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语言教育

儿童文学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27日
作者:边霞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雪孩子》是一篇优美感人的童话故事,将它适当改编后可以作为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材料,把它放在“谢谢你”这一具有感谢、关爱等特征的单元主题下开展活动也是合适的。但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却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了诸多困惑。笔者认为分析这一案例应该从观念层面入手。我们首先应该思考:教师究竟应如何看待儿童文学的价值,将儿童文学作品引入教育究竟应重在其儿童性、文学性还是教育性?
 
    “文以载道”还是“文道结合”,追求纯粹的“审美性”还是实用的“教化性”,这历来是文艺理论界和语文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认为将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引入幼儿教育, 考虑的第一要素应是幼儿。例如,作品的主题、情节、语言乃至篇幅是否符合低幼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认知发展水平? 对于幼儿来说是否有新奇感、趣味性、吸引力? 幼儿聆听或阅读作品的过程能否处在一种被吸引、被打动的饶有兴趣的状态中? 等等。儿童文学的“儿童性”与其“审美性”是密不可分的,“审美”恰恰也是一种“趣味”, 是一种幼儿因感到有趣、被吸引而进入的物我两忘的状态。当然, 在充分关注儿童文学的儿童性、文学性的同时也应考虑教育性。儿童文学的“教育性”可以包括认知和教化等功能。帮助幼儿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信息、习得丰富的词语句式和良好的语感、受到必要的启发与教育, 这的确也是儿童文学的题中之意。但教育性的实现绝不是架空了儿童和文学的单纯知识学习、识字认词或空洞说教, 亦不是脱离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和幼儿真实情感体验的外在挖掘与给予。教育性作为实现儿童文学的儿童性与文学性过程中的必然伴随物, 应体现在一种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
 
    可见,道德价值远不是儿童文学的惟一价值,教育性也只是儿童文学的一方面功能。理想的儿童文学教育应在儿童性、文学性和教育性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 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态。
 
    《雪孩子》作为一篇受孩子们喜爱的童话故事,它吸引幼儿的首先不是它所表达的“奉献”主题,而是它契合了他们的内在需要。白雪覆盖的森林,雪孩子可爱的模样、惹人喜爱的孩子气和善良的行为,两个小伙伴忘情的嬉戏,雪孩子幻化成天上的云朵……如此迷人的童话气息令孩子们心动和神往。如果教师在活动中忽略了对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内在体验的关注, 只是努力地领着幼儿向“谢谢你”靠近,势必会出现教师煞费苦心、高控制以及幼儿被动跟随的现象,导致活动说教成分太重,这是活动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
 
    那么,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活动中教师是否可以或应该帮助幼儿提升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幼儿是否有必要或有能力把握文学作品内涵? 以尊重幼儿的方式开展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这或许是回答以上问题的一个好的思路, 也是我们可以从本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尊重幼儿,首先是尊重幼儿独特的内在体验和感受。尊重幼儿的内在体验是以充分相信幼儿的艺术感受与直觉能力为前提的。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中,面对有吸引力的文学作品,孩子们有能力一边聆听一边慢慢地进入作品的情景,他们会用心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只要有教师鼓励,他们也能拥有自己对作品语言等形式的独特感受和对内容的选择与判断。“在教师的引领下说出了作品的内涵”与“对作品的内涵有真切的体验”,这两者远不是一回事,前者对于幼儿来说是相对被动的、比较表面的“知道”, 后者则是一种主动获得的、内化于心的“悟到”,可以对幼儿产生更为深远长久的影响。可见,在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直接和作品对话,让作品本身的生动情节、有趣人物和优美语言把孩子们牢牢地抓住, 使孩子们真正走进作品, 领略作品的魅力, 获得独特的体验。没有体验,幼儿得到的往往只是缺乏生气的“伪观念”与“半知觉”。
 
    尊重幼儿,还应尊重幼儿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尊重幼儿的一百种语言。孩子们有一百种感受、一百种学习方式、一百种表达方式,文学活动的开展应充分尊重幼儿的这“一百种语言”, 不必把文学活动定位为“纯语言活动”。语言符号只是幼儿多种表达方式的一种, 对于幼儿而言, 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听, 可以谈,可以想,可以画,可以唱,也可以表演……当教师以一种尊重幼儿、吸引幼儿的方式开展活动时, 幼儿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便不再是单调的“读一遍故事”, 也不再只依赖于教师千方百计的“挖掘”, 而成了一种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然,尊重幼儿不仅不否认教师对幼儿的激发和引导作用,而且更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情景和环境支持,巧妙地推动和提升幼儿的发展。只是在顺序上不是教师牵着幼儿的鼻子走, 而是幼儿的体验、感受在先,教师的推动、提升在后。
 
    当我们以尊重幼儿的方式开展幼儿园文学活动时,孩子们将获得多方面的收获。孩子们其乐融融,教师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