼儿感恩动物的情感;

5、培养幼儿感恩植物的情感。

《课程指南》在目标表述中指出“通过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由此说明二期课改对幼儿发展突出了情感态度的价值取向。

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56岁年龄阶段的大班幼儿,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如果我们能利用大班幼儿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就会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我们通过一年的教育实践,对大班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一、挖掘汇总主题活动中的感恩教学内容

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孩子的学习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老师对大班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首先应该充分挖掘主题中的隐性教育内容,培养幼儿感恩的情感。例如:在《我是中国人》主题中的“了不起的中国人”,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感恩科学家、感恩运动员、感恩了不起的中国人。在《我们的城市》中,可以培养幼儿感恩周围的人、感恩建筑工人、感恩邮递员、感恩警察叔叔等情感;在《我自己》主题中,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感恩自己、感恩生命的情感;结合《我要上小学》“下课十分钟”、“我的计划”等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学做小学生,学习自我管理,减轻父母负担,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在《动物大世界》主题中,可以培养幼儿感恩动物的情感;在《有用的植物》主题中,可以培养幼儿感恩植物的情感……我们把这些感恩教学内容汇总成表格。

主题活动中的感恩教育内容汇总表

主题名称

感恩教育内容

我是中国人

学烧中国菜、中秋赏月、舞龙、元宵灯会、中国的国剧、齐白石画虾、中国功夫、奥运赛事、神州九号、制作火箭

有趣的水

水真有用、是谁害了小鲤鱼、护水小卫士

我自己

我们在呼吸、做名片、不同的人、我不生气了

有用的植物

我认识的树、树真好、认养一棵树、一元钱买菜、什么部位可以吃、

我们的城市

建筑工地的新房子、老房子新建筑、邮递员叔叔忙又忙、寄信、新车出厂、路边书报亭

春夏秋冬

有趣的云彩、风儿真能干、下雨了

动物大世界

树和喜鹊、鸟和飞机、保护色、潜水艇的秘密、向动物学本领、狗的趣事、大树的医生、猫头鹰本领大、会吐丝的蚕

我要上小学

为弟弟妹妹做标记、毕业诗

 

二、主题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感恩情感的策略

感恩教学内容确定了,我们还应该选择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在主题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感恩情感的策略。

1、交流分享法: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不但能系统地描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愿意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见闻。例如:在“了不起的中国人”主题下,我们以 “看奥运数金牌”、“航天科学家有功劳”、 “齐白石画虾”、“中国功夫”等线索开展主题探索活动的。活动“看奥运数金牌”,让孩子们每天观看收集并记录奥运赛事,然后交流分享奥运新闻、奥运金牌数,在每天的交流分享中萌发了感恩奥运健将的情感,从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2、情景演绎法:采用情景表演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了问题和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或社会上有关特点,让幼儿讨1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在主题“我自己”的“我不生气了”活动中,再现情景“同伴把自己的新玩具弄坏了”,然后让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最后用角色演绎法让幼儿再现正确的做法。又如在“护水小卫士”中“是谁害了小鲤鱼”,我们通过故事让幼儿讨论河水为什么会被污染,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最后让幼儿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知道不污染水源,成为一个护水小卫士。  

3、情感体验法: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等活动,让孩子体验到关心他人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去同伴家做客”活动,体验文明做客给自己和别人所带来的愉快体验;通过“小鬼当家”活动,使孩子感受父母做家务的辛苦,从而珍惜父母的劳动,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通过活动“给大树穿冬衣”,让幼儿亲自用稻草为小树穿上冬衣,抵御严寒,培养幼儿感恩植物生命的情感。从情感方面入手,用切身体验的方法,让孩子积累相关经验,深切感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动植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4、正面教育法:大班幼儿的辨别是非能力增强,但正面教育还是十分关键的。通过“孔融让梨”、“黄香替母暖被”等故事,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老师、父母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表率,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在重阳节去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时,教师首先出示自己准备好要送给孤老的礼物,然后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要准备的礼物,从而产生关爱孤老的情感。

  三、主题背景下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培养大班幼儿的感恩情感

  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其中蕴含了我国人民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时,可以结合传统民俗节日,自主性地设计过节方案,通过专题性节庆活动,节日环境熏陶,节日亲子活动等途径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让幼儿在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的愉快的同时,萌发感恩父母、感恩老人、感恩同伴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1、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节庆活动

  如“九九重阳节”到了,我们组织孩子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送上自己省下来的水果、饼干等,并给老人们表演节目、给老人们敲敲腿、捶捶背,以实际行动来感恩老人。回园后,我我们组织孩子运用多种材料给老人们建造一个“新的敬老院”,孩子们大胆设想,以“让老人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为出发点,把邮局、超市、医院、菜场、花园等都“搬进”了“敬老院”,充分地表达着对老人的感恩。又如:“三八节”,我们把孩子的妈妈请到幼儿园来,让孩子来介绍自己的妈妈,夸夸自己的妈妈,引导孩子给妈妈送上自己做的鲜花、贺卡,并祝妈妈节日快乐……在这些专题性的节庆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关心老人,帮助弱小,逐渐形成了感恩他人的好品质。

  2、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创设一些相应的节日环境

  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利用节日培养幼儿感恩情感时,应该把握好环境这一隐性的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使环境发挥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如春节时,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布置具有春节特点的活动室环境。和孩子一起制作新年的礼物来打扮新年树;一起制作贺卡,送给自己的长辈、老师和好朋友,一起剪贴窗花,制作、吊挂灯笼……打扮“新年里的家”。孩子们在节日环境布置中体验着节日的快乐,感受着彼此祝福的幸福,同时也体验到与同伴相互合作、交往的重要和快乐。

  3、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开展一些节日亲子活动

  由于许多传统节日孩子大都在家度过,因此,我们应该和每位家长联系,互相沟通,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教育的桥梁,家园一致,使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让孩子在节日亲子活动中积累过节经验、感受节日的快乐,同时体验亲子间互相感恩、互相合作的快乐。例如在元宵节时:我们在节前先给孩子、家长布置任务,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园,开展亲子制作灯笼、猜灯谜活动;端午节时,我们建议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包粽子活动;中秋节时,我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边品尝月饼、毛豆、芋艿、边赏月、讲关于月饼的故事等。

  四、抓住契机,培养大班幼儿的感恩情感

  在主题活动中,有许多教育契机,我们老师应该学会随时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对孩子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

  例如:有一天,阳阳小朋友无意中将一根稻草屑塞进了耳朵里,结果到第二天午睡时因耳朵发炎痛得大哭起来,老师连忙将他送往医院治疗,幸好有耳垢挡着,没把耳膜给戳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这件事发生后,我马上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我们小朋友应怎样保护自己?孩子们踊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发现了很多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懂得要自我保护。如:在上下楼梯时不推别人、并扶好扶手一个挨一个走;午餐点心时不说笑,避免使异物呛到气管内,让身体长得棒;午睡时迅速穿脱衣服,不让自己着凉感冒;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内等等。从中我感悟到:只有从小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方法,才能树立孩子关爱自己、自我保护的意识,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又如:当某个小朋友生病了,没有来幼儿园时,我组织幼儿进行点名谈话,启发幼儿说几句问候的话让老师带给他;当某个幼儿帮助同伴系鞋带或扣纽扣时,我引导孩子们夸夸他,学学他;当看到某个小朋友把在墙角无人问津的皮球送回“家”时,我引导孩子们讲讲自己的感受……我们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随时捕捉富有教育价值的小事,把着眼点放在“体验”上,在不断提高幼儿认识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感。

  五、在游戏活动与分享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感恩情感

  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最佳途径,通过游戏交往,会使幼儿加深理解和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好的关系。另外,在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玩着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幼儿也容易很自然地接受。《规程》第25条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时,应该努力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开展各类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

  例如:孩子在玩“医院”游戏时,“医生”会和“病人”亲切地互相问候,“医生”还会提醒“病人”按时吃药,“病人”会有礼貌地说谢谢;在玩“娃娃家”游戏时,“爸爸”、“妈妈”会照顾“孩子”,给他喂奶,哄他睡觉,带他看医生……充分地表现和体验着对别人的感恩。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用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协商解决问题,增强了孩子的合作意识,体验到了感恩他人的情感。

  此外,我们还鼓励幼儿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和同伴一起玩,交换玩。玩具的分享,使幼儿学会了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了使用礼貌用语,同时也产生了感恩同伴的情感。

  六、开发家长资源,培养大班幼儿的感恩情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的老师,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知道家庭的欢乐、家庭的亲情是培养孩子爱别人的基础,这依赖于家庭各成员的努力。我们运用家园互动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感。

  1、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请家长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以自己爱长辈、爱孩子的行动影响孩子,萌发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

  2、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根据孩子年龄,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做事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开展小区环境卫生治理、安全防范宣传以及访问、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要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等等。从而感受到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的同时,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

  3、通过亲子活动、家园同乐活动,专题讲座等,帮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比如我们向家长提供一些亲子游戏,以增强家庭成员的感情;建议家长设立“家庭奖品”,适当运用奖品,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

4、选择家委会成员参与研究的全过程,成为行动研究的一员。例如:我们在家园联系窗中,由家委会成员向家长展示一些启发孩子和鼓励孩子感恩别人的技巧,将幼儿园的情感教育渗透于家庭。又如:我们邀请家委会成员来园参加幼儿园各种活动,以增强家庭间的交流机会。

经过一学年的实践尝试,我们深深感到孩子们确实变得懂事了、合群了、礼貌了。一些老师高兴地说,有时在路上遇到不是自己班的孩子也能听到他们的招呼声,让人感觉真愉快。许多家长也时常反映孩子懂得关心家里人了,家里愿意做些小家务了呢。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们也由衷感到欣喜和快慰,同时也让我们深思:我们究竟要教会孩子一些什么东西?学会讲几个故事?做几道算术题目?会唱几首歌?我们觉得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教会幼儿生存、生活、创造的能力,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会生命的宝贵,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让他们在体验与人交往与人和谐相处中的乐趣,感受健康、富有色彩的人生意义,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好基础,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