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环境创设

为幼儿的成长创设适宜的环境

发布日期:2007年09月18日
作者:李质坚匡玲艳     来源:中南大学校本部幼儿园
 
    [摘要] 在幼儿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克服只注重环境创设的单向作用、注重成人的提供忽略幼儿的介入、内容片面化、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等问题。人性化、多元化、互动化、特色化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园所环境; 校园环境; 活动环境; 班级环境
 
    在幼儿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克服只注重环境创设的单向作用、注重成人的提供忽略幼儿的介入、内容片面化、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等问题, 充分认识到富有人文关怀的环境创设、互动的环境布置对幼儿的价值。我们的实践表明, 生动、直观、真实地体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幼儿与大自然大社会的和谐关系的环境, 是真正属于幼儿的天地。
 
    一、人性化的园所环境——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园
 
    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精神文化的滋养。笔者所在幼儿园非常注重创设富有人文关怀的园所环境。幼儿园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体现着我们“以幼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现着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同时, 这些人性化环境也激发了孩子对生活的关爱。如园门口玻璃缸里的金鱼正说着悄悄话呢, 它们给幼儿园带来了勃勃生机, 留住了每一个过往孩子留恋的目光; 楼梯上的小脚印悄悄地提醒着孩子们上下楼梯需靠右行; 走廊上的镜框里有我们精心挑选的动物图片, 小猪、小猫、小兔子和小鸡、小鸭子亲密地靠在一起, 悠闲地打着盹儿, 它们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和各种人愉快地相处”; 另一张图片上三只可爱的小狗正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帮助一个快要摔倒的小朋友, 它告诉孩子们要“乐于助人”……
 
    除了充满人文关怀的物质环境, 人性化的教育环境还包括充满爱的精神环境。为了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我们的教师对待孩子热心、教育孩子耐心、照顾孩子贴心。如幼儿园每一位老师坚持做到: 每天至少表扬每个孩子一次,每天跟每个孩子说一句悄悄话, 每天抱抱或者亲亲每个孩子, 大家把对孩子的爱融入到每天细微、繁琐而又平凡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的教师关心孩子, 对于每一个新入园的孩子, 无论他的家住多远, 班上的老师都会上门去家访; 全托班的老师每周都主动与家长联系 2 次以上, 有时候还让孩子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让他们及时了解情况; 每个星期五, 细心的老师还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写下一段亲切而又温馨的话语“:宝贝, 老师爱你。”“宝贝, 老师会想你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用一点一滴的爱帮助孩子建构美好的明天。同样, 孩子们的心里也充满了爱, 他们爱幼儿园, 以园为家, 星期六还嚷嚷着想老师、想小伙伴、想幼儿园; 他们爱老师,“园长妈妈”“老师爸爸”喊得特别亲昵, 和老师见面也要来一个热情的拥抱; 他们爱自己的班级, 会为比赛拿到了第一名高兴得哭; 他们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小伙伴, 会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捐出心爱的玩具。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 大家相亲又相爱。
 
    二、多元化的校园环境——给孩子一片多彩的天空
 
    笔者所在幼儿园坐落在郁郁葱葱的岳麓山下、和谐创新的中南大学校园内, 感受着大学校园丰厚的文化气息。凭借着大学所具有的各种教育资源特别是家长们的高素质、广视角、多信息, 我们努力拓展孩子们的教育生活, 帮助孩子描绘多彩的天空。中班孩子开展《书》的主题探究活动时, 在图书馆工作的妈妈带孩子们参观了学校的大型图书馆, 一层层、一排排的书让孩子们都惊呆了, 激起了他们对知识的向往, 现代化的管理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重要; 大班孩子开展《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探究活动时, 在小学当校长的爸爸亲自接孩子们到小学去参观, 哥哥姐姐们专注学习的样子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激起了他们求学的渴望; 在医院上班的医生妈妈得知孩子们正在开展《感冒》的主题探究活动, 便主动要求到幼儿园来给孩子们上一堂“预防感冒”的课, 细心的她还带来了听诊器等工具, 让孩子们体验了一回当医生的快乐; 幼儿园里的小小运动会开始了, 教书法的爷爷给幼儿园写来了横幅, 开超市的妈妈为孩子们送来了小奖品, 开照相馆的爸爸拍下了孩子们的精彩表演, 校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为孩子们做了专题报道, 让孩子们在电视里看见了自己活泼可爱的模样……
 
    在中南大学黄伯云校长牵头的粉末冶金学院实验室研制的“C/C 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研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时候, 全校上下都为之欢呼。我们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一教育点, 利用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对孩子进行了“从小爱科学”的教育。活动中, 学校领导和家长们对我们大力支持, 他们安排孩子们去实验室参观, 并请专业人员为孩子们讲解。当在实验室里看到和蔼的胡锦涛爷爷正在为校长爷爷颁奖的照片时, 大班的源源神气地说:“那是胡爷爷, 我认识他, 长大后我也要当科学家, 和他一起照相。”孩子们对科学家的崇拜以及作为“中大人”( 注:中南大学人) 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适时的教育契机和适宜的教育环境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以及对科学的向往, 让他们从小就树立伟大的理想与抱负, 培养了从小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正因为多元化的校园环境为孩子营造了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为孩子们的天空添上了一道道绚丽的色彩, 因而孩子的成长更加出色。围棋比赛中, 孩子们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大人们都为之折服, 围棋队的孩子荣获 2005 年长沙市“梦洁杯”少儿围棋大赛以及 2006 年长沙市“育苗杯”少儿围棋比赛集体一等奖; 舞台上, 孩子们自信大方的表演让全场喝彩, 孩子们的节目经常应邀参加市、区各项活动,今年 6 月, 幼儿舞蹈《京腔京韵京娃娃》《赶墟归来啊哩哩》《神气的小兵》还代表长沙市应邀参加了北京电视台“乐乐园嘉年华”全国巡演长沙站的节目录制。社区里也经常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 大班的孩子制作“城市里的水”等宣传画到社区向人们宣传节约用水; 中班的孩子担任环保小卫士, 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注意环保; 小班的孩子虽小, 但他们也会唱好听的歌曲, 给老年活动中心的爷爷奶奶们送去欢乐。社区是我们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 孩子们认识社区、了解社区, 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能力; 同时社区这个大环境里的一切人和事也在帮助孩子们形成他们最初的是非观、善恶观, 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交往,更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掌声, 更加自信、大方起来。
 
    三、互动化的活动环境——给孩子一片探索的天地
 
    我们注重通过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获取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体验成功自信的绝好机会, 使环境布置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 使幼儿对自己亲自设计、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成就感, 激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 让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大胆想像、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小班的孩子们在开展《我爱春天》的主题活动中, 进行了很多有趣的尝试。他们观察到春天柳树发芽, 便和老师一起搓柳条、贴柳叶, 把漂亮的柳树“请”到班级的墙壁上; 他们观察种子发芽, 用稚嫩的笔画下种子成长的过程, 他们觉得自己和大班哥哥姐姐一样能干, 因为“春天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中班孩子自我意识、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他们有着强烈的选择与表达以及获取成功的愿望。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自主选择、自由操作、主动探究的机会和空间, 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 自己去寻求信息和材料, 使每个孩子都能愉快地根据自己的水平、特点, 自由地选择有关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如主题探究活动“汽车”中, 有孩子将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来的不同外形的汽车图片贴在“我的发现”中, 有孩子将参观汽车队的照片布置在“大家都来瞧一瞧”里, 有孩子将当司机的爸爸来幼儿园给大家上课的照片贴在“神气的司机”栏里, 有孩子把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新型汽车展示在“我的小发明”里, 有孩子搭建跑道、聚精会神地研究如何让汽车跑得更快。
 
    互动的活动环境激起了孩子们对活动、对求知的浓厚兴趣。以前幼儿园科学探索室里的材料都是老师准备的, 现在大班的孩子们可以帮助老师一起布置科学探索室了“。有趣的管子”是大一班的杰杰想出来的, 他从家里和妈妈工作的地方收集了好多不同的管子放在了科学探索室里“;不同的纸”是爸爸在印刷厂工作的彤彤准备的, 那里有许多孩子们没有见过的纸。各功能室使用数据显示, 科学探索室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说明孩子们有着一股肯钻研、喜探索的精神。
 
    四、特色化的班级环境——给孩子一个个性发展的平台
 
    以班级特色为切入点, 创设符合本班孩子和老师特点的教育环境, 为幼儿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是笔者所在幼儿园创设适宜教育环境的另一思路。大一班的孩子们因为男教师“刘爸爸”的关系也特别偏爱体育活动, 老师就根据孩子的喜好结合自身富有阳刚之气的特点在班上创设了体育特色环境。他们以 2008 北京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为主题, 用瓶盖拼贴成各种运动项目, 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奥运金牌健儿们成了孩子们崇拜的对象; 神采奕奕的奥运五福娃激励着孩子们每天锻炼身体、争做运动健将。他们用富有班级特色的环境创设表达对 2008 北京奥运的期盼。在这种班级环境的熏陶下, 大一班的孩子们可不一般, 他们勇敢、坚强, 敢于大胆的尝试, 平日里的磕磕碰碰他们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针对现在独生子女多、幼儿动手能力较差、依赖性强的特点, 中三班开展了“做生活的小能手”、提高自我服务能力的活动, 并以此创设了自己的班级特色环境。老师把孩子们学习叠被子、折衣服、洗杯子、扫地等事情的过程用相机拍了下来, 配上简要的文字贴在了墙上, 每天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去看自己叠的被子, 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擦桌子; 老师在活动区里放上了小衣服, 孩子们一有空便去摆弄它们, 他们还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折衣服。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还有很多机会参与实践,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擦桌子、摆碗筷, 午睡时整齐地摆放鞋子、叠被子、自己穿脱衣服等等。一段时间过后, 家长们都惊叹孩子这么小却如此独立, 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尝试、愿意主动去做, 在家里还能当个小帮手, 不再那么骄气, 成了能干的乖宝宝。
 
    热爱孩子和美术的小一班刘老师是幼儿园美术特色班的老师, 她和孩子们把班级环境创设得极富艺术特色: 用废旧围巾做成的渔网和用藤条交叉编织成的小鱼欢快地做着游戏; 用银色可乐瓶底做成的船, 扬着红色可乐瓶罐做成的帆, 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 浩浩荡荡“从这里起航”; 教室里孩子们折的小花竞相开放。正因为有了美的教育环境, 班上许多孩子对美都有很强的感受力, 他们喜欢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感受, 画笔给了他们表达自我的空间, 也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空间, 让他们充满信心、快乐地成长。
 
    托儿班的孩子们依恋性还很强, 老师们更是为他们创设了家一般温暖的班级环境: 走廊上高高低低吊着用皱纹纸包成的色彩鲜艳的“大糖果”, 一下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瓷砖上有许许多多小手印, 仔细一看, 原来是可爱的孩子们留下的, 难怪会有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蹲在这儿看来看去不愿意回家; 教室里一串串“会飞”的千纸鹤向着小朋友们招招手, 好像在说:“小朋友们快来啊, 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在这种亲切而又温馨的环境里, 托儿班的孩子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他们很快地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过上了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陪伴也很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