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研究会会刊

2005年第6期,总第126期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20日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
 
  
 
 
作者
 
 
论基础教育的基础理论建设
On the Basic of Basic Education
 
 
燕国材
Yan Guocai
 
5
 
  [摘 要]本文对基础教育的“基础”作了较系统的考察。认为“基础”由素质、做人、成才与“三基”四要素组成;这四要素交互制约,使“基础”成为一完整结构。 

    [关键词]基础;素质;做人;成才;“三基” 

    自近代实施基础教育以来,学者们讨论基础教育的文字,虽不能说是汗牛充栋,却也算得上卷帙浩繁。那么,基础教育之“基础”的涵义是什么?见仁见智,并未取得应有的共识。在本文中,我打算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尚望方家与识者指正。 

    ……
 
试论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On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Modes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 
 
 
吴永军
Wu Yongjun
 
8
 
[摘 要]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深刻地影响儿童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哲学意义上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学习方式的本体价值、方法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将之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中之重予以塑造。 

    [关键词]学习方式;儿童成长;意义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我国21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激动人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乐章”。在这一乐章中,有很多崭新的观念、全新的做法,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所谓学习方式就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常的或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是学习者连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对于儿童而言,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题中之义,也是他们成长的方式之一,而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深刻地影响儿童不同的发展。因此,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理解这种意义,将有利于我们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将之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中之重予以塑造。然而过去,人们多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认识学习方式,把学习方式仅仅视为儿童“致知之法”,也就是仅仅是认识世界、获取知识以及培养能力的“方法”。其实,从本质上讲,学习方式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与“物”交往——幼儿独有的交往形式
Communication with ‘objects’ ——Young Children’s Special Communication Form 
 
陈素萍
Chen Suping
11
 
  [摘 要]以“物”为对象的交往形式是幼儿独有的。这种交往顺应了幼儿心理的泛灵论倾向,能够增强幼儿的识“物”能力和爱“物”品格,是幼儿成长的必经阶段。对幼儿这种独特的交往形式,成人应当给予特定的关注与支持。 

    [关键词]“物”;幼儿;交往   

    雅斯贝尔斯认为,“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既不丧失于他人之中,又不与他人相对立,而是在彼此保持自己的个性、人格、自由的同时又把自己的心揭示给他人,并领悟他人之心,即做到彼此心心相印”。在这里交往被当然地限定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然而,通过观察幼儿生活,我们看到了一种更为独特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符合上述对交往活动特质的描述,另一方面并非以“他人”为对象,而是用“物”代替之。幼儿独有的思维特点和生活境遇,决定了“物”在幼儿交往世界中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这种以“物”为对象的交往行为普遍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本文试图简要阐发幼儿生活中的这种特殊交往形态,以拓宽幼儿交往理论的视界,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一点新的思路。 

    ……
 
民间幼儿体育游戏:特性、价值及入园策略
On the Characteristics, Values and Using Strategies of Folk Gym Games for Young Children
 
 
李玉峰
Li Yufeng
 
14
 
[摘 要]文章分析了民间幼儿体育游戏所具有的历史性、地方性、和谐性、被挤压性等特性;认为可以从幼儿、教育者和社会三个层面来揭示民间幼儿体育游戏的价值;最后提出了民间幼儿体育游戏进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三个策略。 

    [关键词]民间幼儿体育游戏;特性;价值;策略 

    民间幼儿体育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体育活动它以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幼儿。为了把适宜幼儿的优秀民间体育游戏引进幼儿园课程,需要进行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 
 
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启蒙
 
 
袁文丽
 
17
 
[摘 要]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阶段,对学前儿童进行媒介素养启蒙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梳理,探讨学前儿童媒介素养启蒙的必要性,指出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启蒙应当贯穿融合在幼儿园的其他课程中,明确了学前媒介素养启蒙的重点。 

    [关键词]学前儿童;媒介素质;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启蒙   

    身处这个媒介化、信息化的时代,与大众媒介这个“看不见的学校”或“平行学校”须臾不可分离,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变化的时代,认识传媒,选择和接触传媒,解读、甄别和判断传媒信息,充分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大众传媒及其信息,建设性地享用传媒资源,逐步使人们具备健康的媒介解读和批评能力,能够在多元的媒介环境中,合理地利用媒介完善自我,参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和通识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在学前儿童中开展媒介素养启蒙教育,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
 
调查与研究
 
 
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效果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ossibility for Children to Learn Literal Language
 
 
莫雷
陈新葵
张金桥
陈红敏
 
19
 
[摘 要]关于幼儿时期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书面语言的学习,当前仍然存在着争论。本研究对广州市20所实验幼儿园进行书面语言学习的效果与阅读兴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时期能够进行识字与阅读学习,并且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书面语言;幼儿;识字;阅读 

    前言 

  幼儿书面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识字学习和阅读学习。传统的观点是不赞成幼儿时期进行识字和阅读教育,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可以对婴幼儿进行有效的识字与阅读教学,并且这种识字阅读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是有益的,因此相关实践与研究日益增多。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主办、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的“首届国际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6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进一步表明了书面语言的早期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许可,并普遍开展了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想探讨,对幼儿进行早期书面语言训练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在哪一年龄阶段最适合进行书面语言的训练。
……
 
促进幼儿责任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
 
 
杨丽珠
金 芳
 
22
 
[摘 要]本研究从幼儿责任心结构入手,以责任心的表现形式设计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教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发展;中班是幼儿责任心培养的关键年龄。 

    [关键词]幼儿;责任心;教育活动 

    一、问题提出 

    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情感体验及相应的行为。责任心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是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体现着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目前在儿童责任心的培养实验上,国内外学者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主要是针对7岁以上儿童进行的,而且主要涉及学习责任心,因此相对薄弱。 

    ……
 
我国幼儿的个性结构及其文化差异研究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he Culture Difference
 
 
张野
Zhang Ye
 
25
 
  [摘 要]本研究在编制幼儿个性发展教师评定问卷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我国幼儿的个性结构可以由智能特征、认真自控、情绪性、亲社会性4个维度11个特质构成,与西方幼儿相比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幼儿;个性结构;文化差异 

  一、问题提出 

  个性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具有调控能力和倾向性及动力性的、各种独特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指个性所包含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是西方个性心理学家一直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其中,大五因素模型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该理论模型提出个性由外倾性、宜人性、认真性、情绪的稳定性对神经质,以及经验的开放性或智力五个方面构成,并认为儿童的个性结构也应由这五方面构成。 

    ……
 
家庭与社区教育
 
 
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
How Grandparents Educate Grandchildren in Families 
 
 
李洪曾
Li Hongzeng
 
28
 
  [摘 要]在园幼儿以祖辈为主要教养人的家庭中,祖辈参与的力度在不同的家庭中是不同的。本文就隔代教育的状况如何、幼儿家庭的哪些特点促成祖辈成为孙辈的主要教养人、祖辈主要教养人具有哪些个人特点、祖辈主要教养人的隔代教育对幼儿带来了什么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祖辈主要教养人孙辈隔代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与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的形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一方面,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事业、进修跟照顾子女在争夺时间;另一方面,学校素质教育进入怪圈,在一片“减负”的口号声下学生负担却日趋加重,学校对家长布置的要求也愈来愈多。亲子教育面临挑战,祖辈的介入成为必然。 

    ……
 
海内外学者有关家庭教育要素述评
 
 
骆风
 
31
 
  [摘 要]本文介绍了欧美学者、我国台湾学者和大陆学者有关家庭教育要素的观点,对家庭教育要素的称谓问题、研究的学科视角问题及其结构与成分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家庭教育要素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个大类和相互“联结”的三个层面。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素 

    家庭教育,通常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与发生在学校的教育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学者们对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没有多大争议,一般认为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五个基本要素。然而对于家庭教育构成要素的认识却有明显不同,本文就笔者所接触到的20世纪后半叶以来欧美、中国台湾、大陆学者的有关观点作一梳理,并提出笔者对于家庭教育要素的构想。 

    ……
 
诊断与咨询
 
 
幼儿园中作为社会化代理的教师
On the Teacher’s Roles As an Agent of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王怡
王冬兰
 
34
 
[摘 要]幼儿园教师作为社会委托的专业人员,应更有目的、有意识地干预和影响幼儿的社会化过程。幼儿园教师作为社会化代理承担着三种角色: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者、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合作者、文化知识的启蒙者。 

    [关键词]社会化;社会化代理;教师角色 

    社会化代理是指那些对个体社会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群体。学前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作为社会化代理,承担着帮助新的社会成员初步社会化的任务。三岁以前的幼儿多数在家庭中接受社会化,父母作为幼儿社会化的代理者,在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可以说,此时社会化的三个主要方面是相互融合的;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幼儿的活动空间大大扩展,他们接触的人群也从家长或监护人扩展到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的同辈群体。因此,从幼儿入园开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接替了家长承担的社会化代理的职责,成为社会委托的另一个重要的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代理。教师的工作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很难将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职责分清楚;但随着幼儿的成长,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的社会化内容开始逐步分离,到个体进入青春期后,教师主要承担传递知识、技能的任务,而个体的自我认同、人际交往、价值观的形成等情感、行为方面的内容则更多由同辈群体来承担。 

    ……
 
 
事业发展与管理
 
 
中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Chinese Country Preschool Education
 
 
唐淑
Tang Shu
 
38
 
  [摘 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教育事业的主体在农村,幼儿教育也不例外。本文在描述中国农村幼教事业的开拓和新中国的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课程改革及构建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调整与改革策略。 

  [关键词]农村幼教事业;沿革;现状;策略 

    一、农村幼儿教育的沿革 

  (一)中国农村幼教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陶行知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杜威。1917年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热心于平民教育。他逐渐认识到“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于是他号召“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经过考察,他尖锐地指出当时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他针锋相对地提出要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经过调查,他发现了“工厂”和“农村”才是幼稚园的新大陆。1927年春,陶行知在南京郊外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是年秋,他率领学生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农村幼稚园,即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以后又创办了迈皋桥、晓庄、和平门等共5所中心幼稚园和上海工厂的劳工幼儿团。 

    ……
 
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育儿支援行动——以北京四环游戏小组为例
Supports to Young Children of Rural Families Who Make Living in Cities
 
 
张燕
Zhang Yan
 
41
 
  [摘 要]由于隔绝于城市和艰难的生活状态,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尚未意识到其子女的学前教育需求。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居住多呈聚落状态,能不能以非正规形式为这些儿童提供一定的学前教育呢?本文以在北京四环市场创办一个非正规的游戏小组的实践及体验,探讨非正规形式学前教育的可能与意义。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儿童;非正规形式学前教育 

  目前,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约1.5亿人,这个数字还将继续扩大。城市外来流动儿童的教育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大城市更为突出。以北京市为例,今有流动人口409万,占全市人口的近1/3。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呈家庭化倾向,流动儿童数随年龄增大呈现金字塔状——学龄前儿童大多跟在父母身边。北京市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约有27万,推算起来,学前儿童有超过30万之众。 

    ……
 
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我国农村幼教改革
 
 
林菁
 
44
 
  [摘 要]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理念和精神追求。教育观念首先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农村幼教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农村幼儿教师应该树立的正确的儿童观、学习观、教育观、课程观等,提出农村幼儿教育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教育观念;更新;农村;幼儿教育改革;幼儿 

    农村幼教改革与城市幼教改革一样,就是要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的精神,让每一个幼儿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薄弱的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国农村幼儿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如教育经费少、设备条件差、教师数量少和专业水平低、培训和新信息缺乏以及社区的教育环境差等。面对这些问题,农村的幼儿教师可能会对幼儿教育的改革产生畏难情绪,没有足够的信心,但进行幼儿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要进行农村幼教改革,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这是农村幼教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育观念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儿童观、学习观、教育观、课程观等都是教育观念的内容和体现。 

    ……
 
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幼儿园管理的新视角
 
 
肖晓敏
 
46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展的新学科,通过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结合,从而推动组织再上新台阶。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幼儿园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 

  去年底,湖南儿童工程职业学院邀请我为其应届毕业生做“人生规划与职业生涯”讲座。为准备讲座,我不得不就相关问题查找资料先行学习。没料到的是我由此了解到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发了对自己管理工作的反思,而且深刻地认识到:教职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是园长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失的环节。 

    ……
 
尊重  激励  引导  沟通——谈园长如何利用教育笔记与教师交流
 
 
赵侠
 
48
 
教育笔记是教师对教育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反思与感悟,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分析与理解。应该说教育笔记记录着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行为,也反映了教师的心理状况与一些真实的想法。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养成写好教育笔记的习惯,不断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成为教师的榜样,并经常把自己的笔记与教师笔记定期交流,促使教师养成每周记两篇教育笔记的习惯,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其次,园长要利用教育笔记这个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及时了解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思想动态,走近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发现教育中的细节与亮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再者,园长查阅教育笔记的根本目的是根据教师在笔记中的记录与反思,根据教师成长的心理需要,给予及时的激励、适宜的帮助、正确的引导。用园长的关爱与真情感化她们,用言语与行动影响她们,并坦诚地交流思想,使幼儿园这个团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工作风气。 

    ……
 
师资培养
 
 
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出版现状的些许思考
 
 
张丽娟
罗佩珍
 
50
 
[摘 要]本文从出版者角度,通过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出版现状的描述与分析,对高师学前教育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透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应重视对相关教材的开发和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出版现状;课程设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幼教师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逐渐从以往的幼教研究人员、行政管理者等扩展到学前教育机构一线教师。幼儿园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之势也影响到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革新。为此,本文拟从出版者的角度出发,对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的出版现状及其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能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当前高师学前教育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改革的方向。 

    ……
 
 
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
 
 
解希静
王晓岚
 
52
 
[摘 要]“反思型幼儿教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幼儿教师形象。反思型幼儿教师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担当着多样化的教师角色,主张建立多元的合作、对话关系,善于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和修正。 

    [关键词]幼儿教师 反思型幼儿教师;幼儿教育 

    随着学前教育被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和早期教育研究成果的日渐丰硕,幼儿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关注,相应地,幼儿教师的素质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也就成为一些设有幼儿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的重要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论、实践论开始倍受重视,传统的教师形象受到了挑战。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许多学者对传统的教师形象进行了批判反思,提出了“反思型教师”的概念,这是对以权威者姿态主导讲坛的传统型教师的超越。而“反思型幼儿教师”是在“反思型教师”的基础上发展的特定概念,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幼儿教师形象。 

 
教师专业成长“三步曲”
 
 
杨凯红
 
54
 
  [摘 要]针对现实中所普遍存在的由于教师缺乏自觉学习意识,不善研究和总结而导致教师专业成长滞后的这一现象,本文从学习、研究、写作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经。 

  [关键词]专业成长学习研究写作 

  教师的成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新一轮学园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现实中所普遍存在的教师缺乏自觉学习意识与习惯,不善研究和总结实践经验的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可以从学习、研究、写作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前幼师院校图书馆必须为学生解决的几个问题
 
 
孙光贵
 
56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在扩招,在校学生人数在原有的基础上成几何级数增加;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的数量大增。大专升格为本科,中专、中职、中技升格为大专。这样一来,各院校不可避免地出现生源紧张,新生质量不同程度地下降的大问题。原来的幼儿师范学校基本上都是中专,现在相当一部分已经升格为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大专或者以高中为起点的三年制的大专了。这样的幼师院校的图书馆工作,因其所面向的学生的基础有了很大改变,而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图书馆比学院其他部门更不容易适应新情况。其次,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部分出版单位把经济效益提高到不恰当的高度,影响了对社会效益的重视,部分出版物的倾向性出现了严重偏差,尤其针对少男少女的出版物更有问题。以女生为主体的幼师院校图书馆怎样对待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三,由于幼师院校毕业生不像以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她们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幼师院校图书馆一时还不能适应这种就业形式来很好地帮助毕业生就业。其四,由于腐败导致社会风气不正,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被严重削弱,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现象的腐蚀,图书馆一时也还找不到很好的办法。其五,当前学界盲目好高骛远、贪大求洋的风气也给处于高等教育基层的幼师院校的图书馆带来了办馆方向等一系列问题。 

 
幼儿园教育教学
 
 
让幼儿文学走进幼儿园
 
 
陈琼辉
 
57
 
一、一个原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 

    幼儿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播幼儿文学,对于这一点,大概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因此,有意识地传播幼儿文学,主动积极地利用幼儿文学进行教学和游戏活动自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本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有时却出人意料之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思: 

 
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一次幼儿“救球行动”的启示
 
 
陈炜华
 
59
 
这是我所带的小二班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球宝宝”中的一个真实活动的记录。 

    小朋友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球宝宝”,带着探索的欲望,到户外的平地、草地、鹅卵石路上快乐地玩起了“球宝宝”,他们有的用手推,有的用手拨,有的用脚踢……充分体验着滚球的乐趣。突然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将球踢进了沙池里,正当他们跃跃欲试地想走进沙池里去捡球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马上冒出这样一个想法:何不利用这一“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为小朋友提供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平台呢?于是我阻止他们的脚步,转而用带有挑战性的口吻问小朋友:“如果人不走进沙池里,有什么办法将球救出来,看看谁能想出最好的办法来?”听我这么一说,小朋友们的眼睛里马上闪耀出思索的光芒,于是,一场热火朝天的救“球”行动开始了。下面是我作为“小朋友‘救球’行动”的现场观察者,及时记录小朋友的每一次救球尝试,并对行动的背后(幼儿在此行动中所蕴涵的学习)所进行的阐释。 
 
 
信息与动态
 
 
全国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研讨会综述
 
 
33
 
东亚幼儿保育和教育动向——21世纪COE工程日本福祉大学2004年度研讨会纪要
 
 
60
 
携手并进,共谋发展——中国OMEP西部幼儿教育研讨会综述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