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语言教育

来园时的“宝宝天天说”是培养婴幼儿语言的良好时机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17日
作者:徐葵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小主人幼儿园
 
    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生理学研究证明,幼儿在3岁时的脑重量相当于成人的三分之一,大脑皮层细胞的分配大致完成,进行语言的训练工作已具备了生理条件。生理学研究证明,孩子的语言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这是因为语言是思维发展的外部表现,孩子的语言发展了,就能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而2~3岁这时期儿童对语言的需求与渴望身体的频繁活动一样迫切。因此,对婴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是我们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宝宝天天说”对婴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不小的推动作用。
 
    “宝宝天天说”是我园为婴幼儿在来园时创设的一个传统区域。教师为婴幼儿在来园时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为婴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卡片,让婴幼儿学习语言。
 
    1.来园活动时,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指导率高
 
    案例
 
    “快,跟老师问好。”只见顾诗潆和奶奶手拉手走来了。我连忙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早上好,顾诗潆。”“老师早!”说完,顾诗潆主动抽取了一张卡片,上面是一只小兔子。她说:“老师,一只兔子。”“对,一只小白兔。”我正想提几个问题,耳旁又响起了“老师早”的声音。一看,是黄梦萱,我在跟黄梦萱打招呼的同时对顾诗潆说:“你来讲给奶奶听,好吗?”“好的。”只听奶奶问:“小兔喜欢吃什么?”“喜欢吃萝卜、青菜。”“小兔是怎么走路的?”“一跳一跳的。”“对,我们可以讲一蹦一跳。”“小兔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白的。”“小兔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红的。”奶奶一口气提出了好几个问题。接着,顾诗潆又开始抽取英语卡片“PEAR,PEACH,APPLE…”奶奶在一旁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反思
 
    “宝宝天天说”可以利用一日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但对于托班婴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一对一、面对面地交流,需要成人一起参与、一起应答、一起体验情感、一起学习语言。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儿童不是在隔离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而是在和成人的语言交往实践中学习,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而来园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教育(通过观察,家长的指导率达90%),使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2.来园活动时,是个别指导的有利时机,教师的指导率高
 
    案例
 
    7点40分,黄梦萱来了。“老师早!”“黄梦萱早!”我和她来了一个大拥抱,并亲了亲她的小脸,她开心地笑了,高兴地跟爸爸说再见。“来,我们抽张卡片说一说。”她看到的一张卡片是一扇窗。我问:“这是什么呀?”“门。”“再仔细看看。”“是窗子。”“对,是一扇窗,你家里有窗户吗?”“有。”“和卡片上面的一样吗?”“不一样。”“那是什么样子的?”“是可以动来动去的。”“这扇窗户也是可以动的,它是往外打开的,你家的窗户是不是移来移去的。”“对,移来移去的。”“你家窗户往外能看到什么呢?”“看到树、花、汽车、人……”就这样,我和她在“宝宝天天说”里进行了整整10分钟的对话,直到第二个孩子进入教室,她才到别的区域玩。
 
    反思
 
    入园到现在,孩子们的情绪趋于稳定。大部分孩子每天早上都渴望来园,而一到下午午睡起床,孩子们又都盼望着离开幼儿园回到父母的怀抱。来园时这段时间,是婴幼儿一天中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最容易了解事物的时候,而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以一对一的方式给予孩子更多的亲近和关爱。婴幼儿正处于情绪感受最敏感的时期,教师的亲近和关爱,能给予他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一个适宜开口的心理环境。孩子处于放松状态之中,心理无半点压力,可以大胆放开说。教师抓住这一宝贵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语言教育,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来园活动时,婴幼儿参与率高,有利于婴幼儿阅读习惯养成
 
    案例
 
    7点50分过后,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园了。“老师早!”“奶奶再见!”“老师早!”“妈妈再见!”孩子们的打招呼声此起彼伏。只见陆一晟和张珑豪两人抽了几张卡片后就忽溜一下钻进了娃娃家。陈彦好和刘靖宜在奶奶的指导下抽了几张英语卡片后去给“小羊吃草”了。赵凌云抽取了几张卡片后跑去给“小鸡捉虫”了,王国栋在回答了我的几个问题后去给“大猫和小猫”钓鱼了。刘靖怡和陆一晟同时走进了教室,陆一晟在跟我打招呼后就要去“娃娃家”玩,刘靖怡拉住了她的手说:“你宝宝天天说不说啦!”引得旁边的家长们直点头……。
 
    反思
 
    来园活动时的“宝宝天天说”,孩子的参与率是100%,其他时段只有5%。托班婴幼儿的特点就是对色彩鲜艳、有声响、会动的物品,引起他们特别的注意和喜爱,激发他们的快乐和兴趣。而“宝宝天天说”提供的大多是平面的图片,相比玩具而言,他们更多地会选择玩具。再者,幼儿行为的坚持性较差,要想形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不断训练,不断练习。习惯、习惯,只有“习”了才能“惯”。而语言学习也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因此,教师可抓住每天来园时“短短一刻”的有效教育时机,对婴幼儿进行语言教育,不仅能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养成婴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3岁婴幼儿的注意及记忆是无意的、短暂的。因此,除了专门设计的语言教育活动之外,更要以全语言的教育观念将语言学习融合在日常生活和各领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因时、因人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
 
    总而言之,婴幼儿的语言学习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教师和家长要做有心人,为婴幼儿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材料,并寻求一个恰当的时机,激励和支持婴幼儿有意义地使用语言,使婴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让他们开心、开口、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