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家园共建

家长会主题化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作者:朱涤瑕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蓓蕾幼儿园
 
    家长会是幼儿园开展家园互动的重要方式。但是, 家长(尤其是孩子父母)的工作很忙, 而且一些寄宿制幼儿园的家长居住较远,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的参与。因此幼儿园只能尽量减少家长会的次数, 会议内容多围绕幼儿园的重点工作和一些需配合之处, 家长被动参与, 互动效果不突出。为改变这种情况, 使家长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园尝试开展主题家长会, 家长自愿参与,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就谈谈我们是怎样选择家长会主题的。
 
    一、根据家长方面的信息来拟定主题。教师通过观阅《家园联系册》、平时与家长的交流等途径, 了解家长在家教中的独特经验或是困惑与烦恼, 从中选择出共性问题或典型经验作为家长会的主题。如,我们在和家长交流中得知, 很多家长正在或打算让孩子学习某种乐器, 但他们不知如何指导或选择何种乐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主题为“孩子学乐器”的家长会, 聘请有关专家与家长对话。在这个家长会上, 家长们各抒己见, 互相之间获得启迪, 与专家的对话更使他们收益颇丰。
 
    二、根据幼儿在园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来拟定主题。在一日活动中, 教师常常会发现在幼儿群体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而这些共性问题的预防与解决, 如果能得到家长的帮助, 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发现, 幼儿进餐挑食、偏食情况严重, 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孩子甚至会说“妈妈从不让我吃这个”等等; 许多孩子乱扔东西, 放学时孩子吃了家长带来的点心后, 随手就把果皮果壳扔在地上; 还有的孩子不爱劳动, 因为他们的家长不让他们干任何活。这些都与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有直接关系, 因此, 我们开展了主题为“良好习惯, 从小培养”的家长会。
 
    三、根据幼儿发展情况, 结合教育目标拟定主题。教师作为专职教育工作者,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 如何把这些优势资源与家长共享, 通过主题家长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 针对小托班幼儿入园适应难的问题, 我们开展了“孩子入园,家长怎么做”的主题家长会。我们还在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 分别开展了“亲子活动指导”“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幼小衔接”等主题家长会。拟定主题后, 我们就着手准备, 并把家长会的安排等有关情况提前两周告知家长。在这两周中, 我们会和部分家长沟通, 了解他们的想法, 调整计划,家长也从我们这里获得信息, 接受建议,并确定是否前来参加, 做一些准备工作等。实践表明, 这种自愿形式的主题家长会, 深受家长欢迎, 家长的参与率和互动热情都很高, 家长会真正成为了家园互动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