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民间游戏

开展幼儿剁绣活动继承中国民间刺绣工艺

发布日期:2007年09月11日
作者:陆晶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祈福精英幼儿园
 
    中国有四大名绣, 即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此外, 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民间通用的主刺绣技法有平绣、盘绣、锁绣、网绣、拉绣、辫绣、堆绣、剪贴绣、剁绣等,剁绣就是其中的一种。
 
    随着时代的发展, 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受到现代化技术的冲击, 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拿剁绣为例,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盛传于东北和西北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以有剁绣的门帘、挂壁、枕套、沙发垫、床罩等为时尚, 每家的主妇手中都会珍藏着各色绣花线、精美的绣图和几根特制的绣花针, 茶余饭后, 便拿上自己的绣品细细绣制。如今, 年轻一代已经不钟情于这种手工艺术, 以前盛行的地区很少看到剁绣作品, 市面上也难以买到传统的绣花线 ( 现在市场上多是十字绣的线) , 剁绣的绣花针就更是无处可寻, 民间传统的剁绣艺术正在逐渐消失。
 
    继承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幼儿园本着这个原则, 对几种传统刺绣技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总结出剁绣具有以下特点:
 
    1.操作简单。首先, 剁绣无需上下穿针, 只要按照画好的图案反复向下刺针即可绣出漂亮的绣品。其次, 剁绣只需引一次线即可一直绣到底, 中途无需再次引线, 可减少幼儿操作难度。因此幼儿容易学习和掌握。
 
    2.效果明显。剁绣作品因其特制绣花针的作用, 形成一绣两面的效果: 一面为平面机绣效果,另一面为立体剪绒效果。如果两面交错绣制, 则呈现立体和平面交相呼应、变化无穷的生动画面。因此, 幼儿能很快地体验到成功感, 提高参与剁绣的积极性。
 
    3.富于美感。剁绣所使用的绣线色彩鲜艳夺目, 幼儿可在强烈的对比色、柔和的近似色中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 从而感受色彩、线条的构图美,培养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学习剁绣工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适宜在幼儿园中推广。为此, 我们在幼儿园做了积极的尝试。
 
    1.前期准备。目前, 绣花针在市面上已很难买到。但是, 我们幼儿园有教师在幼年时曾见过这种绣法, 凭记忆尝试研制, 几经周折, 终于自制成功。同时我们又准备好了剁绣需要的各色绣花线、绣花撑、布块等, 为剁绣的开展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2.组织培训。幼儿园开展教师剁绣培训, 让每一个教师都学会剁绣技法。一时间, 幼儿园全体教师都在闲暇时勤练绣功, 很快掌握了剁绣的技巧。很多教师因此而迷恋上了这种传统工艺, 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学习和传授的技能技巧, 如走线方向、握针方法、提针高度、手指配合等等, 为在幼儿中开展剁绣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大班幼儿在教师细心有序的指导下, 很快掌握了剁绣的技法, 剁绣活动角也成为了他们最喜欢的区域。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下, 可爱的小熊、美丽的蝴蝶、勤劳的蜜蜂、漂亮的花朵等等脱颖而出,受到了来园参观的教师和家长的称扬。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剁绣活动中的成长和变化, 同时也让我们对开展剁绣教育活动加深了认识。
 
    1.刺绣活动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刺绣活动需要幼儿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是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剁绣活动中, 幼儿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剁绣技能不断进步。令我们惊喜的是, 平时一些好动、调皮的幼儿在学习剁绣时而变得神情专注、一丝不苟。
 
    2.剁绣活动锻炼了幼儿手部动作能力。在剁绣过程中, 幼儿要协调控制每一个手指, 使之相互配合, 才能更好地完成作品。在提针、刺针、走针、定位等多个动作中, 幼儿的手部得到充分的运动,手部的小肌肉群得到积极的锻炼, 手部的动作越来越精细, 也越来越灵活。俗话说: 心灵手巧。同样, 手巧了, 心也更灵了。剁绣正是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从而使其头脑更加灵活的有效方法。
 
    3.剁绣活动是幼儿间交往与合作的纽带。在剁绣活动中, 经常看到幼儿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互商量设计图案, 你帮我拉拉线, 我帮你扶花撑。绣好了, 同伴间互相欣赏、赞扬, 谈笑间传达着友情和关爱。剁绣活动为幼儿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4.剁绣活动是幼儿体验成功的加油站。剁绣的作品色彩艳丽, 形象鲜活。有的教师说, 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着孩子们剁绣, 真的有点不敢相信孩子们能绣出这样美妙的作品。同伴的羡慕, 教师的称赞, 家长的惊叹, 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剁绣活动带给自己的成功的喜悦, 因而自信心也逐渐建立起来。
 
    5.剁绣活动是幼儿认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窗口。今天的幼儿, 被太多的巴比娃娃、高达战士、四驱赛车、超人怪兽等所包围, 吃的是麦当劳和比萨, 西方的圣诞节和万圣节对于他们来说太熟悉了; 相反, 对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认知甚少。剁绣活动为幼儿打开了一扇认识和了解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窗口, 激发了幼儿探索和认识本民族艺术瑰宝的兴趣, 培养和增进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还因势利导地开展了 《中国的节日》、 《中国的服装》等教学主题活动, 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民族节日、民族服装和民族艺术形式, 如面泥、剪纸、蜡染、中国结等, 加深了幼儿在活动中对自己是中国娃娃的感受。
 
    6.剁绣活动是亲子间沟通的润滑剂。孩子们在幼儿园参加剁绣活动, 都能展示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妈妈们看到了也跃跃欲试。就这样妈妈成了学生, 孩子成了老师; 一个耐心地教, 一个细心地学; 妈妈赞宝宝能干, 宝宝夸妈妈聪明; 在这亲子的教与学的过程中, 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我们开展幼儿剁绣活动时间比较短, 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很多幼教同行对我们的剁绣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纷纷来园取经学习。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剁绣艺术一定会大放异彩, 成为幼儿刺绣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