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幼儿安全

携手共创交通安全优良环境

发布日期:2008年06月10日
作者:赵兰会黄建玉     来源: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是一所省级实验幼儿园。建园十年来,该园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全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6月份,由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市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的全市交通安全示范幼儿园创建活动,他们积极申报、认真开展了交通安全示范幼儿园争创活动,并以此为契机通过加强组织管理、警幼携手共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安全教育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措施,取得可喜成果,获得“东营市交通安全示范幼儿园”称号。
 
    一、加强组织管理,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工作的管理工作。始终把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先后组织班子成员及教师到胜利油田井下一幼进行参加学习,通过多渠道吸取先进经验,开阔争创思路。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做到了职责明确,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同时,结合该园实际,制定出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班组、处室。对教职工提出了“三个必须”的要求:一是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将安全工作视为工作重中之重;二是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三是必须强化学习意识,建立学习笔记。结合“三个必须”,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了“交通安全在心中”征文、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形成了“人人重交通、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警园携手,和谐共建
 
     交通安全工作的开展得到了上级交警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交警队员定期来幼儿园执教,配合幼儿园各项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幼儿园还与县交警队共同制定了《警幼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协商制定实施方案,确立工作思路,对工作进展进行现状分析,确定各阶段的工作重心以及宏观上调控与部署。
 
    (三)健全机制,精细管理
 
    随着安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该园的各项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加大了过程管理力度,坚持“逐级考评”的评价机制,成立了交通安全工作评估小组,结合各级工作内容与职责制定出具体的评估细则,依据标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考查评估,并将其作为常规检查的一项内容,评估成绩与年度考核相挂钩。强调了管理的精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质量。
 
    二、营造浓厚氛围,创设教育宣传环境
 
    (一)创设“润物无声”的教育宣传环境
 
    走进幼儿园,你就会被一种交通安全的氛围所包围。门口设置的“交通体验岗”,四面规整的标志线,为孩子们开辟了一片交通模拟的小天地。整齐排列的16种常用“交通标志景观带”,用童谣、问答形式展示的“交通安全宣传展板”,让孩子们在入园、离园和散步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交通安全知识。走廊内,以常见的交通标志、交通安全宣传画等为内容的“交通安全教育长廊”上,时时传出孩子们讨论学习的声音。图书室里,“交通安全宣传资料专区”也经常出现老师和孩子们的身影。进入幼儿园网站,醒目的“交通安全专栏”,又使幼儿园的交通安全走进了千家万户。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宣传环境,让教师、幼儿和家长在有意与无意中,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丰富了交通安全知识,使交通安全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二)扩大“有声环境”的宣传效应
 
    清晨,随着清脆、嘹亮的口号和音乐,孩子们身着制服、头戴徽帽,娴熟而整齐地做着交通指挥操。他们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在太阳光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亮丽,俨然像一个个英姿飒爽、指挥交通的小交警,这是幼儿园的小交警队员在表演韵律操的掠影。
 
    如今,小交警韵律操已在全体大班幼儿中普及开来。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还尝试在交通安全体验岗上进行指挥,“直行、转弯、前车避让后车”,在小交警的指挥下,孩子们手推小车、滚筒等有秩序地穿过十字路口,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到了如何遵章守则。人离园之际,校园广播里传出的“交通安全频道”以及班里朗朗的“交通安全童谣唱诵”声,进一步向家长和孩子传达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三、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
 
    (一)将安全融入教学实践,开展多样教学
 
    为进一步提高全园教职工、幼儿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创造一个和谐交通、文明交通、安全交通的优质环境,结合本园实际,幼儿园组织本园教师编写了一套《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材》,教材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编写,内容涉及五大领域,具体包括:交通安全总目标、阶段目标、小中大活动设计资料超市等。教材印刷成册后随之将其纳入课程,列入周计划,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经验灵活组织各种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如:故事、歌曲、绘画、游戏等,扎实有效地推动了交通安全工作的开展。
 
    (二)利用家长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为了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幼儿园请来了当司机的家长,给孩子们讲在驾驶过程中的小故事,教育孩子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请来了当交警队员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认标志、识手势……“爸爸”“妈妈”走进幼儿园的课堂,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展示了遵章守则的重要性,进一步拓展了交通安全的教学空间。幼儿园还面向家长组织了“交通安全征文、故事、儿歌”征集活动,家长们积极踊跃,纷纷写来稿件参与征集,共收到稿件200余篇,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的交通安全资料。
 
    (三)多次走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
 
    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交通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一是进行了“亲手绘制交通路线,亲身体验广场之旅”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参照利津地图认真绘制出到达广场的路线,并用手中的笔画出沿途的标志性建筑,在教师的陪伴下,亲身体验过马路、穿越十字路口到达凤凰广场的安全之旅。二是组织了“交通安全宣传队进社区”活动,孩子们身披绶带,佩戴小记者证,手拿宣传单,向来往行人宣传、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三是来到十字路口进行指挥体验,在交警阿姨的讲解、演示下,身穿制服的小交警在安全岗上进行了现场指挥,娴熟的动作、标准的手势,引来路人的观看和赞叹。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遵守交通法规和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四、深化交通安全活动,实现宣传教育良性循环
 
    幼儿园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幼儿园的小交警训练、交通安全教育长廊、交通安全宣传队、交通安全实践等活动陆续在市、县电视台、东营日报、山东科技报、山东体工艺教育(省教育厅主办)等电台、报纸、报刊播出或刊登,国家、省、市县级网站也纷纷发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能力,幼儿园还根据幼儿掌握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学习小交警韵律操的水平,在全园评选出了100名“优秀小交警”。并通过颁发奖状,写真照片张贴于幼儿园和各班活动室门口宣传栏等形式,面向全体师生及家长进行宣传表彰。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已将走路靠右侧、十字路口看信号灯、路上注意看标志等交通安全常识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同时,也成了监督带动家长、社会重视交通安全的“小宣传员”,在日常生活和入离园时间,他们自觉督促家长遵守交通规则,真正发挥了“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跟我走”的效应,实现了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