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研究会会刊

2007年第5期,总第149期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09日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
 
 
 
事业发展与管理
 
 
作者
 
 
世界幼教事业发展趋势: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
The International Tendenc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tional Financing Support
 
 
冯晓霞
蔡迎旗
严 冷
Feng Xiaoxia
Cai Yingqi
Yan Leng
 
3
 
    [摘 要] 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基于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关幼儿教育的正外部效益的发现和对幼教市场缺陷的揭示。幼儿教育经费整体投入不足、有限资源分配不公、效益不高是我国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主要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 幼儿教育;外部效益;幼教市场缺陷;国家财政支持

    20世纪后半叶,普及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也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一、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
    19世纪中叶以前,幼儿教育一直是私人行为,但在20世纪逐渐发展成为公众的责任。[1]国家介入幼儿教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政府介入幼儿教育的方式很多,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固然是重要方面(如严格幼教机构的审批制度,加强资产监控;制定幼教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教师资格和培训制度等),但公共财政支持也是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
    欧洲经合组织国家(OECD)主要是通过公共财政来支持幼儿教育。一些国家不论父母的就业状况和收入如何,幼儿教育都是免费的;另外一些国家则是采用国家财政支持和根据父母收入交费并行的方式,父母所支付的部分一般不多于费用的30%。[2]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虽然没有像OECD国家那样管理,但也通过多种支持方式承担起政府对幼儿教育的责任。这些方式包括:1.国民教育向下延伸。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做法。我国澳门特区已从2006年开始将免费教育下延至学前教育1~2年。台湾地区也已推出国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K教育)计划,并于2004年从“离岛”(澎湖、连江、金门等)和原住民集聚地开始试行,优先扶助资源弱势与文化不利地区,然后逐步向全岛推进。2.国家专项拨款资助面向社会处境不利幼儿的早期补偿教育。如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和英国的确保开端计划等。3.政府举办一定数量的公办园。对政府认可的非盈利性私立幼教机构提供财政补助。4.通过各种方式(如返还个税、发放补助等)为幼儿家庭提供保育和教育资助,等等。

 
道德领导理论视野中的幼儿园管理
On Kindergarten Management Trough Perspective of Moral Leadership Theory
 
 
吴立保
Wu Libao
 
7
 
    [摘 要] 托马斯·萨乔万尼以批判范式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问题,最早提出了道德领导理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非主流派的重要代表。道德领导理论指出我们必须在目前占支配地位的管理思维中增加共同愿景、价值、理想和道德权威,才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幼儿园应加强其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培育组织文化,以德治园。
    [关键词] 萨乔万尼;道德领导;幼儿园管理

    自从泰罗的科学制管理在教育领域中运用以来,教育管理在一步步地向科层主义靠拢,管理理论逐渐被异化为福柯所说的“道德技术”(moral technology)和权利技术,即通过层级监视(hierachical observation)、齐常化评断(normalizaing judgement)及不同形式的检查(examinations),逐步建立起对各级人员的监管网络。[1]当这些管理理论在幼儿园组织中运用时,不单是教师和幼儿园本身受到无形的规训权力的监控和审查,而且天真可爱的幼儿也受制于管理理论的规训和惩戒,从而演变为非人性化的组织。因此,当美国教育管理非主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托马斯·萨乔万尼以教育管理的批判范式系统阐述其道德领导思想,唤醒人们对学校领导的道德之维的深切关注时,引起了教育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通过对道德领导概念及内涵的阐释来唤起人们对教育管理的再认识,并从新的视角审视幼儿园的组织管理。

 
入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
Investigation on Infant Injury Accident in Kingdergarten
 
 
曾国
Zeng Guo
 
11
 
    [摘 要] 对浙江某地区65所幼儿园的抽样调查表明,当前入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率较高,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幼儿园、幼儿、家长、管理部门等多个层面。为防止和有效应对此类事故的发生,幼儿园应加强自身管理,加深家园联系、相互理解,加强教职员工的法制教育、依法执教,发动家长积极投保、分散风险;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监督,及时提供法律支援;立法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相关各方权利和义务,为公正、高效处理事故提供制度基础。
    [关键词] 幼儿人身伤害事故;幼儿人身伤害事故预防;幼儿人身伤害事故处理

    一、问题提出
    人身安全是幼儿一切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目前国内教育法学界对中小学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研究颇为热烈,而对入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现状的研究较为缺乏。[1]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幼儿人身伤害的恶性事故屡见报端: 2004年8月北大医院幼儿园16名幼儿被歹徒砍伤;[2] 2006年5月河南巩义白某到幼儿园纵火烧死幼儿10人,烧伤6人。[3]这些重大事故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一度成为社会的焦点。伤害事故突发使得儿童人身安全受到危害,给幼儿及其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幼儿园声誉、财产受损,正常工作遭受冲击,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4]幼儿人身伤害事故俨然已经成为危害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毒瘤。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现状及发生的原因,对于如何最大可能预防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及时、公正处理,进而推进我国的幼教事业和谐、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童发展与教育
 
 
整体化的儿童精神与早期教育
On the Whole Spirit of children and Early Education
 
 
丁海东
Ding Haidong
 
15
 
    [摘 要] 整体化是儿童精神的一种独特存在,其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便是儿童的整体感知,客观事物的人格化与主观世界的实在化则是其功能的实现。理解、尊重并顺应整体化的儿童精神,早期教育就应是一种全面启蒙的、生活化的、生态式的和人文化的“整体化教育”。
    [关键词] 儿童精神;儿童精神整体化;早期教育整体化

    在现代心理学的完形主义或格式塔学派看来,个体精神现象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出来的整体化。这种整体化是指精神构成要素及其效能上的联结、协同与一致,从而表现出自组织的完整的一体化趋向。然而,精神的整体化特征在儿童那里却因为其心智发育的未曾成熟与其结构的未曾分化或有效分化,以至于其过程与形式上的整体化趋向远比在成人那里来得更直观、更彻底、更纯粹,也更本真而自然,从而使得整体化成为儿童精神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无疑,整体化的儿童精神是开展早期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依据。

 
儿童提问中的朴素哲学思维
Native  Philosophy  Thoughts in Children’s Inquiry
 
 
袁宗金
Yuan Zonjin
 
19
 
    [摘 要] 儿童的“提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哲学的胚胎。进入儿童的问题世界,可以发现儿童对本原的追问,对认识的追问,对美德的追问。儿童的“提问”是生命个体内部矛盾的真实反映,表达了其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将儿童某个维度的“提问”用时间的链条串起来审视,我们会看到个体“提问”的演进过程。提问是儿童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存在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 儿童提问;儿童哲学;朴素哲学思维

    儿童提出的问题是最本初的,也是最重大的,是终其一生未必解决得了的问题。“提问”反映了儿童最真实的心声,是生命个体内部矛盾的真实反映,表达了其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假如我们跟踪某一个儿童,将他某个维度的“提问”用时间的链条串起来审视,就会看到个体“提问”的演进过程。“在色彩纷呈的问题世界中,儿童的提问是最生动的,它的每一个字符和语调,都几乎充满了童趣。透过直观的童趣,沿着由外到内的思考链条深入探寻,人们还会发现童趣中隐含着意义,隐含着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哲学。”[1]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的误区
On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Education
 
 
任继敏
Ren Jimin 
 
23
 
    [摘 要]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我们在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必须加以警惕的。
    [关键词] 幼儿文学欣赏;幼儿文学欣赏教育;幼儿文学欣赏教育误区

    文学艺术教育理论认为:“文学艺术教育是以文学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和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活动。也就是说,文学艺术教育是通过文学欣赏品评和文学创作来陶冶情操、塑造人性的教育活动。”[1]其主要手段是在文学欣赏品评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启迪人的思想,规范人的道德,开发人的智力,发展人的心理功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幼儿文学艺术教育包括初步的文学艺术知识与技能、文学欣赏、文学创作等几个方面,其中,文学欣赏教育是幼儿文学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幼儿的审美教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薄弱环节,文学欣赏教育更是其中被冷落的领域。

 
基于气质评定的幼儿同伴关系促进实验
Intervene the Peer Relationships of the Disadvantaged Intercourse Preschoolers Based on Their Temperament
 
 
刘 文
梁 楠
杨丽珠
Liu Wen
Liang Nan
Yang Lizhu
 
28
 
    [摘 要] 本研究属于现场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从幼儿气质特征出发,探讨幼儿同伴关系促进的有效途径。选取某所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平行班166名幼儿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教师的气质评定和同伴提名法来确定气质特点和同伴关系水平,然后概括出社交劣势幼儿的气质特点,并根据其气质消极因素,编制教育活动的实验因子。在幼儿园小、中、大班进行为期一年的促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幼儿气质特点入手设计的干预教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变社交劣势地位幼儿的同伴关系。
    [关键词] 气质;幼儿同伴关系;社交劣势幼儿

    1 问题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发展心理学家的重视。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因共同活动与相互协作而形成的一种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许多研究者(Hartup,1996; Ladd,1999; Rubin&Parker,1998)研究发现,同伴关系是儿童获得自尊、社会化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前提,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儿童在家庭中所不能学到的技能。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及认知发展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心理弹性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The Resilience Theory and the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to Children
 
 
屈卫国
Qu Weiguo
 
32
 
    [摘 要]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临严重压力或逆境时,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性影响,相反表现出良好发展的现象。儿童心理弹性的形成受诸多内外因素影响。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够很好地注意这些因素,让幼儿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引导幼儿抵御不利处境,他们就会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很好地应对不良环境。
    [关键词] 心理弹性;压力/逆境;保护性因素

    一、心理弹性及其含义
    心理弹性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面临严重压力或逆境时,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性影响,相反表现出良好发展的现象,[1]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儿童曾生活于压力之下或逆境中,但却能够战胜逆境,获得良好的发展;第二种情形是儿童仍然生活在压力之下或逆境中,但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害;第三种情形是儿童能够从挫折及灾难性事件中成功地恢复过来。


 
促进幼儿原创性绘画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
 
 
邱秀君
王 冰
 
35
 
    [摘 要] 幼儿早期绘画启蒙教育对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和提高观察、记忆等认知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特别注重幼儿原创性绘画能力的培养,在了解幼儿不同阶段绘画特点的基础上,对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以充分体现尊重幼儿生命与高扬幼儿个性的基本指导原则。
    [关键词] 早期绘画启蒙教育;幼儿原创性绘画;幼儿原创性绘画能力发展

    所谓幼儿原创性绘画是幼儿运用可操作的绘画工具,以简单线条、色彩表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并以想像为主的绘画形式,由孩子独立思考完成,没有成人的介入。
    幼儿原创性绘画的价值就在于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实现了独立探索,自我创造精神得到了尊重和保护。但是,在一些幼儿园里,为了展示幼儿的绘画能力,不乏教师代笔或指导过多的情况,这是对幼儿原创性绘画的干预,对其发展极其不利。教师应能根据幼儿不同绘画阶段的发展特点培养其原创能力。

 
儿童钢琴学习的价值、特点及其教育
On the Value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s Piano Learning
 
 
金晓丹
Jin Xiaodan
 
37
 
    [摘 要] 儿童学习钢琴可以开发智能,陶冶情操,提高记忆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针对儿童学琴的特点,教师要注意激发他们学琴的兴趣,选择适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并营造良好的学琴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当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孩子自身的学琴条件,孩子学琴的年龄不是越早越好,不要一味地追求考级,教学方法切忌简单化。
    [关键词] 儿童钢琴学习;儿童钢琴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认识的深化,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也走进了很多幼儿园和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幼儿的钢琴教育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较大的普及。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钢琴教学经验,就儿童钢琴学习的价值、特点及如何提高儿童钢琴学习的成效和应注意的问题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儿童学习钢琴的价值
    (一)开发智能
    著名心理学家斯帕利的研究成果指出,大脑左半球控制人体的右侧器官,是理性的脑;大脑的右半球控制人体的左侧器官,是创造的脑。若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合理利用并和谐发展则可使人聪明起来。此项研究成果获得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钢琴演奏是由人的“眼、脑、手、耳、脚”五个器官同时协调配合来完成的“精细工作”。 在学习钢琴中,复杂的手指活动可使音乐脑(右脑)的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手指的活动所产生的信息使右脑的新生脑突触不断增加,而脑突触的多少最终决定着人的智力水平和智力方向。可见,学习钢琴可以提高人的智能,使人的左右脑平衡发展,使人更聪慧、更具创造力。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曾说:“音乐教育尤其是钢琴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

 
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
 
 
保育员素质及工作现状的个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Child-care Workers’ Qualities and Working Situations
 
 
李姗泽
杨文婧
Li shanze
Yang Wenqian
 
40
 
    [摘 要] 保育员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亚于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园中的重要教育者。但是当前保育员的素质整体较低,加之其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幼儿园管理者不重视、家长不信任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其入职门槛低,队伍不稳定;其工作琐碎,方法有待改进。幼儿园和社会应改变对保育员的看法,重视保育工作,提高其职业待遇,以促进保育员队伍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 保育员;保育员素质;保育员工作现状

    一、问题提出
    保育员不仅是关照幼儿生活的一群成年人,也是重要的教育者。长期以来,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的重心是对幼儿生活方面的照顾,这就使得她们与幼儿接触的时间相当长,在某种程度上保育员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亚于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只是影响的途径不同而已。在保育员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幼儿随时会向她们提出许多问题,她们的一言一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社会性发展。同时,在保育员与幼儿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潜课程,这些潜课程是幼儿获得经验与发展的另一重要途径。

 
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调查与思考
On Pre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ies
 
 
张晓辉
张传燧
Zhang Xiaohui
Zhang Chuansui
 
43
 
    [摘 要] 教育科研素养是现代幼儿教师必备素养之一,调查发现,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存在教育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科研知识缺乏、教育科研能力普遍较弱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不高以及缺乏教育科研锻炼机会导致的,需要从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幼儿园和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幼儿教师自我教育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其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状况;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培养

    前苏联学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教师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群众性教育科研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科研素养已是现代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2]
    本文中的幼儿教师指在幼儿园担任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包括园长和教师,不包括保育员。教育科研素养指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在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笔者随机抽取湖南省10个地(市)30所幼儿园的270位幼儿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回收调查问卷27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56份,占总数的94.8%。同时,针对性地对部分幼儿教师、园长进行了访谈。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训练初探
On the Training Patter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Professional Spoken Language
 
 
姜晓燕
Jiang Xiaoyan
 
46
 
    [摘 要] 幼儿教师的职业口语应当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将戏剧表演训练中的“真实感与信念”技术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的训练之中,有助于提高其职业口语的表现力。这种训练可以采取从原位坐姿的个别角色训练到移位站姿的完整作品训练等多个具体的步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考虑学生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及适宜的支持性条件与训练情境的创设等。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真实感与信念

    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虽然在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期间通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前语言教育、听话与说话等课程的学习接受过职业口语的训练,但是收效普遍不明显,大部分学生职业口语的鲜明性与生动性不够,具体表现在:第一,不能全面准确地体会角色的情绪,口语表达缺乏真情实感;第二,不善于灵活运用声音,如音色、音高、语气、语调等来表现角色的年龄、性别、个性及其当时的情绪状态、行为特征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大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是18~19岁,处于抽象逻辑思维水平阶段,口语表达更加简洁、理性。如果他们在口语表现上显得比同龄人过于生动、形象,就会担心被同学笑话“幼稚”“装嫩”或“做作”;也有客观方面的,即缺乏职业口语鲜明性的训练环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多为成人,缺乏具体的表达对象。

 
提升管理智慧,促进教师成长
 
 
谢美红
 
49
 
    [摘 要] 作为园长,要想培养智慧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与幼儿园的共同发展,就应善于发动每位教师参与管理,以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应善于在细微处做文章,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应善于倾听教师的心声,让教师做他们想做的事,在保护个性的同时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幼儿园园长;管理智慧;教师成长

    每一所幼儿园都是独特的,每一位园长对教育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但都应注重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温馨、和谐、民主的氛围,引导全体员工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促使幼儿园教师走上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1]
    一、发动每位教师参与管理
    作为园长,应善于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每位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时时刻刻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幼儿园的大小事情,形成“幼儿园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共识。

 
人本管理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崔 哲
张树雄
赖映红
 
51
 
    [摘 要] 幼儿园人本管理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完善幼儿园内部管理制度,实施教师分层管理,推行积极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创设和谐、愉快的幼儿园文化是通过人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人本管理;制度管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是幼儿教师实现内在生命价值的需要。[1]笔者所在幼儿园在管理实践中发现,实施人本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完善幼儿园内部制度管理,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实施幼儿园人本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幼儿园需要制定一系列教师管理制度,如全园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和量化达标考核制等,使全园教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从制度上促进其专业发展。

 
历史与比较教育
 
 
美国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s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America and Its enlightenment
 
 
刘丽群
张文学
Liu Liqun
Zhang Wenxue
 
53
 
    [摘 要] 社区是美国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儿童学习的“第二课堂”。我国因为学校与社区关系的疏离、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社区文化欠发展等原因,社区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利用。唤醒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意识、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转化机制是我国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美国社区与学校;社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意识

    众所周知,以往教师上课只需要有课本,最多再加上教学参考书就可以了。由国家统编统用的教材几乎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根本不需要去开发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大力开发课程资源,这是因为一方面实行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必须由地方和学校来开发;另一方面即使是国家课程,教材也不再是惟一的教学材料,要求教师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立足教材,开发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课程资源。对幼儿园来说,由于没有通用的教材,儿童学什么以及怎么学更是取决于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要么觉得没有资源可供开发,要么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流于形式化。在此意义上,学习和借鉴美国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英国“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The CEDP’s Enlightenment on Chinese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宋红娟
Song Hongjuan
 
56
 
    [摘 要] 英国“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具有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与连续性、重视教师个人主动发展与集体合作相结合等特点。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借鉴英国这一制度的有意经验,积极发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重视其连续性,积极培育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支持,是克服这诸多困境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英国“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困境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英国“入职与发展教育”在英国新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日渐显露,我们可以从其有名的“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中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来促进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英国“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
    (一)产生缘起
    为了改变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之间的脱节,英国教师培训署(Teacher Training Agency ,简称TTA)于1998年开始实施“入职档案”制度,后又规定自1999年5月7日起获得教师资格的新教师还必须参加三个学期的入职培训,才能充任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在此入职培训期间,英国的初始教师培训机构(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provider,简称ITT)必须为每一位学员提供一份

 
新加坡“早期儿童发展培训者培训”项目简述
On Singapore‘Training for Early Children Development  Trainers’ Project
 
 
夏燕勤
Xia Yanqin
 
59
 
    [摘 要] 新加坡“早期儿童发展培训者培训”是由新加坡政府发起、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学前教育师资培训项目。新加坡培训方在实施这个项目时,注重从受训者的需要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注重采取适合成人学习的方式,引导受训者主动学习;注重营造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培训氛围,让每个受训者积极参与;注重发挥培训者作为引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和作用;注重创设材料丰富而灵活多变的培训环境。
    [关键词] 新加坡“早期儿童发展培训者培训”项目;学前教育师资培训;RTRC ASIA

    新加坡政府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并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类培训,“早期儿童发展培训者培训”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项目由新加坡外交部发起,由新加坡“亚洲学前儿童教养培训和资源中心”(RTRC ASIA)承办,其培训观念、方法与过程对我国幼儿教师培训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一、从受训者的需要出发
    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决定着学习的效果。[1]新加坡在培训学前教育师资时,非常重视对受训者的需求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培训的内容。
    具体来说,在培训前,承办方RTRC会对每次的培训内容有一个基本设想,并进行大模块设计。新加坡驻各国使馆把这些信息发到受训者手中,并要求受训者在填写个人基本资料表格时填写培训需求。培训的第一天,当培训者介绍了本次培训计划后,会再一次让受训者写下培训需求,并将之贴在墙板上,让学习者互相了解各自的培训需要,也使培训者更清楚受训者的需要,以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游戏与玩具
 
 
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浅探
 
 
刘艳春
 
62
 
    [摘 要] 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全面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推动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陶冶情操,增强体能,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的目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机会与充足的游戏时间。
    [关键词] 幼儿游戏;幼儿游戏价值;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需要游戏,是由其年龄特征决定的,幼儿喜欢游戏就如同他们渴望阳光和空气那样自然。马卡连柯说得好: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的能力。[1]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游戏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认识周围生活是通过感觉器官的直接感知而获得的,因而训练幼儿的感官,发展其感知能力,让幼儿学会用眼、耳、鼻、口、手等感觉器官去了解事物的特征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点。但是单一枯燥的训练,容易使幼儿厌倦,影响效果。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边玩边练,则很有乐趣,既有助于扩大幼儿的眼界,激发其认识环境的兴趣,同时又能提高其感知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信息与动态
 
 
第四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联谊会会议综述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