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研究会会刊

2006年第9期,总第141期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03日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
 
课程与教学
 
 
作者
 
 
“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
On Vygtosky’s Concept of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Its Inspirations on Kindergarten Teaching
 
 
赵南
Zhao Nan
 
5
 
    [摘 要]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旨在阐述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深刻而内在的联系,揭示教学发挥此种积极作用的前提、途径与机制。幼儿教师应当十分警惕“有教学就有儿童发展”的错误观念,应把师幼互动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应充分发挥相比于儿童而言的作为“更有能力者”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概念;幼儿园教学
    一、“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
    在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最近发展区”是最有影响力的概念之一。它可以用来解释社会互动的过程如何帮助儿童内化高级心智功能。在教学情境下,这一问题实质上涉及的是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维果斯基想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解释为什么教学能促进儿童的发展,以及要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教学应当具备的条件与要求。
 
 
基于预设  显于生成——浅谈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预设与动态生成
 
 
吴文艳
 
10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十分倡导教育活动的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因其过于强调课程内容的预先规定性和计划性,往往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教师如果实行“按需预设内容、弹性设计教学、动态生成”的策略,以预设为基础,彰显生成,可能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过于强调预设的弊端。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预设;生成
 
    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因其过于强调课程内容的预先规定性和计划性,往往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因而不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以预设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怎样使预设的教学活动更贴近幼儿的经验与生活?怎样把握好教师预设内容与幼儿自发生成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关注基本经验,按需预设内容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这样一句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儿童原有的学习经验,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关键。也就是说,教师在预设教学内容时,必须关注儿童原有的基本经验,同时关注幼儿即时生成的问题,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起点”,展开预设,这样才能使预设的教学活动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
 
 
科学素养: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刘健智
 
12
 
    [摘 要]学前科学教育应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幼儿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学前科学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行为与习惯。
    [关键词]学前教育;科学教育;课程目标;科学素养    
    基础教育新课程把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总目标定位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此相适应,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总目标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幼儿科学教育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采取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方有可能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素养”的最初本意是为了界定人门参与读写交流所应具备的最低读写技能。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德(P.D.Hurd)在1958年提出,是用来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随后,人们基于各自的理解对其内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阐述。
 
 
儿童发展与教育
 
 
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家长对其认知的调查
Safety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and Parents’Recognition on Them
 
 
刘馨
成利新
Liu Xin
Cheng Lixin
 
15
 
    [摘 要]调查表明,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为摔伤或碰伤、异物入体、扎伤或戳伤、烫伤或烧伤、动物咬伤等;造成幼儿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好奇、缺乏对危险事物或行为的认识、活动时不小心以及成人的照顾不周;家长对孩子涉及最多的安全指导为交通安全和人际交往安全;多数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安全状况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担心,其担心的重点为孩子与同伴交往时的安全以及运动中的安全。
    [关键词]幼儿安全问题;幼儿安全教育;幼儿家长
 
    由于幼儿在身心发育上所具有的年龄特征,致使他们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家庭和社区,是幼儿最基本的生活环境,家长又是幼儿的第一监护人。我国幼儿的安全状况如何?其常见的安全问题有哪些?家长对此方面的认识与态度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起较系统的儿童安全监测网,也缺乏较大规模的调查与数据统计。
    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委托,我们课题组于2005年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幼儿家庭进行了有关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家长对孩子安全认知等方面的调查,以期了解其基本的现状与问题,为托幼机构密切家园合作,加强对家长的有效指导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同时,也希望为政府、社会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政策与法规,对家庭和社会实施有效的干预与指导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
Reflections on Preschool Moral Education
 
 
曹能秀
Cao Nengxiu
 
19
 
    [摘 要]幼儿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本文从幼儿德育的定义、价值观、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问题。
    [关键词]幼儿德育;价值观;内容;途径;方法
    一、什么是幼儿德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界关于幼儿德育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认为“幼儿德育是向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眼1?演这种定义揭示了受教育者(幼儿)和幼儿德育的内容(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另一种认为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对幼儿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它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教育者依据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的要求,培养幼儿掌握具体的浅显的道德要求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未来道德的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眼2?演这种定义注重了幼儿的特点,揭示了幼儿德育是社会与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而这种活动不是自发的而是一种施加影响的活动,并指出了幼儿德育的内容(具体的浅显的道德要求、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洗手间成为幼儿活动“后台”的原因探析
The Reasons Why the Toilet Becomes Children’s Acting Backstage
 
 
赵军海
Zhao Junhai
 
22
 
    [摘 要]幼儿将洗手间作为其活动的“后台”,并且乐而忘返,这一极其平常而普遍的现象反映出了我国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幼儿活动场所中所隐含的易于“管理”和“控制”的理念;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设计与实施中的“幼儿空场”;幼儿常规教育的弊病等。
    [关键词]洗手间;控制;常规教育
 
    在幼儿园中有一有趣而奇怪的现象:幼儿很喜欢上洗手间,而且在其间玩得不亦乐乎,教师不督促,就不会回来。洗手间成为幼儿活动的“后台”,在幼儿园是一较为普遍的现象。诚然,幼儿天性爱玩水,但深思之,笔者以为其许多深层内因值得探究。
    一、幼儿活动场所中所隐含的易于“管理”和“控制”的理念
    幼儿活动的场所,不论是从宏观的方面——幼儿园整体建筑风格,还是从微观的方面——幼儿一日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活动室,无不蕴涵一种易于“管理”和“控制”的理念,体现着成人世界的权威。一扇扇紧锁的幼儿园大门,高高的围墙,喻示着幼儿园无意识中将自己和外边的世界“划清界限”,在此保留“一方净土”来教育我们的“未来”。这诚然与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不无关系,但是,这也意味着幼儿一旦被送入园,其活动时空就被圈限在幼儿园之内。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割断了与社会的联接,使得幼儿园教育脱离了幼儿本该生活和活动于其中的生活世界。
 
 
大班幼儿午睡安排改革初探
 
 
吴丹
王顺妹
 
25
 
    经常发现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午睡睡不着。尤其是进入大班以后,这一情况变得更为突出。针对于此,进入大班后我们是否有必要对从小班开始就一以贯之的“12:00-14:15”的午睡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呢?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取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一班35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下学期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并采用问卷向家长调查幼儿每天整体的睡眠时间。
    2.研究过程。
    实验前幼儿园的午睡时间安排为12:00-14:15;大一班和大二班共用一间卧室,大一班睡在靠窗的一边。
教师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午睡观察,发现卧室窗帘为淡绿色,拉上后室内仍然较为明亮,于是将卧室窗帘换成了深蓝色,拉上后室内光线暗了很多。之后教师又进行了一周的午睡观察。结果发现:换窗帘前每天有10-15名幼儿睡不着;换了窗帘后每天仍有6-13名幼儿睡不着,需提醒才入睡的有6-16名,自己入睡的只有8-13名。睡着的孩子中,大多数幼儿每天的午睡时间在1.5小时以内,具体为:1.5小时以上的有1-8名,1.5小时~1小时的有10-16名,1小时以下的有3-7名。
 
 
游戏与玩具
 
 
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Games to Kindergartens’ Activity and Its Strategies
 
 
莫晓超
李姗泽
Mo Xiaochao
Li Shaoze
 
26
 
    [摘 要]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性,在丰富和完善幼儿人格的内涵、经验及促进幼儿智力、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充分地满足了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幼儿园应大力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资源、有效组织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并引导教师在民间游戏活动中给予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民间游戏资源;幼儿园活动;运用;策略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多得的可资利用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民间游戏由于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劳动,游戏活动中所配有的歌谣一般是用当地人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的。这就使得民间游戏贴近自然,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幼儿民间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像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这种社会性活动主要反映的是他们已经熟悉的、理解的、感兴趣的,在幼儿印象中最鲜明、最突出并有真正感情经验的生活体验。如果说幼儿只有在游戏中获得了自由感,同时在对物体、行动、关系有支配的情况下,才能使其在此时此刻最充分地自我实现,感受到情绪的安宁与舒适,那么,民间游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民间游戏本身是民间孩子自己创编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
 
 
自制区域游戏材料教育价值浅议
 
 
李海红
 
30
 
    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已经得到学前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但其价值的实现会受到区域的设置与布局、区域材料的投放、教师对区域活动的介入与指导、区域活动的评价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区域材料的投放是整个区域活动开展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自制区域材料是区域材料投放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仅蕴涵着教师的创造力,而且体现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自制区域材料的出发点——促进幼儿的发展,实现教育目标
    自制区域材料的出发点应该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在自制区域材料的开始就应该明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发展水平以及要实现的教育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自制区域材料。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持勺吃饭时,手部肌肉对勺的控制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较弱,常出现掉饭洒汤的现象。为了增强幼儿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使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小勺独立进餐,教师可以自制一份“娃娃吃饭”的益智区材料。如先投放便于舀的大芸豆;随着幼儿能力的增强,再将大芸豆换成小绿豆、芝麻;最后,让幼儿喂娃娃喝水。此外,同一份自制区域材料在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如在幼儿完全正确使用小勺独立进餐后,幼儿将对“娃娃吃饭”这份材料失去兴趣,此时,如果将娃娃投放到娃娃家中,幼儿就会很兴奋地当起“妈妈”,照顾娃娃吃饭。
 
 
事业发展与管理
 
 
论民办幼儿园安全事故中的制度因素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 Safety Problems of Non-governmental Kindergartens
 
 
曲正伟
Qu Zhengwei
 
31
 
    [摘 要]我国民办幼儿园发生安全事故存在着制度缺失的原因,需要通过制度改进,强化政府在民办幼儿园中的责任,突出均衡的幼儿教育发展观,构建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有限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安全事故;制度
 
    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幼儿园频繁发生安全事故,多名儿童和教师伤亡,造成很大的社会反响。对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频繁”地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幼儿园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切实把学校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和管理工作做到实处,严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相关学者对于频发的事故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但是对为什么教育行政机关出台的“紧急通知”没有降低事故发生的频度,却没有提及。对于一个具体的事故而言,我们可以说是意外事件或者是过失行为,但是当事故出现集群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正如有学者提出的那样,目前学校安全问题更多地来源于“结构性教育问题”,而非“过失性问题”,当我们将结构性问题认定为过失性问题,将导致教育政策的问题建构错误,也必将用一种消极性教育政策取代积极性教育政策的出台。?眼1?演因此,对于幼儿园安全事故的研究应转换视角。本文选择民办幼儿园为个案,从事故背后的教育制度对此问题作分析,以探求民办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
 
 
浅论幼儿园安全管理
 
 
邹慧敏
 
34
 
    [摘 要]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关系到全体幼儿的生命安全,牵动着所有家长的心,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安全管理,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由“被动”转向“互动”,由“专线”转向“联网”,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单干”转向“合作”。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探讨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关系到全体幼儿的生命安全,牵动着所有家长的心。当前新闻媒体接二连三的幼儿园事故报道,确实触目惊心,这给幼儿园领导、教职工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幼儿安全这个重大课题。在此,我们就近年来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经验作简要介绍。
 
 
社会责任——幼儿园经营与管理必须担当之重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kindergarten  Has to Undertake in Their Management
 
 
袁小平
Yuan Xiaoping
 
36
 
    [摘 要]幼儿园的社会责任就是幼儿园自己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其本质上是权利与义务、责任与职权的统一。幼儿园的社会责任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园对教师、顾客(家长)、社区、竞争者(其他幼儿园)和环境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幼儿园社会责任的实现主要依赖加强幼儿园道德形象建设,建立道德型幼儿园等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经营与管理;社会责任
    一、幼儿园社会责任的内涵、本质与意义
    幼儿园的社会责任就是幼儿园自己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幼儿园的社会责任注重幼儿园对社会的贡献。
    幼儿园的社会责任本质上应是权利与义务、责任与职权的统一。从幼儿园的角度看,一方面,幼儿园是社会的一份子,其经营与管理活动与社会息息相关,可以说,社会赋予了幼儿园以生存的权利,并为幼儿园提供了各种资源,离开了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幼儿园将难以生存,既然幼儿园从社会中得到了益处,享受了许多权利,相应地就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另一方面,幼儿园的经营与管理行为,又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它作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组织,就应对自己的全部行为及其后果承担责任。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氛围会影响幼儿园的行为和决策选择,所以社会
 
 
自主互动  分享互助  积累提升——开展教育科研的几点做法与思考
 
 
周燕
闵艳莉
 
39
 
    [摘 要]要办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园,必须重视教育科研,其有效方法主要有: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构建合作化的反思研究平台,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引导教师在研究中积累,在积累中实现自我发展;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内容,以不断改善教师的实践行为。
    [关键词]教育科研;良好氛围;合作;积累
 
    要办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园,必须重视教育科研。自上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教师即研究者”之后,“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研究者”的观念正逐步被广泛接受。笔者所在幼儿园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确立了“以科研求品位,以教研求质量”的发展思路。回顾近几年来走过的科研之路,我们在“科研兴园”方面主要获得了如下启示:
    一、自主互动的研究氛围——科研兴园的首要条件
    (一)推进建设型对话关系,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
    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我们改变课题研究管理的思路,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即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园长之间能平等、真诚地对话,构建起新型的合作关系,建立自主性的研究机制。如:改变单一的以园长唱主角的教研方式,采用参与式等方法,创造机会,让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研,充分表达思想与观点,使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认识,并鼓励大家通过实践去验证认识;改变以往过于追求形式、追求量化指标的做法,简化重复的、缺乏实质意义的文字资料与表格,简化教案的书写,加强活动后的自我反思,以提高教师的分析水平;改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齐步走”、整齐划一的现象,让教师根椐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作息时间和进度,主动地去探索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中感受研究的意义与乐趣。
 
 
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
 
 
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研究
On the Kindergarten-based Research Pattern that Takes Topic Research As Its Core
 
 
束从敏
李芳
杨斌
Shu Congmin
Li Fang
Yang Bin
 
41
 
    [摘 要]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研模式。本文从研究课题选择策略、教研活动组织形式、教研活动材料收集与整理、此教研模式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园本教研
 
    如何解决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脱节、与教师的教学脱节?如何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同时又不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采取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无疑是一种解决办法。自2002年起,安徽芜湖环城南路幼儿园开展了这项课题研究,历时3年多。3年来,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教研活动质量也不断上升,真正做到了课题研究、教研活动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
    一、研究课题的选择策略
    以课题研究为主线教研活动的组织,首先要选好课题,这也是教研活动组织成功的关键。课题不是从专家那儿来,不是从上级主管部门那儿来,是自下而上形成的,从幼儿园的教研历史中来,从教师自己的教学问题中来。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幼儿教师科学课程知识特点分析
The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Knowledge of Science Curriculum
 
 
杨彩霞
Yang Caixia
 
45
 
    [摘 要]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是教师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观察和访谈法,剖析了幼儿教师科学课程知识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贫乏;教师在确定主题目标与内容上存在较大困难,处于同义重复阶段;教师的教材与其他教育资源知识存在个体差异;教师整合资源的意识比较薄弱,但较重视现代信息设备,并逐渐重视和挖掘“儿童”这一宝贵教育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师;科学课程知识;特点
 
    教师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教师研究的关注点从观察教师行为或教学技能转为关注教师认知过程。自80年代起,作为教师认知活动基础之一的教师知识成为教师研究的前沿。
    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知识是教师“如何教科学”的知识,是教师如何将自己所积累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与科学态度转化成幼儿易理解的形式,并以适当的方法逐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学习的知识。它主要包括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儿童发展知识、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与科学学习评价知识。科学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关于幼儿科学课程和科学教育资源的知识,它不仅包括某一特定科学主题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即同一主题在不同年龄班的学习重点及其区别与联系,也包括幼儿科学教育可资利用的教材和其他教育资源的知识。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是教师开展科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本文根据“幼儿教师科学教育知识问卷”的调查结果,以及对不同等级幼儿园15名教师三个主题(水、蜗牛、磁铁)
 
 
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让幼师文化课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郭咏梅
 
49
 
    [摘 要]传统的幼师文化课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对课堂教学和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特点的充分了解是实现有生命活力课堂的前提。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是实现有生命活力的幼师文化课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幼师文化课;生命活力;主体参与
    或许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或许是由于教学的方法不当,“一个口若悬河的教师,一群昏昏欲睡的学生”是传统幼师文化课课堂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课堂彻底失去了其应有的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意义。
    充满诗意的课堂教学境界是每一名教师的苦苦追寻。幼师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将来会成为幼儿园教师的人,我们应该让她们在课堂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并将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带入以后的幼儿园工作。由此,本文探讨如何让幼师文化课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传统的幼师文化课课堂
    据一项心理科学的调查,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所有的职业中排在前三位。也就是说,很多教师体验不到当教师的快乐。其中,周而复始、千篇一律的上课是职业倦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观察发现,对于很多幼师学生和教师而言,上课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至少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学生和教师们带着“又要上课了”的痛苦走进课堂,带着“终于下课了”的快乐走出课堂,我们不能期望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中一个个快乐的过程。
 
 
浅议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方向
 
 
王建华
唐敏
 
52
 
    [摘 要]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其专业建设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计划的调整、教育内容的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课程计划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由此使幼儿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力的提升。社会发展的需要呼唤优质的幼儿教育,呼唤高质量的幼儿园,呼唤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这给培养幼教师资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高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人才培养规格类型单一,目标定位缺乏前瞻性和适宜性;教学内容滞后,课程设置落后,难以符合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缺乏对教育市场的调查了解,为社会为幼儿园服务的意识不强等。这些因素和问题的存在制约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并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
 
 
历史与比较
 
 
美国幼儿教师教育的普通知识标准
The Standards of General Knowledge For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in America
 
 
朱宗顺
Zhu Zongshun
 
54
 
    [摘 要]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制订早期儿童教育专业的准备标准,提出了各个层次从业者的培养要求。就早期儿童教育专业候选者所需要的普通知识的准备而言,该组织提出了语言和读写能力、艺术、数学、身体锻炼和体育、科学、社会研究等领域的培养要求,可以为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本文对美国幼儿教师教育的普通知识标准进行简略介绍,期望域外经验能够为改善我国幼儿教师教育水平提供镜鉴。
  美国全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是一个民间组织,它制订的早期儿童教育专业的规划、规则等文件,对全美幼儿教育的开展具有普遍的规范作用。该组织从2001年到2003年,先后颁布了三套早期儿童教育专业从业准备标准,即“初级许可证计划”(2001)、“高级计划”(2002)、“副学位计划”(2003)等文件,提出了早期儿童教育专业不同层次从业者的培养标准,其中包括早期儿童教育专业从业者在普通知识教育方面的准备标准。本文以“初级许可证计划”为例,介绍美国幼儿教师教育在普通知识方面的标准。
 
 
家庭与社区教育
 
 
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ternal Styles and Preschoolers’ Anxiety
 
 
公桂兰
赵金霞
王美芳
Gong Guilan
Zhao Jinxia
Wang Meifang
 
57
 
    [摘 要]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对556名幼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母亲的教养方式不因幼儿的年龄和性别而不同。2.母亲的教养方式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但却存在显著的受教育水平差异,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母亲对幼儿的权威行为显著高于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母亲。3.母亲的权威行为显著高于其专制行为。4.幼儿的焦虑情绪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5.母亲的权威行为与幼儿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专制行为与幼儿焦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母亲教养方式;焦虑;幼儿
    一、问题的提出
    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产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眼1?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以及避免危险,但过度焦虑就会产生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它不但会影响个体的正常学习与生活,而且会对其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从家庭伦理到公共道德:现代幼儿家庭德育的转向
The Change of Modern Children’s Family Moral Education’s Value Trend: from Family Ethics to Public Morality
 
 
吴立保
Wu Libao
 
61
 
    [摘 要]传统幼儿家庭德育以家庭伦理教育为主要价值取向。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增加,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公共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而,以公共道德为核心的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应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价值取向。从家庭伦理到公共道德的转向,需要家长提高认识,改变教育方法,突破家庭场所的限制,走向社区生活,配合幼儿园全方位地培养幼儿的公共道德意识。
    [关键词]幼儿;家庭德育;家庭伦理;公共道德
    一、传统幼儿家庭德育的特点
    (一)以家庭伦理为主要价值取向
    传统的幼儿家庭德育关注的重点是对家庭内部关系的协调,通过对幼儿进行家庭伦理的教育,使幼儿形成尊重长辈、礼貌、谦让等道德品质,为将来融入家庭生活打下德行修养方面的基础。《论语·学而》中孔子论述道?押“弟子入则孝?熏出则弟?熏谨而信?熏泛爱众而亲仁?熏行有余力?熏则以学文。”他把培养年轻人的在家孝顺、出门谦逊、为人恭谨诚信、博爱亲仁等这些伦理道德品质置于教育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将孔子思想更进一步推广?押“人之有道也?熏饱食暖衣?熏逸居而无教?熏则近于禽兽。
 
 
信息与动态
 
 
开展支教活动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幼教发展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