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卫生保健

秋季要管好孩子消化系统

发布日期:2007年10月30日
作者:孙立华     来源:幼教博览2007年9月
 
    入秋后,早晚天气凉爽,中午还是照样烈日炎炎,昼夜温差大。孩子,特别是小儿更易在这个季节出现感冒发烧、腹泻、哮喘等疾病。所以,父母应注意天气变化,别忘了帮孩子预防腹泻。
 
    腹泻是一种感染性肠炎,多发于秋冬季节,绝大多数是由病毒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病毒侵犯小肠上段的细胞,使这些细胞失去吸收肠腔内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于是水和电解质就从肠道排出,出现水样腹泻。
 
    孩子为何易患秋季腹泻
 
    秋风送爽,天气乍凉,又到了儿童患秋季腹泻的高发期。腹泻是婴幼儿秋末冬初的常见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通常由轮状病毒引起。重症患儿常会合并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死亡;或迁延不愈变成迁延性慢性腹泻,造成患儿严重营养不良,给家庭造成负担。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以10至11月份为高潮。小儿拉肚子是一种消化道综合征,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尤以夏秋季节最为多发。3月至8月的腹泻以细菌性消化道内感染造成的肠炎、痢疾为多,而8至12月份则是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最多见。孩子秋季腹泻的内因是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所以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相对不够成熟,所以,婴幼儿更容易患肠炎。秋季腹泻的外因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也就是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孩子。轮状病毒,因其外形像车轮辐条状而得名,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途径主要是孩子接触被轮状病毒污染的手、玩具等,然后随饮食进入肠道。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严,病毒也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幼儿。
 
    孩子患秋季腹泻有何症状
 
    症状较轻的患儿,一昼夜大便5—8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便,色或黄或绿,可有少量粉液。同时伴有呕吐、腹痛、哭闹不安、腹胀、食欲不振、体温正常或低热。如无中毒及脱水症状,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重症患儿腹泻较重,大便可达15—20次/日,为水样便,常伴有严重呕吐及脱水酸中毒症状。腹泻之前常常有1—2天发热、咳嗽和流涕,接着出现水样喷射而出的腹泻,一天拉10多次,严重的拉30—40次。拉出的大便很像蛋花汤,稀水中飘浮着片片白色。小儿口渴,但喝水后很快又拉出来。在消化道症状出现前,约20%一30%患儿先有上呼吸道症状。起病突然,多数患儿最初是发热(体温可达38℃至40℃),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适等),有严重水样腹泻和呕吐。几乎全部病人均有呕吐,且呕吐多出现在腹泻之前,持续2至3天。腹泻持续较久,最长可达28天。腹泻初期1至2日内即排出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便,黏液少,很少腥臭味。化验检查大便脓细胞很少见。多有严重口渴及明显的烦躁。一般有轻度或中度脱水。婴幼儿患上秋季腹泻后多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如鹅口疮、中毒性肝炎;营养不良、贫血和维生素缺乏。家长在送孩子去医院之前,要检查孩子全身状态,并加强护理:一是腹痛剧烈时是否出现脸色苍白,浑身发热等症状。要特别注意查看大便中是否带血。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父母应告诉他便后不要冲掉,以便留取化验;要问孩子吃了什么东西并记下来,就诊时告诉给医生。二是疼痛剧烈时要把孩子衣服解开,躺下休息时让其两腿弯曲以使身体放松,还可轻轻抚摩孩子腰部,这样孩子会感到舒服。有些疾病如阑尾炎不能给腰部加温。所以在未弄清腹痛原因前,不要热敷或冷敷患儿腹部。孩子腹部疼痛剧烈是很严重的现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
 
    家长如何预防孩子患秋季腹泻
 
    小儿腹泻重在预防,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一是注意气候季节的变化。太冷或太热都会影响消化功能。对于小孩,天气太热影响尤其明显,最常见的是食欲不振。所以小儿切忌在烈日中嬉戏,也不要贪凉而玩水、吹风。家长在初秋应注意气候变化,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睡觉时要避免腹部受凉。二是注意饮食调理,小儿肠胃柔弱,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又嗜食瓜果生冷,肠胃最易受伤害。假使平常爱吃零食,肠胃向来就不健康,那么病势就更加严重,发生的病症也较多。所以饮食的节制对小儿来说甚为重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挑食,要多吃蔬菜,少吃零食,肠胃健全,自然就少生病;纵使有小病,也容易痊愈。对秋季腹泻的患儿饮食喂养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低乳糖”的原则。供给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空腹每6小时用50毫升温水冲服思思密达,以保护肠粘膜,排出毒素,消除腹胀,减少腹泻。三是注意坚持母乳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不妨每次喂奶前先喂些水,然后哺乳5分钟。人工喂养可用全奶加浓米汤2:1稀释,并加5%糖。母乳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消化酶和抗体;乳儿还要及时舔加辅食,添加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物,最好每日煮沸一次。当孩子食欲不振时,也不要强制进食。四是注意视察小儿有无脱水。根据小儿神情、皮肤干燥情况、口唇干燥程度,眼窝是否凹陷、尿量多少、是否想喝水、哭时有无眼泪等方面来观察症状。五是注重生活细节。夏秋季节,避免过食富含脂肪的食物,注意居室通风。
 
    孩子秋季腹泻有何治疗方法
 
    孩子倘若发生了腹泻,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给消化道以休息。在医生开始治疗时适当禁食,一般可禁食8—12小时,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可以代替静脉输液.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专门研制了一种“口服补液盐”,叫ORS,因腹泻的孩子不单缺水,也缺食盐,如单饮水,口更干,故必须在水中加盐。可将口服补液盐加温开水,分次给孩子喂服。在医生开始治疗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人乳喂养儿应当减少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以用浓米汤加牛奶喂食,以保证婴幼儿的热量和营养的补充。秋季腹泻西药抗生素治疗无效,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如果宝宝还是不好或病情加重,要随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出现意外。在给孩子治疗时,家长要精心护理。对于孩子在拉肚子的初期要记录好大便次数,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随时向医生反映。要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臂部.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四肢发凉时,可以用热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烫伤。注意居室空气流通,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触病儿,防止交叉感染。恢复期要重视营养,饮食中要逐渐增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环境清洁,防止继发其他感染。饮食也要注意,喂母乳时,可将每次喂奶时间缩短,间隔延长;喂牛奶者,可改为一半牛奶一半米汤。腹泻重者可禁食6小时。已开始吃饭者,改吃清淡的粥。由病毒引起的腹泻不可用抗生素,护理好者10天左右可自愈,细菌引起的腹泻要服抗生素。一般不用止泻药。对小儿秋季腹泻,目前尚无良好的抗病毒药物,因此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可给予中医中药治疗,祖国医学在治疗腹泻方面有很多良方。但对于重症患儿,经常伴有严重的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则应当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应及时住院治疗,给予液体疗法,充分补液纠正脱水,及时对症处理,使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