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音乐教育

浅谈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的选材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14日
作者:罗丽萍     来源: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幼儿园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进行的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教学,而是对人的培养,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一贯有着十分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教育也毫不例外。幼儿期是游戏期,音乐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游戏是娱乐,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我们将幼儿音乐游戏列入课程,把音乐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手段,这充分体现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将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
 
    幼儿非常喜爱游戏,运用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能取得特别良好的效果。音乐游戏是以发展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幼儿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当中能增强节奏感, 培养唱歌的兴趣,改进唱歌的技能,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促进动作的协调,还能发展想象力、创造能力,获得愉快情绪。音乐游戏不论在发展幼儿音乐能力及全面发展教育上都有着综合性的作用。
 
    幼儿音乐游戏多种多样,有纯粹在歌声中活动的:如“拉拉手”。有既有歌声也有乐曲声的:如“捉小鱼”,先唱歌,后听乐曲声作小鱼游,小鱼吃食及逃跑等动作。还有纯粹在乐曲声中活动的:如“小鸭子”,完全听音乐做小鸭子走路、游水、回家休息等动作。
 
    幼儿音乐游戏有难有易,选材时应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挑选或改编。那么,选择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游戏教材时,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挑选:
 
    一、情节、角色方面
 
    有些有情节、有角色的音乐游戏,幼儿玩起来注意力集中,富有想象、情绪愉快,很感兴趣,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或结束时还会发出笑声,常常是玩了还想玩,幼儿的音乐能力还得到了发展。如小班幼儿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藏的时候只要自己看不见别人就以为藏好了,藏好后,不少三岁多的孩子还喜欢被别人找到。根据这一年龄幼儿的特点,如选用“找小猫”的游戏他们会非常喜欢。经常可以见到他们在玩这一游戏时,有的趴在小椅子上,背对圆心;有的藏在风琴旁边,有的自己蹲着用手把脸捂起来,有的三五成群挤在一起就算是藏好了……等猫妈妈找到了几只小猫以后,问“我的小猫在哪里时”,那些没有被猫妈妈摸到过的,仍然藏着的小猫会高兴地跳起来回答“我在这里!”由于这一游戏的情节,角色的活动都是小班幼儿所理解和熟悉的,所以,他们非常喜欢玩。
 
    根据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他们就不满足玩“找小猫”的游戏了。他们对“老鹰捉小鸡”、“钻山洞”、“穿斗篷的小孩”这类游戏非常感兴趣,他们曾听过不少关于“小红帽”、“狼外婆”的故事,对树林、斗篷等都有所了解,对树林中远远站着一个穿斗篷的孩子这一情景能想象得出,还会有极大的好奇心想弄清她是谁?因而,当他们玩这一游戏时会格外开心。
 
    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基础挑选适合的游戏教材,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作方面
 
    音乐游戏多数是音乐与动作配合进行,如模仿动作、舞蹈动作等。因而,在选材时应要考虑,本班幼儿随音乐动作能力的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为小班幼儿选用的音乐游戏的动作应比较简单。为中、大班幼儿选用的音乐游戏的动作,可适当提高难度,可有一些需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动作。
 
    三、音乐方面
 
    音乐在音乐游戏中是幼儿动作的指挥者,因此在为幼儿选用或改编教材时,在音乐方面需注意以下两点。
 
    (一)最好有歌曲或便于哼唱的乐曲。幼儿非常喜欢边唱边活动,如果游戏中有好听的、有趣的歌曲,能让他们边唱,边玩,这是他们最高兴的。
 
    (二)音乐要形象节奏鲜明、对比性强、乐段清楚,便于用动作表现。如“老鹰捉小鸡”、“兔子和狼”这类音乐游戏,其中表示老鹰、小鸡、兔子、狼的音乐要形象,对比要强,使幼儿一听就能分辨。又如“小鸭子”这个音乐游戏,讲的是一群小鸭了一摇一摆走了出来到河里去游泳,捉鱼虾,最后又慢慢地摇摇摆摆地回家睡觉了。其中的音乐不仅要形象,有对比,乐段也应清楚,这样幼儿才容易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
 
    四、趣味性方面
 
    要使音乐游戏具有吸引力,必须具有趣味性。首先表现在游戏的情节要有高潮,能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其次表现在游戏的内容能调动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能从游戏中获得快乐。
 
    我们只有正确理解了幼儿音乐教育的真正含义,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才能使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近年来,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培养了幼儿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幼儿音乐教育真正达到了增智、养性、陶性、悦美之目的,由此促进了幼儿身体、情感、智能、社会性等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