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环境创设

主题墙创设新主张

发布日期:2007年07月13日
作者:顾玉华     来源:江苏省常熟市琴南幼儿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墙所蕴涵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在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中也摸索出一些新思路。但我们在注重主题墙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给主题墙一个合理的生命周期和给家长一个参与交流的平台。时下普遍的做法是一个主题结束, 主题墙也随之更新换代, 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妥。一个主题结束, 不等于幼儿的兴趣探索也会戛然而止, 我们应该鼓励有兴趣的孩子继续探索。因为每个主题墙的创设, 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孩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况且有的新旧主题间也有联系, 如“朋友”主题中的“我们的植物朋友”就可以和下一个主题“植物的生命”中的活动联系密切, 保留主题墙可以帮助幼儿全面掌握知识。我们的做法是在旧的主题墙上设立一个“最新发布”窗口, 当幼儿有新发现或新疑问时, 可以在“最新发布”栏目中展示提问, 这样可以及时引起大家的注意, 及时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回应。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一般一个主题墙保留8周左右是比较合理的生命周期。这样从时间上讲满足了幼儿持续探索的需求, 而且这样的更新频率活动室中始终保持4~5个主题墙饰从数量上讲也比较合理。
 
    在主题活动中, 家园同步, 主动争取家长对活动的理解与支持已成共识。教师都很重视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但却忽略了家长在主题墙创设中的作用与需求。创设主题墙, 孩子是考虑的主要对象但不是唯一对象, 家长是孩子活动的陪伴者, 有获取育儿技能的愿望与需求, 为家长创设一个窗口, 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主题墙创设的真正目的及教育作用, 吸引他们一同加盟。同时, 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相关资料的收集, 带幼儿进行相关体验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的想法与体会、收获, 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共享, 况且在参与主题活动过程中家长之间的能力水平是各有差异的, 开辟窗口可以帮助家长之间交流分享经验, 不断改进参与活动的方法。因此我们根据不同主题开设不同栏目满足家长的需求。如在“各行各业”主题活动中, 我们开设了“嘉宾有约”窗口, 以家长的职业、阅历、专长做专题介绍, 拓展主题活动内容, 使活动更加精彩纷呈。而在“环境保护”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家长开设了“有话大家说”栏目, 让家长就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等问题展开讨论, 吸引了班上大多数家长的参与, 家长们像论坛发帖一样有提问有回应, 你来我往, 使得这栏目成为主题墙中内容最丰富参与最广泛的栏目, 同时我们也时常以“家长文件夹”“我与孩子同成长”等形式为家长在主题墙中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 让家长分享在陪伴孩子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体验, 不断提高育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