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区域活动

适时介入区域活动

发布日期:2007年08月10日
作者:颜柳彬     来源:福建省南安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他们无法克服时, 常常会选择放弃。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引导幼儿克服困难。那么,教师何时介入才合适呢? 现以拼图活动为例,对此进行阐述。
 
    时 间:2005 年 10 月10 日
 
    实录:益智区内新投放了两盒天线宝宝拼图, 引来了许多小朋友关注, 大家都争着要拼天线宝宝, 区域内乱哄哄的……
 
    分析:新玩具总能得到孩子们的关注, 何况是他们很熟悉的天线宝宝。活动一开始就引起了他们的争执, 这时教师如果不介入, 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⒈将玩具抢坏;⒉被较强的孩子霸着玩; ⒊相互协调, 合作玩。但三种情况都会使区域活动进入状态的时间延长。
 
    策略:“唉呀! 天线宝宝在哭呢! ”我用伤心的口吻说, “天线宝宝喜欢你们才来跟你们一起玩的,可是你们这样抢, 会把它弄伤的,大家就没得玩了, 对吧? ”孩子们纷纷点了点头。 “那怎么办? 我们只有两盒拼图, 那么多人想玩? ”我问。有孩子说:“我们轮流玩。”“那谁先玩? ”一听我这话, 孩子们又争着要先玩。“这方法不好, 还有什么办法?”我又问。“我们一起玩, 放中间, 不抢! ”“对, 可以每个人拼一个, 拼完再换。”“这方法不错, 可是, 你们能保证不抢了吗? ”我问,孩子们纷纷点头。“好吧, 不能再弄痛天线宝宝了! ”我提出了要求。孩子们最后决定一起拼, 每人拼一个。很快, 一盒天线宝宝的拼图完成了, 他们又倒出来重新拼, 拼完再弄乱再拼, 玩得不亦乐乎。
 
    时间:2005 年 10 月 11~14 日
 
    实录:这一周来, 天线宝宝拼图仍是孩子们的最爱, 他们给天线宝宝配上了几套衣服, 还为天线宝宝穿什么样颜色的衣服好看争执过。除了为天线宝宝配衣服外, 他们玩这个活动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分析:拼图的天线宝宝每个有 4 种颜色, 可随意组合, 每只天线宝宝由 4张拼图板组成, 拼图采用嵌入式。这样的材料结构偏简单, 孩子们只要玩上两次基本上都能完成任务。通过观察, 我发现:⒈孩子们对拼图虽感兴趣,但操作材料对他们已不再具有挑战性; ⒉孩子们对服装的搭配虽感兴趣, 但没有相应的区域让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操作。
 
    策略:为此, 我增加块数较多的新拼图并在自理角中增加娃娃和小衣服若干, 让孩子们练习给娃娃穿衣服, 以及能自由搭配衣服颜色和款式。
 
    时间:2005 年 10 月 17~21 日
 
    实录:最近, 孩子们对交通工具的拼图很感兴趣, 但他们从家里带来的材料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有材料的孩子神气活现,没有材料的孩子只有很羡慕地看着或小声请求同伴让他们玩一下, 还有部分孩子请求我投放相应的材料。在我说没有时, 他们就建议说:“那我们再做一些呀。”
 
    分析:孩子们有了制作拼图材料的需求, 这是我和他们互动的有效时机。虽然制作拼图材料对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偏难, 但我还是决定引导他们试一试。
 
    策略:我跟孩子们说:“那我们一起做做看吧, 想做什么交通工具拼图呢? ”孩子们通过讨论列出了一份清单, 经小组表决后决定先做汽车。车模材料从哪来呢? 孩子们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画, 也有的说将废旧图书上的图案剪下来。我引导孩子们先观察我是如何制作拼图材料的, 让他们知道要有一张完整的拼图样板和一些剪成块的相同拼图, 然后我将他们分成两组做不同材料的拼图 ( 自画的和剪图书的)。
 
    时间:2005 年 10 月 24 日
 
    实录:现在益智区变成了手工制作区, 自画汽车组的孩子制作公共汽车, 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两辆公共汽车要怎么样才能变一样的? 剪图书组的孩子告诉我:图书上的汽车都不一样, 而且太小了怎么办?
 
    分析:孩子们通过观察知道拼图样板和剪成块的拼图应是一样的( 包括颜色和形状), 但自画汽车组的孩子由于没学会如何合作、协商的方法, 各自画和各自涂色, 最后结果就不一样了。可是他们并没有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图书制作组的孩子则由于不会画书上的汽车模型, 而导致制作卡壳。
 
    策略: 我将自画组孩子画的汽车放在一起, 问他们: “你们觉得哪里不一样? 为什么会不一样? 怎么才会一样呢? ”他们能很清晰地说出其形状或颜色不一样, 因为是不同人画的。但对怎么才会一样, 大部分孩子都认为让一个人画两张一样的图案, 并涂一样的颜色才行。我引导说: “一个人画太慢了,如果你们能够合作, 有没有办法使汽车形状一样呢? ”冬冬说: “放在画好的那一张上, 再描一次就行了。”“很好, 这办法不错! 那颜色怎么办呢? ”天天说: “选相同的颜色画。”“怎么才知道对方画什么颜色呢? 如果一个要画红, 一个要画黄怎么办? ”玲玲说: “要商量一下再画, 看看谁的颜色好看用谁的呀。”“很好呀, 现在你们组的问题你们都自己解决了, 用描画的方法, 图案就一样了, 颜色自己商量后再一起画也就会相同了呀。明天试试行不行? ”孩子们高兴地说: “行! ”对于图书制作组的孩子, 我启发他们说:“图案不一样, 肯定要制作一张一样的, 有什么办法制作一张一样的? ”昆昆说: “画一张形状一样的,可是我们不会画。”民民说:“我爸爸单位有复印机, 复印出来的图案就一样了。”我接着说: “可是我们没有复印机, 我挺同意第一种意见的, 可是不会画怎么办呢? ”艳艳说:“我们请会画的小朋友帮忙。”
 
    时间:2005 年 10 月 25 日
 
    实录:制作活动前, 我将图书制作组的困难告诉孩子们, 看看谁愿意帮助他们, 并请孩子们推荐班上最棒的小画家帮他们。孩子们一致推荐龙龙, 龙龙也很愿意帮这个忙。龙龙说:“我画, 你们帮忙涂色吧, 不过要记住和书上的颜色一样。”图书制作组的孩子便忙开了。自画组的孩子也在合作制作, 彼此配合得相当默契。制作活动停止前, 幼儿的拼图图案做好了, 面临的问题是: 拼图是先剪开再贴在厚纸板上, 还是贴完后再剪开? 要剪成几块, 小朋友才会拼? 不同的拼图要如何收拾才不会弄丢? 如何才知道掉的拼图是哪个的?
 
    分析:孩子们的直观经验告诉他们:拼图是要剪开的, 但如何剪?如何贴? 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好地服务于其他孩子? 如何使拼图更易于收放? 这也许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太难了, 但这些又是制作拼图最基本的、应该掌握的方法。
 
    策略:我告诉孩子们:“拼图如果剪完了再贴, 那还要再剪一次;贴完了再剪, 只要剪一次就行了,你们觉得哪种比较方便? ”“先贴再剪。”“那要怎么贴呢?我告诉你们:先将整张厚纸板都涂满薄薄的浆糊再贴拼图, 要不然剪的时候纸张会和厚纸板分开。为什么要涂在厚纸板上呢? 这样好贴又不会将拼图弄破, 当然贴时要抹平, 不要弄皱拼图纸。”同时, 我让孩子们观察我制作的拼图: “看看, 我的拼图每张都有图案吗?为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 “这样才好拼。”“才知道这张要拼在什么地方。”“那再看看后面有什么? ”“有字。”“同一张拼图的字都一样吗? ”“相同, 都是4”。“为什么要相同?”“这样我们就知道它们是同一张拼图的(材料)。”“你们都说得很好, 现在你们知道要怎么做拼图了吗? 要先贴图再剪, 剪时要剪整齐, 每张都要有图案, 而且每张都要编号, 相同拼图的号码是一样的。”
 
    26 日的区域活动时间, 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排刷等材料让他们进行制作活动, 并在旁边做顾问,必要时我也介入他们的制作活动。在共同努力下, 我们完成了三幅拼图, 孩子们非常高兴, 拍手叫好。在讲评时, 我请参与活动的孩子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制作拼图的, 这些拼图应该怎么玩? 说的孩子很高兴, 听的孩子很专心。很多孩子表示, 他们回家也要制作拼图拿给大家玩。在随后的几天里, 孩子们又陆陆续续地完成了好几张拼图, 有在家做的, 也有在区域活动内完成的。有的拼图较难拼, 有的又较简单, 也许我们接下去要探讨的是多少张拼图适合我们中班拼? 单幅画的好拼还是有故事情节的好拼? 拼图还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