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语言教育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发布日期:2007年08月28日
作者:贝颖黄雅红     来源:浦东新区上钢新村幼儿园
    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与人交往都要借助语言。语言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也可以使成人或同伴及时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幼儿期是人一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一名幼儿,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并给予正确、有效的引导,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使幼儿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成人要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开阔幼儿的视野,拓展、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发展。幼儿学习语言,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紧密相连,通过听、看、尝、闻和触摸等途径,了解周围的一切,继而发展自己的语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重视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以及多听、多看、多说的语言学习机会,又应重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让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语言环境,激励幼儿语言表达欲望

    陈鹤琴先生说:“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来引发话题,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并让幼儿通过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

    刚开学的时候,班级里来了一个性格内向、非常胆小的女孩琴琴,她不善言辞,在幼儿园里从来不跟其他幼儿教师或保育员说话。我感到这样的性格特点对一名幼儿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于是,我常伴随在她的身边,尽可能多地找机会和她进行语言交流。特别是在她早上来园的时候,我总是非常热情地和她打招呼,但却很少看到她的回应,更别提有什么语言交流了。

    入园三个月后,有一天放学时,琴琴和妈妈在操场上玩荡秋千,我依然和她礼貌地道别,没想到她居然小声地对我说:“贝老师,再见!”我为之一愣,随之而来的便是感动,我跑过去,抱着她亲了又亲。虽然她的声音很小也很稚嫩,但我还是表扬了她一番:“没想到你的声音这么好听,你以后一定要多说给我们听听哦!”琴琴听到我的表扬开心极了,在一旁的琴琴妈妈也十分高兴。就这样,以后每天幼儿来园和回家的时候,琴琴都会和教师打招呼了。现在,她有时也会主动和我讲话,如“这个红色的蝴蝶结是我的,是妈妈买的”“我的衣服湿了”,等等。看到幼儿有如此的转变,我们觉得很欣慰。无论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怎么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决不能放弃对任何一名幼儿的教育与关心,相信我们的努力定会收到效果。

    在一个温暖、安全、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幼儿没有了压力,没有了自卑,心情变得舒畅,就能真正做到有话敢说、想说和爱说。

    二、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引发幼儿语言表达欲望

    皮亚杰认为,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物质环境的经验及社会环境的作用是幼儿成熟的必要条件。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发展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室和走廊里,都为幼儿创设了非常漂亮的环境,特别是在教室里,我们会根据主题的开展情况,适时地布置各种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自然而然地会相互进行交流。如我们开展了“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了解自己爸爸的名字、喜好等。通过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引起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当教师将调查表布置在墙面上时,幼儿会指着调查表上的图片自豪地讲述自己爸爸的情况。朱燕婉说:“我的爸爸会开车,他最喜欢唱歌和看书。”励佳怡说:“我的爸爸喜欢喝酒,他会上网查资料。”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墙面、走廊等各种物质环境,使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在互动的环境中相互交流、进一步了解自己心中爸爸的形象、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

    在走廊中,我们适时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活动发展进程,悬挂幼儿的各种作品,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幼儿了解到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的国粹是京剧,而且中国流传着许多民间艺术。于是,幼儿们进一步探索着民间艺术和国粹。当幼儿知道京剧脸谱上各种颜色表示不同的人物形象时,他们萌发了动手绘制的欲望,于是一幅幅鲜艳的京剧脸谱跃然纸上。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悬挂在走廊里,为幼儿的语言表达作好了铺垫,激发了幼儿潜在的语言表达欲望。

    三、利用自然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语言表达的素材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幼儿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可能有表达的内容,才可能乐意表达,有话可说。因此,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实地参观、感受生活、感受真实的世界,让幼儿不仅有说话的机会,而且有说话的内容,这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我们开展了“甜甜蜜蜜”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食品店,让幼儿观察形色各异的糖果,并试着触摸各种糖果的软硬程度。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糖果的同时,因势利导地用语言启发他们:“看!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糖果,多漂亮呀!它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不同的糖果味道一样吗?”这时,幼儿往往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经验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参观糖果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素材,这对于激发幼儿语言交流的欲望是十分有益的。又如春天的时候,我们还带领幼儿一起种植,幼儿通过松土、选种、种植、移植等亲自动手的实践活动,得到了丰富而生动的印象。在做每一项工作时,教师总是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究竟什么是劳动,并在劳动中丰富词汇。教师有时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幼儿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橘子瓣……”出苗时幼儿观察得更仔细,兴趣更浓了。

    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幼儿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治了情操,他们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以及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我们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在直接的感知中丰富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而幼儿时期,恰恰是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