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美术教育

在创作画中拓展幼儿创造的空间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26日
作者:广西玉林市幼儿园     来源:莫栩栩
 
    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爱幻想的天性,他们的画质朴天然、幼稚可爱、随心所欲、吞吐自然、无所顾忌,不为形累、不为物牵。绘画最能表达孩子的心理要求,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当孩子把自己的心理世界用绘画这一方式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时,心里就会充满成功与自信。多引导幼儿画创作画,是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开发创造潜能的有效方式。怎样才能在创作画中拓展幼儿创造的空间呢?下面谈谈我在引导幼儿画创作画中的几点体会。
 
    一、选择有创意的题目给幼儿作画
 
    有创意的作画题目直接关系到孩子作画的积极性以及作画的想象空间。如果创作画题目新颖有趣,那么,孩子们一定会积极主动、充满激情地尽情想象、尽情挥洒。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符合幼儿身心特点、难度适中且能发挥幼儿想像力的题目让幼儿作画。如引导幼儿以《玩太阳》为题创作时,我把幼儿置身于情境中,“你们说太阳可以玩吗?”“谁敢玩?”“怎样玩?”然后鼓励幼儿把自己关于怎样玩太阳的想象画下来,展示给大家看。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不一会,太阳在小朋友的手中就变成了乐园:太阳的火焰成了他们的秋千、滑梯;太阳成了他们脚下的足球;太阳成了他们口袋里的萤火虫……这样,给孩子选择一些童稚的、或拟人化的、或带科幻色彩的题目,就能吸引住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二、丰富幼儿的表象,引导他们去感知、观察、探索、发现
 
    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少,认识肤浅,他们在创作画时,往往还不懂得怎样去积累素材,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他们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思考。在活动中,我除了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媒体等辅助教学,帮助幼儿积累素材,平时还要带他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多看、多听、多经历、多感受。见多识广,这样一来头脑中表象也就储备多了,将它们化作记忆、印象、图像储存起来,以利于用时好调动。如我在教幼儿创作《碗的联想》时,我通过图片、媒体等各种途径让孩子们了解当今的新科技,了解商店、交通、工厂、农村、动物园、环境污染等情况,为幼儿创作“大碗成了城市、动物园、足球场……”等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表象。
 
    通过观察、思考和发现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这就给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三、层层深入地引导,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首先,我鼓励幼儿打破“形象”的约束,跳出习惯性思维,敢于向旧的规则挑战。如创作《我的地球》时,我暗示孩子们,宇宙中的地球只有一个,而我们心中的地球却可以有千千万万个,启发幼儿独自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地球:会说话的、不同形状的、能根据天气变化调节温度的、能在宇宙中自由穿梭的……
 
    其次,我注重发挥集体教学的功能,让幼儿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这样有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索,从而活跃发散性思维。在创作《逃离地球》时,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也进行了多种设想。如:为什么要逃离地球呢?(1)人类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了生态平衡;(2)地球资源被人类开发完了;(3)地球表面的土地已沙化……
 
    通过孩子们的设想,活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开阔了他们的思路,这时候,我在个别辅导中进行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综合引导,让幼儿选择一两个自己感触最深的、最能突出主题的素材去进行创作。我在不断地提问、暗示、创设情境中引导孩子们层层深入,使他们的创作更完美。
 
    正是经历了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训练,使儿童的创新思维上升到新的水平。
 
    四、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给孩子自由,还孩子本色
 
    孩子们一旦学会用心去画,自己的心灵与万物相通,以己之心,容宇宙天地万物之大,什么都可以想出来,什么都可以画出来,真正做到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灵活多变,自由自在。这时候思想上没有定见,造型上没有定相,画法上没有定法,他们的思维是一种开放式的发散性的创造性思维,他们的画保留着幼儿的特点,决不是“像不像”的问题,因为幼儿已经融进了自己的思想与情绪。正如幼儿在创作《我的太阳》时,我惊喜地发现,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大阳:春天的太阳长满了鲜花;夏天的太阳上有茂密的树林,它让夏天清爽无比;冬天的太阳是白色的……这时,我使教师的主导作用退居次要位置,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注意每位幼儿独特的感受和表现,站在幼儿的角度理解他们、赞美他们、鼓励他们画自己的画,保留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因为创造性正是由此而生的。
 
    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给孩子自由,还孩子本色,我们就会见到幼儿画的本来面目,它闪耀着艺术最本质的光辉。
 
    五、重视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作品是孩子美术活动的成果,能清晰地反映出幼儿美术发展水平和特点。作品评价是幼儿了解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增强幼儿创作积极性的最佳途径。作品的讲评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鉴赏力、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消除了一节课的疲劳。在每一次创作画的讲评中,我都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每个幼儿的描述都充满着幻想,充满着创造性的火花,他们把作品表达不出来的或表现不够细腻的,用语言描述出来,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把艺术纳入具有挑战性的核心学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培养学生在这世界市场中,达到最高的潜在能力和竞争能力;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国家,在这个以是否具备不断产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为成败关键的世界中,占强有力的竞争地位,立足点是保证我们的下一代,在与世界对话中,仍处于不败之地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所努力探索和希望的。
 
    我认为,当前我们最应当做的是:引进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训练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把一个充满活力的美术教育带入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