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研究会会刊

2006年第5期,总第137期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14日
    来源:本站原创
 
儿童发展与教育
 
 
作者
 
 
论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
On the Subconscious Tendency of Children’s Spirit
 
 
丁海东
Ding Haidong
 
5
 
    [摘 要]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倾向大大降低了儿童精神的理性自觉,使儿童对于世界存在的感知表现出一种非理性、非自觉的体验。这种精神倾向是种族进化中沉淀下来的一种“原始遗产”,是个体生命成长和保持巨大发展潜能的精神根基或源泉。顺应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倾向,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陶冶功能,是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儿童精神;意识;潜意识

    人类精神在纵向的发生发展中都是“一个从不自觉的无意识状态,向自觉的有意识状态的过渡。”儿童精神的成长正是处于这个过渡时期,由此而携带着浓厚的潜意识化倾向。
    ……
 
学前儿童亲社会性的调查研究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Pro-socie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Based on Teachers’ Free Description
 
 
张野
Zhang ye
 
9
 
    [摘 要]研究以自然语言方式,对沈阳与大连市7所幼儿园共253名幼儿的亲社会性情感与行为表现进行大范围开放式问卷调查,请教师对幼儿亲社会性的典型情感与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经过对开放式问卷的编码、汇总与归类,得出幼儿亲社会性的描述性结构由利他性、易管教性、合群性、攻击性、同情心、愧疚感、依恋感等7个因素构成。其中,利他性与易管教性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特质。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性;教师自由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与教育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性、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因素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幼儿的亲社会性主要是指幼儿在社会性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同情、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情感和行为。作为儿童人格结构中的重要成分,亲社会性不仅影响着幼儿人格发展的完善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道德发展的水平。因此,探求幼儿亲社会性含有哪些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团体评定
Teachers’ Community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Readiness for School
 
 
孙蕾
张向葵
盖笑松
Sun Lei
Zhang Xiangkui
Gai Xiaosong
 
11
  
    [摘 要]研究采用教师团体评定的方法,发现在入学准备的5个领域中,“学习方式”“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最多,“身体和运动发展”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较少,“言语发展”和“认知与一般知识”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最少;儿童在“学习方式”领域存在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注意力”“学习主动性”“自省能力”方面;“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领域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与教师交流”和“自控能力”方面;儿童在“注意力”和“自我反省”两方面的入学准备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教师;儿童;入学准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儿童入学准备已成为国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Piotrkowski等人把入学准备定义为“帮助儿童顺利完成入学过渡的社会的、政治的、组织的、教育的以及个人的资源”。对儿童个体而言,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
    ……
 
学前儿童心理测量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Psychology Survey on Preschool Children
 
 
莫文
Mo Wen
 
15
  
    [摘 要]文章叙述了学前儿童心理测量在中国的萌芽,并对西方19世纪以来学前儿童心理测量的历史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学前儿童心理测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测量;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许多幼儿园对准备入园的幼儿进行心理测量(以智力测验为多),对报名入园的幼儿进行选拔。也有一部分小学对准备入学的学前儿童进行心理测量。面对这一状况,有必要对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测量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学前儿童心理测量的正确运用提供一些依据。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怎样面向每一个幼儿
 
 
王懿颖
 
 
19
 
    [摘 要]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但是每一个体潜在的音乐能力有显著差异。教师必须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十分细致、深入的观察、记录和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以多样化的音乐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发展
    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儿童,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主张,反映了人们在教育领域内要求实现教育民主、教育平等的共同愿望。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毫无疑问,学前阶段的每一个教育领域都应该以此为目标,担负起促进每一个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崇高使命。那么,就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而言,怎样做到面向每一个幼儿,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发展呢?
    ……
 
课程与教学
 
 
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成理念解读
 
 
于冬青
 
21
 
    [摘 要]反本质主义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认同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倡导多元和自由,活动过程充满变数,活动本质上具有生成性品质、生成性使命和生成性运行机制。生成性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园教育实践有着对话、整合价值等方面的诉求。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就是幼儿发展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要充分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价值,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确立生成理念。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理念比预设理念具有更加深远的价值。
    ……
 
计算机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With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焦艳
于开莲
易进
Jiao Yan
Yu Kailian
Yi Jin
 
23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包括怎样理解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将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的意义,以及整合的具体方式,并对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基础、软件在课程整合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幼儿园课程;整合

    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计算机是否应该进入幼儿园”“幼儿是否应该使用计算机”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我们认为其关键在于怎样使用计算机。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几乎没有选择,因为计算机已经摆在这里,而且会更加普及。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需要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是怎样扬长避短地使用计算机,使计算机为幼儿的学习服务,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将计算机有效整合于幼儿园课程,是当前幼儿园使用计算机的最基本、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这样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对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但是,什么是整合,为什么要整合,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有效地将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中,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
    ……
 
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
On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Children
 
 
陈琴
庞丽娟
Chen Qin
Pang Lijuan
 
27
  
    [摘 要]幼儿大脑、语言和思维等的发展使双语教育成为可能,但这种可能性能否真正转变为现实,还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外部条件,即自然的双语环境和适宜的教育。只有将两者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促进儿童双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幼儿;双语教育;语言环境
    一、什么是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亦称双语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和造就双语并用人才的教育模式。双语教育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就明确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西方移民人数的大量增加,北美一些移民国家为了使外来移民能够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采取了一种以当地主流语言结合移民的母语进行教学的双语教育制度。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双语教育问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
 
讨论式学习中大班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How to Develop Children’s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Kindergarten Discussion Studies
 
 
陈洪波
Chen Hongbo
 
31
 
    [摘 要]批判性思维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讨论式学习中创设能激发质疑的心理环境、设计多样性开放性的问题、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和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大班幼儿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讨论式学习;批判性思维;质疑;辩论

    批判性思维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创造性思维一起构成了创造力的核心。批判性思维要求善于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做出判断,或者质疑问难、发表独立见解;而不是盲目崇拜、轻易相信结论。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品质(即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种思维成分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创新能力才能协调发展。而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学会批判性思维,具有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大无畏精神,敢于否定、质疑,大胆运用假设手段通过各种途径验证自己的观点。
    ……
 
幼儿蜡笔水粉画教学实践研究
 
 
孟兰芳
 
34
 
    [摘 要]本文对幼儿蜡笔水粉画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在扬弃传统的“以技巧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幼儿蜡笔水粉画的教学应以“自由创造为主,技能训练为辅”。
    [关键词]幼儿蜡笔水粉画;教学;自由创造

    一、引言
    当前美术教育有两种模式:一是重技巧训练,一是重创造性。前者一般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为主,即:出示范画、讲解示范、幼儿临摹、教师评价,以幼儿的作品像不像为评价标准。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难以因材施教,无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翻版,缺乏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后者则舍去教师指导的环节,完全让幼儿自由创作。不像前种模式那样给予示范讲解、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孩子无所适从,画得好的不知道自己好在那里,不会画的对绘画惧而怕之,久而久之,势必阻碍孩子的创造热情。
    ……
 
 
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几个问题的反思
 
 
蔡红梅
 
36
 
    [摘 要]当前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表现出了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体化等特征,但同时也呈现出很多不足,本文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过程中的“音乐”“教师”“儿童”等进行了思考,以期能对实际工作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欣赏;问题;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音乐欣赏的内容选择、途径手段、组织形式都已很不一样,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体化等特征。然而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参与中,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也呈现出很多不足。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足加以反思。
    ……
 
 
游戏与玩具
 
 
让儿童的游戏亲近大自然
Making Children’s Play to Approach the Nature
 
 
张新立
Zhang Xinli
 
38
 
    [摘 要]儿童游戏的开展应顺从儿童天性:1.幼儿园场地建设不必追求现代化,游戏场地的自然化吻合儿童天性;2.给儿童提供更多户外活动时间,自然环境下的游戏和活动更能促进儿童智慧和个性发展;3.亲近大自然不仅不会伤害到儿童,反而会保护儿童身心安全并促成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游戏;大自然

    儿童游戏自古以来就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展开的。1840年福禄贝尔将自己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儿童的花园”(kindergarten,即今所称世界第一所“幼儿园”),而他并未使园内的孩子脱离与大自然的接触。孩子们可以在花园里种花植草、观察昆虫和小鸟,还可以在户外尽情奔跑和玩各种游戏。1923年陈鹤琴创建南京鼓楼幼稚园。作为中国幼教事业奠基人的陈鹤琴认为,“大多数孩子都喜欢野外生活的”,所以,“凡天气晴和的时候,我们就带幼稚生到外边去游玩。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采采,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但是,现在幼儿园(尤其是城市幼儿园)中的儿童游戏大多在室内进行。即使儿童在户外游戏,其游戏场地也是人工设计的并充斥着人工制造的游戏器械。有研究者指出,在现代幼儿的情感体验中,有“不喜欢的物或不想做的事。如不喜欢树,害怕虫,不喜欢下雨,不喜欢晒太阳……”这不由令人悚然一惊:这是孩子与大自然疏离造成的结果。人是自然之子,人需要阳光、空气、风霜雨雪、青山绿水、花木虫鱼、飞禽走兽等。让儿童游戏亲近大自然,乃是顺从儿童的天性,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智慧和个性发展,保护其身心安全并促成其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
 
幼儿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法初探
How to Construct Plots for Children Physical Games
 
 
杨枫
Yang Feng
 
41
 
    [摘 要]幼儿最喜欢有情节的游戏活动。构思游戏情节是设计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方案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对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归纳。
    [关键词]体育游戏;趣味性;游戏情节;构思方法

    体育游戏,也被称为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
    一、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体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
 
 
澳门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研究
On the Working Satisfac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Macao
 
 
曾淑玲
张菡
Zeng Shuling
Zhang Han
 
44
    
    [摘 要]澳门幼儿园教师对工作总体上感到满意。除年龄、婚姻状况、教学年资、最高学历、是否担任行政工作等个人背景因素之外,澳门幼儿园教师的职务,所在学校的类别、规模,任教级别以及薪资差异都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个人背景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外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的文献较多且主要集中在工作满意度的构成和影响因素上。Amold和Feldman提出,工作满意度的结果因素包括工作本身、上司、经济报酬、升迁、工作环境和工作团体。近几年来,国内的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陈云英、孙绍邦(1994),冯伯麟(1996),陈卫旗(1998),张忠山(2000)等分别对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工作的态度、积极性和品质。而幼儿教师在幼儿早期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教育工作品质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品质。因此要改善教育素质,提高幼儿教育的品质,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与满足感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
 
家庭与社区教育
 
 
兰州市“幼儿园-高师”合作现状及意向调查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s and the Normal University in Lanzhou
 
 
张斌
王冬兰
Zhang Bin
Wang Donglan
 
48
 
    [摘 要]本研究以兰州市区115位幼儿园教师为样本,对他们与高等师范学校人员的合作现状及意向进行了调查,描述了兰州市“幼儿园—高师”合作的时间频次、人员特点、内容形式、效果等现状,反映幼儿教师对合作的态度、需求及期望,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高师;合作现状;合作意向;调查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需要在其职业生涯中磨砺与成长。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中,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虽然教师的成长要以自我和工作情境为本,但它决不能完全局限于“本人”“本园”的力量——如果缺少了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常常会形成教师们自圆其说的窘态;而作为“术业有专攻”的理论研究者,他们在学术信息和资源方面占有优势,熟悉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适当的介入教师工作可以为其带来新的信息和理论支持,使教师的职业成长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进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深层次发展。
    ……
 
试析教师角色的“心理场”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Psychology Field
 
 
原晋霞
Yuan Jingxia
 
52
  
    [摘 要]针对在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存在的教师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之间的差距,以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分析来自不同主体对教师的期望,揭示教师在多种期望形成的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中,最终选择实然角色的内部机制。
    [摘 要]幼儿教师;角色;心理场

    “心理场”是勒温将物理学中的“场”的概念引进生态心理学后提出的概念。勒温说,“任何一种行为,都产生于各种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以及这些相互依存的事实具有一种动力场的特征,这就是场论的基本主张”。在勒温的场论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即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个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但是每当他感到某种心理需要时,就会引起一种紧张状态,导致平衡被破坏,有机体为了恢复平衡、结束紧张,就要进行一系列的移动动作(Locomotion)。紧张——移动——平衡的连续往复,构成了人类行为的秩序,并保证了心理场的平衡。但是并非每个需要都会产生行为,凡是与一个人当前的需要有关系的,则具有正的或负的原子价,有可能满足目前需要的对象具有正的原子价,对人有吸引力;对人有伤害危险的对象则具有负的原子价,对人有排斥力。吸引力是一种指向对象的向量,排斥力是一种背离对象的向量。向量导致产生某方向的“移动”,以保持个人心理场的平衡。
    ……

 
男幼师的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
On Male Preschool Teachers
 
 
徐志国
Xu Zhiguo
 
55
 
    [摘 要]近年来,政府和社会日益重视幼教发展以及男幼师的培养,但是男幼师依旧呈缺乏、流失状态,故而对男幼师的职业优势与流失、缺乏状态之间的内在矛盾进行研究颇具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男幼师;职业优势;流失状态;性格塑造
    一、男性幼儿教师在国内外幼教行业中的配置状况
    长期以来,幼儿教育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女性的职业,而今天在大多数国家都或多或少有了“另类”。只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男幼师在这个领域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选择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国内外不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的资深教师和幼教专家纷纷指出:在传统学前教育中,儿童从出生到入幼儿园,一直被女性所包围,这对儿童,尤其是男幼儿而言,对其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我们从生活实践中可以发现,幼儿虽然安静、内向、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却丧失了勇敢、进取、冒险、拼搏等优秀品质;另外,心理学家也指出男幼师对于幼儿的思维方式、性格塑造、处理问题的态度手法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其在某些方面的知识相对也比女幼师更为开阔。所以,男女幼师相互取长补短、合理搭配,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更为有利。换句话说,男幼师的出现是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
    ……
 
 
让教师在快乐中获得专业成长
 
 
叶华真
 
58
 
    无论是组织教学活动,还是教学管理都离不开情感的支撑,尤其是在教研活动中,教师的情感变化对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园长如果能在教研活动前,预先设计一些能激发、调节教师情感的方案,就会使教研活动呈现一种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氛围。
    ……
 
 
历史与比较
 
 
试论夸美纽斯的“新工具” ——兼谈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问题
 
 
张永英
 
59
 
    [摘 要]夸美纽斯是十七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但其思想创生的机制——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并未引起后人的足够重视。重读他的原著,从方法及方法论的角度触摸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研究工作有颇多启示。
    [关键词]夸美纽斯;“新工具”;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新工具”是与夸美纽斯同时代的英国伟大哲学家培根为人类思想发展史增添的奇珍异宝,是那个时代帮助人们认识和解释自然的新的艺术和方法。正是“新工具”——一套不同以往又与过去血脉相连的认识方法创生了夸美纽斯泽被后世的恢弘的教育理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夸美纽斯,也正是为了对现实有更明智的洞察以及增添整饬现实的勇气。
    ……
 
 
家庭与社区教育
 
 
孝德: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
Teaching Children to Respect and Love Their Parents——the Basic of Family’s Moral Education
 
 
杜德栎
Du Deli
 
61
 
    [摘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孝德教育,必须继承与弘扬传统孝德的精华,其主要内容包括:孝养教育,孝敬教育,感恩教育等。加强未成年人的孝德教育,父母必须树立现代孝德教育观念;培养未成年人的孝德情感;为孩子树立孝敬父母的榜样;为孩子提供孝德实践机会,强化孝德体验。
    [关键词]孝德;家庭;道德教育;基础

  孝德是人类以调节父母与子女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家庭伦理,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品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伦常道德和行为规范,是现代人的美德和家庭文明的应有之义。因而,加强未成年人孝德教育,对于提高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实效性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首先,孝德教育是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的起点,是未成年人一切道德行为的发端与前提。孝德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人性的一种本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