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基会在中国 > 儿基会项目 > 进展报告

砷污染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06日
    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
(摘自《为了每一位儿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2003-2004年进展报告》)
 
 
    中国是世界上受砷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统计表明,约有2000多万人暴露于砷污染的饮水、风干食品和室内空气中。
    2003年,对政府成功地倡导使政府将砷列为了国家农村常规水质监测规划中,以确保在砷含量升高时能发出早期警告。从省级到乡镇级政府工作人员接受了培训,并对11个省的254000口水井进行了筛查,从而对中国地下水的砷污染分布有了更好的了解。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利用了40万美元的特别拨款,在中国实施减轻砷中毒项目,主要进行了水砷监测,包括对水井进行砷含量筛查、设计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开展砷对妇女和儿童健康造成的危害的研究。这些活动对中国政府的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获得政府100多万美元的投入用于在砷污染地区建设新的饮水工程。
 
    2003年9月,在北京和山西举办了一期国际研讨会,中国的专家对来自6个国家的医学专业人员进行砷中毒诊断和砷中毒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中国是第一个制定砷中毒诊断国家标准的国家。研讨会上学员交流了经验,对于国际上对砷中毒的理解起到了促进作用。在2003年中国项目的一个重要产出是支持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水砷快速监测盒,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商业生产。
 
    2004年11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政府联合召开了水质与减轻砷中毒地区间大会,与会代表对整个亚洲地区高砷饮水和慢性砷中毒带来的健康危害提高了认识.并探讨了解决方法。研究和调查结果揭示了砷对病区儿童和妇女健康的危害。饮水砷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发现每升水中如果砷的浓度超过0.05毫克就会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产生副作用,如果超过0.1毫克就会使儿童的智商严重降低;另一项关于水砷对孕妇影响调查发现,有30%的孕妇手掌和脚底都得了表皮角化病;第三项研究表明在那些用含砷煤的地区,新生畸形儿的比例比其他地区要高得多。在大会上,卫生部指出,到2010年底,所有受到砷污染的地区都将得到安全饮水。
 
根除砷中毒造成的残疾
 
    王二仁现住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的黑河村,她几天来一直觉得气短、浑身发软。这位意志坚强的妇女曾经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而且还是村妇联领导。但是40年来,她却一直都是饮用高砷井水的受害者。
 
    从她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一直饮用高砷井水,而中毒也就从那时开始了。200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开展了关于水砷对砷病地区儿童智力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饮用砷污染水能够严重阻碍儿童的智力发展。另外一项研究表明那些畸形儿高发区与一直使用含砷煤地区相吻合。就像王二仁一样,砷还会逐渐使手和脚的皮肤变硬。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政府合作对地砷病防治人员进行培训,他们而后对中国目前砷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对被污染的地下水的地理分布进行描绘。王二仁和其他30户人家先前共同使用的水井砷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的四倍。虽然砷对项目地区的人们的伤害无法医治,但是他们的子孙将不再受到砷中毒的危害。
 
    在王二仁居住的内蒙古西部地区,一条高砷带向东一直延伸了400多公里,分布在从山脉下来的倾斜的草原的低洼地区。有40多万人沿着这条高砷带居住。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砷的大体分布趋势,但是在土壤中砷的分布还是不规律的,所以我们仍需要进行局部检测。有时,在一口水砷含量很高的水井旁,水井的水砷可以很安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含砷水井的筛查工作将会造福下一代。对于像王二仁的小孙女这样的孩子来说,受到砷污染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故事了,因为他们家中都安装了自来水。但是对于很多其他仍然饮用含高砷水却对其一无所知的人而言,伤害正在悄悄地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