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振兴之路

城乡互动关注每一所农村幼儿园的均衡发展——“园园联手”交流沟通,促进城乡幼教均衡发展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21日
作者:范首黎     来源:长兴县教育局
 
  2002年9月,我县乡镇中心幼儿园从小学中分离出来,成立了2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实行独立办园。2003年我县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验县。承担这个重担,对刚发展起来的长兴幼儿教育、特别是走向规范管理的我县来说是信任也是挑战。2003年9月,县教育局党委组织县幼教办的负责人,共同分析了我县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现状和发展的可能性,为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提出了“因地制宜利用本县城镇示范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的作用,紧紧围绕贯彻《纲要》进程的需要,不断地形成必要的发展、激励机制,从而保障我县区域推进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县城乡幼儿教育事业在县教育局的重视下,争取了各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上下联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主要的做法有:

    一、加强指导,派任园长,提高管理效能

  园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所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与核心。独立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发展硬件建设的同时,如何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迫在眉捷。为此,长兴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公开招聘乡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的通知》(长教发[2003]年122号)文件精神,同年8 月选派4 位示范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到乡镇中心幼儿园任业务园长,任期一年,明确了工作职责:协作园长工作,负责全乡镇中心幼儿园业务管理。了解该乡镇幼儿园教学点的现状及分布情况、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城镇老师在支教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困难,为此,支教业务园长和所在幼儿园为农村幼儿园的规范管理起步和发展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嫁接示范园内部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乡镇幼儿园进行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几年来,在城镇园中共选派了8位业务骨干教师先后到洪桥、和平、小浦、水口、煤山、后洋、虹星桥等乡镇幼儿园进行支教,让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在城乡幼儿园交流中获得经验分享。

    1、将《纲要》的教育理念转化农村教师的教育行为。

  从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农村教师理解《纲要》的理念实质,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现高质量教育的起步。良好的园风和严谨扎实的教风是农村幼儿园发展的首要条件,《纲要》中提出“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幼儿园不断地努力探究。如实验幼儿园杭越教师在支教期间,发现农村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游戏材料,教师不喜欢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于是组织大家积极认真地学理论、转观念、见行动、勇实践、勤探索,更新保教人员的教育观、儿童观,并将新教育观与教育行为有机融合,提高了教师的服务质量,在她的带领下,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创编的幼儿游戏《玩棒球》,获得浙江省一等奖,并在全省幼儿教学活动中展示,同时还承担县《纲要》课题展示交流活动,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这在我县乃至我市填补了空白,开创了农村幼儿园跨入省际行列的先河。 

    2、利用乡土自然资源帮助农村教师形成新的教育资源观

  《纲要》中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所以农村幼儿园的教科研一定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机关幼儿园王巧霞老师在小浦镇中心幼儿园支教的过程中,利用农村的地理环境的优势,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的各种有利的特色资源,如:山水田畈、花草竹木、石泥沙等,形成了《利用乡土特色资源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使这些低成本的资源充实了幼儿园的环境、丰富了幼儿的区域活动内容。04年在湖州市组织的区域活动评选《本土化区角活动》(光盘)市二等奖,个人获市指导二等奖,并获得浙江省三等奖,参加了省级教研活动展示。《挖掘农村资源创设本土化区角活动》获市个人二等奖,《利用乡村资源进行区角活动》在省《幼儿教育》增刊上发表。

    3、科学合理饮食搭配,实现农村幼儿园营养配餐。

  以往农村幼儿园卫生保健方面最棘手的就是幼儿的膳食营养素不均衡,缺乏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即使有了食谱,食堂人员因缺乏自身对营养科学搭配的知识,所以总不能按要求落实,影响了幼儿膳食营养质量。中心幼儿园的张敏老师,把营养配餐的知识经验,及时地对所支教的幼儿园进行科学指导,让幼儿园的营养配餐朝着科学、合理目标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目的。

    4、促进农村家长对孩子成长要求观念的转变。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结合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2005年六月份小浦镇中心幼儿园特意举行了一次大型“阳光亲子”社会活动,让农村的家长们感觉很新奇、在理。他们积极参与、集思广益,精心为自己的孩子设计了一件件别致的服装,这些服装都是利用废旧物品做成的,他们在支持幼儿园工作的同时也增加了环保意识。而幼儿园则为幼儿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幼儿园和家庭都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发展,从而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

    5、加强日常教育教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支教在一定程度上还满足不了本县所有农村园教师发展的需要,所以利用名师送教扩大均衡教育面,同时给众多无法出来听课的教师以教学现场观摩,缓解了长期在农村无法接受新的教育信息的困难,及时送去了教育新的信息。

  进行支教的骨干教师们,更多关注和接触的是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对已有的活动中产生的困惑和相对薄弱的教学领域,发挥城镇教师的教育能力的优势,定期开展送教下乡观摩教学活动到支教园。结合新《纲要》中的新的教学观念及新动态,采取了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课堂教学现场展示、交流、评价的指导。省、市示范园的10余位教师到农村园进行专题讲座,开展优质课活动展示,辅导农村幼儿教师正确领会《纲要》精神,传授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两年来,示范幼儿园先后送教300个教学活动,并手把手地辅导农村教师制订教科研方案,撰写教学论文,定期进行课题实施经验的分享,帮助农村教师形成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三、启示及思考

  “派任园长”这项举措收到的效果是双赢的,受益的不仅仅是农村幼儿园,也为城区实验幼儿园教师深入了解农村幼儿教育实际的机会,提供了锻炼、学习、交往的机会,体验了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艰辛,增强了教师的敬业爱岗的精神,密切了园际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城乡幼儿教师的了解和沟通,增进了城乡幼儿教师的友谊。几年来,示范幼儿园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使农村幼儿教育的办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被支教的农村幼儿园一个个先后被评为市等级幼儿园。事实证明,下派业务园长的言传身教、无私奉献、科学管理,使农村幼儿园的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同时,我县也积极培养“本土化”业务园长,开展“上挂”和“下派”活动双向交流,每年从乡镇中心幼儿园选派骨干教师到城区公办幼儿园挂职、任教,促进城乡教师双向交流。

    思考:

    1、对支教教师个人挑战也不是一个轻松话题,要求素质全面,所以在支教过程中也可以输送素质高的园长;
     2、引发我们以后要对支教者前期进行除思想、道德教育之外,其他管理方面:如教育教学能力、交往能力、独立处世能力方面等等全方位素质进行相关的培训;

  在收获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农村幼儿园对教育信息的迫切需求,亲身体验到了农村幼儿教育的滞后的现状的困惑。今后我们要在创新中不断地拓展帮扶工作的内容、形式,体现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内涵。竭尽全能发挥我县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努力铺就为农村幼儿教育尽快地走进创名园之路,充分促进城乡互动,关注每一所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使我县幼儿教育均衡、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