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语言教育

在早期阅读中如何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11日
作者:徐葵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小主人幼儿园
 
    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把婴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了在培养婴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良好的听说行为习惯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婴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和技能。
 
    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早期阅读对婴幼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这过程中,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显得尤其重要。针对托班婴幼儿阅读图书的特点——喜欢看色彩鲜艳、无背景、主体形象鲜明的图书画面,喜欢重叠词、重复的语句,喜欢看一些熟悉的、与生活经验接近的图画和图书等特点,我们应该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让婴幼儿进行阅读,这样,不仅可以使婴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获得成功感,而且受到激励而产生兴趣。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注重图画和文字的结合
 
    早期阅读通过图文并茂的视觉材料给婴幼儿以积极的刺激,能够加快大脑的发育和成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在为婴幼儿提供早期阅读材料时,十分注重图画和文字的有机结合。我们选择了市场上出售的图文并茂的具有单页单幅画面、图意明确、物体较大而清晰的便于婴幼儿指认的图书,如一些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等撕不破的图书系列,便于婴幼儿反复翻阅。
 
    2.注重视觉与听觉的结合
 
    早期阅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识字,它具有更广、更深的内涵与外延。早期阅读是指成人通过对婴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图书、图片、录像带、碟片、电视、多媒体、幻灯、符号等),让婴幼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维、想象的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初步理解的语言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倾听成人讲述的一种认知过程。因此,我们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了录音机、碟片、磁带等材料,并配上相应的图书,让婴幼儿视听结合,促进婴幼儿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3.注重符号和标志的渗透
 
    阅读符号和标志是培养婴幼儿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之一,也是一种新的阅读内容和材料。我们从托班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首先,在他们刚人园时,我们就让他们认识自己的晨检牌、小茶杯、小床的标志。每个婴幼儿的这三种标志都是一样的——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和水果。托班婴幼儿比较喜欢,也容易记住。其次,我们将正确洗手的图片(湿湿手、搓搓手、冲冲手、甩甩手、擦擦手),大、小便的基本过程(脱裤子、大小便、擦屁股、冲水等环节)制作成图片贴在盥洗室的墙面上,既能指导婴幼儿的行为,又能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认识标志和符号也能进一步引发婴幼儿对文字的好奇,因为文字是一种符号,标志是另一种符号。婴幼儿对周围各种含有具体意义的符号均会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适当引导可激发婴幼儿认识文字的兴趣,这将有利于他们今后学习、掌握书面语言。
 
    4.注重材料的多元性、丰富性
 
    托班婴幼儿的阅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图书的外在形式更能激发婴幼儿的阅读兴趣。为此,我们自制了一些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图书,如我们用各种色彩美丽、图案丰富、柔软的布料制作成布书;用废旧的图书、广告纸、挂历纸上的图片剪贴成图书;用婴幼儿最喜欢的卡通小贴纸制作成图书;将婴幼儿的生活照制作成图书;用台历制作成图书等。这一系列可以让婴幼儿动手操作的书除了可供孩子们阅读,还可供他们玩耍,这样会使孩子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5.注重家园共建
 
    托班婴幼儿喜欢看熟悉的、重复的图书和一些与生活经验接近的图书。我们就将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儿歌、故事等制作成图书,让婴幼儿阅读,这样,不仅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能使孩子在此基础上拓展和迁移。我们也请家长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编成故事,然后由老师制作成图书,投放到图书角。孩子以前的知识经验会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每次我们投放新书时,如果书中的知识经验是孩子缺乏的,就请家长帮助他们先了解一下,把相关的经验和故事阅读联系起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理解。我们还发动家长把生活、旅游的照片带到幼儿园来,制作成《宝宝生活故事》《宝宝去旅游》等照片故事图书,供婴幼儿阅读、讲述。这样的图书最受婴幼儿欢迎,简直百看不厌。
 
    总之,我深深体会到确定适宜的阅读材料是进行早期阅读的首要条件。婴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则要做个细心的观察者,成为婴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