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幼小衔接

怎样为孩子做好升学准备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作者:黄中月     来源:广州市东山区黄花实验幼儿园
 
    为了使孩子们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家长们如何配合幼儿园,为孩子上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呢?
 
    一、首先要明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有关适龄儿童入学的政策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义务教育的文件规定:在学校报名期间,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必须到所属地段的小学参加报名和入读摸查。若有特殊情况需暂缓上小学的,必须向所属地段小学提出书面申请,再由学校向教育局申请,征得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方可暂缓上学的时间。所以,希望家长注意及时给孩子报名,不要错过了报名时间。
 
    二、注重对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教育形式上,要从以游戏为主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教育内容以兴趣性、自主选择为主向有系统、有明确学习任务的内容为主。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孩子们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不适应。因此,幼儿园和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学习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内容。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儿教育研究室王化敏研究员针对学龄前儿童是否具备上学的条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请家长对照自己的孩子思考一下:“我的孩子是否都能做到?有哪些还没做到?”
 
    1.能根据天气和身体情况自己穿、脱衣服吗?
    2.能自己收拾玩具、图书和自己的房间吗?
    3.能自己准备每天上学的书包吗?
    4.会管理自己的东西并不会丢失吗?
    5.能按时睡觉,起床时不太磨蹭吗?
    6.能在同伴、老师和不熟悉的成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吗?
    7.能同不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吗?
    8.在有困难时能主动找老师或家长帮助吗?
    9.能在别人有困难或生气时做一些帮助别人、使人快乐的事吗?
    10.在与别人意见不同时,会聆听别人解释、和别人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11对家长或老师的批评能接受呜?
    12.在情绪不好时,能接受别人的劝告或安慰吗?
    13.能集中注意力听完一段不熟悉的音乐、一个不太感兴趣的故事吗?
    14.为完成某件事遇到困难时,会努力并坚持自己做吗?
 
    以上这些事项,如果你的孩子基本上能做到的话,说明你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适应社会变化的经验,将能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但如果你的孩子大部分无法做到的话,就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引导和训练,同时,多跟孩子班上的老师沟通,争取家园合力,尽快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好。
 
    三、具体的准备工作
 
    1.教会孩子书写自己的名字;会流利地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所在幼儿园的名称;父母姓名、工作单位、居住地址和电话号码;会响亮地朗读儿歌;掌握20以内的加减等等。
 
    2.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欠缺自理能力,是很难适应小学生活的。在幼儿园,许多事情包括大小便都有老师照看着、提醒着,上了小学就得自己一个人去处理了。有些孩子开始会不习惯,有时由于没有老师提醒,甚至会发生尿裤子的情况。因此,家长就要在家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澡、自己整理书包和玩具柜、自己系鞋带、会打扫地面、会擦桌子。并告诉孩子,在学校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才去找老师,不要一点事就哭鼻子,动不动就去告状。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上小学跟上幼儿园不一样,一定要严格遵守学生守则,每天要准时上学不能迟到。因此,要让孩子懂得早睡早起的道理,并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4.教给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孩子的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因此家长必须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如:不随便跟陌生人交谈;不随便把自己的名字、住址和电话号码告诉别人;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在马路上追逐;不玩火、不玩电、不玩水、不玩石油气、不玩利器;不爬高、不从高处往下跳等等。
 
    5.培养一定的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社会生活中也许会偶遇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与父母逛商场时走失;过马路时被车撞倒;发现老人在家中晕倒;忽遇停电;遇到火灾、洪水、地震等等,十分有必要向孩子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报纸、看有关的儿童电视节目及VCD等等,从而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当遇上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处理。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初升小学,最不习惯的显然是每天晚上要做功课。由于有的孩子一开始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做起功课来就成了家长最头痛的事。家长不但没有了自己的空间,还得坐在旁边陪读。既然有家长陪读,孩子就产生了依赖,于是,每当做功课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孩子不专心、讲价钱,令父母不胜其烦。如果在学前就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孩子将很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上小学前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如在每天晚上的同一段时间里,要求孩子把当天在幼儿园学习过的儿歌或歌曲、故事、数学甚至同伴间发生的小事情、回家路上看见的事情讲述出来,家长做记录,并把记录复述给孩子听……以便让孩子形成每天做“功课”的习惯。慢慢地,家长就可以故意离开孩子身边,布置“作业”让孩子独立完成。如画画、做手工、写自己的名字、做数学题、听故事回答提问等等。
 
    7.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孩子入学后,将面临在新的集体里构建自己的形象。如果孩子有良好的行为品德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话,那么,他将是老师眼里的好苗子、好学生,他就有可能获得比其他同伴要多得多的机会;同时也由于品行良好而受人欢迎,孩子更能保持乐观和自信。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文明有礼、团结协助、诚实、友爱、勇敢等良好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