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美术教育

多渠道拓展幼儿美术创作空间

发布日期:2007年05月09日
作者:王惠萍     来源: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
 
    把幼儿限制在课堂或美工室里,这不仅仅是对幼儿活动空间的限制,也是对幼儿头脑的禁锢。鉴于此,我们尝试开放幼儿的美术创作空间,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美好追求,从而发展幼儿的审美、创美能力。
 
    一、让幼儿参与各类环境的设计与制作
 
    1.参与班级环境创设。每学期初,我们让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和布置活动,从班级主题环境设置到区域划分等,都让幼儿全过程参与。
 
    2.参与校园环境装饰。幼儿园的楼梯、走道、墙壁都可成为幼儿的创作天地。我们组织幼儿绘制围墙的大型壁画,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不拘泥于狭小的画纸,他们大胆构思,勇敢地构图,获得了成功的感受和喜悦。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觉得自己被幼儿园这个小社会承认了,从而培养了自信心,体验了成功感。
 
    3.参与庆典活动布置。幼儿园每年都要举行各类大小庆典活动,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活动组织幼儿讨论、设计环境布置。如在“六一”庆祝活动中,有的班级从活动的设想、节目单的设计、海报的绘制等都让幼儿全过程参与,甚至对灯光的设计、服装道具的制作等也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二、让幼儿参与多种形式的美育活动
 
    1.走向自然的美育活动。大自然是最好的创作场所。孩子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感知、欣赏、体验、表达,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中的生命形象,描绘心中的美好世界。那芬芳的花草、矗立的电视塔、神秘的太空无不吸引孩子去欣赏、去想象,大大增强了幼儿审美的感受性和创造力。
 
    2.融于社会的美育活动。我们还常常带领幼儿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我们在海海粟美术馆举办幼儿大型书画展,向社会展示幼儿的七彩童心;我园还积极组织幼儿参与环保宣传,用彩笔表达对建设家园、保护环境的愿望;我们还适当组织幼儿外出参观一些书画展,让他们接受艺术的熏陶。
 
    三、充分挖掘本土美育资源
 
    1.设计梳篦尝试扎染。常州作为江南古城,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其中各类梳篦因其精致、美观等名扬全国。清塘又是国家纺织重乡,几乎每村、每户都有织机,我们引导幼儿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引导幼儿在参观蓖箕巷和纺织厂后,模拟设计师进行梳篦设计并举办展览,同时学习用各种白胚布或宣纸尝试扎染工艺。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模仿和创造中体会到家乡的美、家乡的文化,体验到了探索和创新的乐趣。
 
    2.认识品牌制作广告。近年来,武进的电子产业和机电产业也迅速崛起。最为著名的应数新科电器和柴油机等,同时城湾的茶叶、常州的调味品和特产也深受人们喜爱。我们在各类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身边的、家乡的名牌产品,在开展“唱唱常州、说说常州”等活动后,引导幼儿为名牌产品设计广告,制作商标。在始于模仿,终于创造中,幼儿的审美、创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重视各学科领域的渗透
 
    1.学科活动中的相互渗透。幼儿的审美、创美活动还应重视在其他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比如:在语言活动中,经常尝试让幼儿用笔勾勒出诗歌、散文中的优美意境,画出童话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视听结合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音乐活动中,各种性质不同的乐曲,赋予它某种主题,让幼儿用画面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另外,在社会活动中,通过爱心教育、环保教育和对未来世界的遐想,促使孩子进行联想,用色块和线条有机组合画面,表达对美好未来向往。
 
    2.游戏活动中的联想创造。各类创造性游戏中,孩子为了逼真地反映(模仿)成人的社会活动,经常需要制作一些门票、菜票,还有表演游戏的简单道具、服装、背景等游戏票,而利用幼儿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又快又好地制作这些材料。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游戏过程更有意义,更有吸引力。
 
    对幼儿来说,发现就是创造,孩子的每一次发现、每一次观察和体验总能令他们激动不已,如果没有广阔的天地和空间,孩子们又何从去发现、去创造呢?所以,我们应努力去拓展孩子的活动空间,扩大他们的视野,同时,创设一个肯定、激励、自主、宽松、开放的氛围,让他们自己去看、去听、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