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区域活动

简单的表演 神奇的表现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19日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  邹颖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峰

20141月上映的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是一部集美好的剧情、完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于一体的电影,在那个冬季给我们大大小小的观众带来了美好而温暖的感受。剧中拥有神奇魔法的艾莎公主和乐观勇敢的安娜公主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也成为女孩子们竞相模仿的对象。孩子们喜欢探讨这部电影,也会情不自禁地在表演区表演电影中的情节。正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所指出的,孩子们“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贴近孩子生活的、经典的电影作品在给孩子们带来独特审美体验的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表现美的热情。他们模仿的兴致和热情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正如《指南》所言,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于是,我有了支持她们表演的想法。在我的提议和孩子们的热烈响应下,《冰雪奇缘》走进了我们大三班的音乐表演区……

舞台怎样做

“如果要表演《冰雪奇缘》需要些什么?”我问孩子们。

“我们需要一个白色的舞台。”“需要雪花儿。”“需要安娜的衣服和艾莎的裙子。”“需要王冠。”“需要王子的马。”……孩子们热烈地表达着。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从搭建舞台开始。

可是舞台怎样做?谁来做?以往我都会花费大量的精力为孩子们布置出看起来精美的舞台背景,但那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吗?记得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曾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次《指南》研讨会上说过,“教师们总是在准备材料的环节花费很多精力,我们要认识到材料准备就是游戏的重要环节,树立‘材料是游戏的一部分’的意识。如果我们放手,我们会有很多惊喜。”

于是,我问孩子们:“谁愿意来布置舞台背景?”嘉慧和妞妞高高地举起小手。“用什么来布置呢?”我问。“我觉得舞台背景应该是白色的,有好多雪。”嘉惠说。“用白色的纸。”妞妞接着说。两个人在美工区的存纸盒里找到了一叠白色A4纸和两根胶棒,就开始行动了。看着她们准备的材料我想:“这么小的纸张能做出大型的背景墙吗?要是我来做还真不知道如何下手,她们能做成什么样呢?”这个周五的整个上午,从8点半到11点,佳慧和妞妞一直在专注地布置着表演区背景墙。她们将这些A4纸一张一张拼贴在大的背景纸上,一个“冰雪城堡”的轮廓隐约出现了。接着,佳慧拿着铅笔在城堡轮廓上认真地画着。

“你在画什么呢?”我好奇地问。“城堡的门。”佳慧说道。“铅笔画的好像看不太清楚呀。”我有些自以为是地评论道。“老师,我们一会儿是要沿着线把它剪掉。”一旁的妞妞笑着对我说,语气中透出坚定和自信。就这样,冰雪城堡出现了可爱的门洞、漂亮的房顶,城堡周围还装饰上了美丽的小雪花……历时两个多小时,背景墙终于完成啦!

佳慧和妞妞布置舞台的过程让我看到了她们专注、坚持的品质和想象力,她们仅仅用了最普通的A4白纸就布置出了她们喜欢的并且形象的表演区背景墙。

只要老师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以及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孩子便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他们感受到的美,展现他们的创造力。最简单的材料也能在他们手中产生神奇的效果。

服装道具哪里来

活动过程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当我还没有为这次表演游戏准备相应的服装和道具时,孩子们的游戏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

萱萱和妮妮自发地利用区域中现有的服装材料装扮“艾莎公主”和“安娜公主”:姐姐的披风、皇冠和妹妹的连衣裙……她们完全抓住了角色服装的主要特点。“加冕典礼上女王应该带着手套的!”萱萱说着从架子上拿来两个手偶套在了手上……手套问题就这样简单搞定了。表演到冰雪女王上山的情节时,岐岐说:“没有雪山。”小美拉来了旁边的架子,说:“就用这个架子当雪山。”“没有冰怎么办呢?”萱萱说:“瞧这地板挺亮的就当冰吧。”

这些服装道具虽然并不那么逼真形象,但这是孩子们为自己选择和搭配的,是他们自己的创造和想象,看似有些简陋,但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有时候,精美而过于真实的材料会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华丽的道具上,并悄悄地剥夺了孩子们想象和创造的机会。而表演区是激发幼儿积极表现与创造的表现性活动区,非结构化或低结构化的材料更有利于激发想象力,促进自主游戏。不要让材料束缚住孩子的游戏,给孩子的材料越简单孩子的创造力就越丰富。

游戏中的哪些事儿

一次,几个人都想演艾莎女王,怎么办呢?小雪说:“咱们猜拳,谁赢了谁当女王。”孩子们用猜拳的方式解决了角色分配,这种方法从此成为最有效的方法。

子茵小朋友很想加入游戏,但所有的角色都有人演了,她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便拿起架子上的话筒说:“我在这里给你们伴唱吧。”子茵巧妙加入游戏的方式既满足了自己参与游戏的愿望,又支持了别人的游戏。

当教师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还给幼儿,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并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时,他们总会带给我们各种惊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表演仅停留在最开始的情节——安娜叫艾莎起床,之后就不知道要演什么了。我分析有可能是因为剧情太长,孩子们记不清情节发展顺序。于是为了支持幼儿丰富游戏内容,我收集了电影情节的图片,和孩子们一起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贴在了墙面上。孩子们果然在表演时会对照着图片,商量接下来要演什么。

随着幼儿游戏情节的深入发展,又出现了新问题,促进了幼儿新的发展。这天小观众在观看表演时提出了问题,右右边看表演边对照着图片问:“你们这演的是哪一段呀?”演员小武提出:“咱们选出一个主持人报幕吧。”小主持人在报幕时能有意识地给每一幕起一个四个字的名字:“第一幕‘妹妹出事’。”“下一幕‘姐姐出现’。”在表演最后一幕妹妹为了救姐姐变成冰雕时,晨晨小朋友忽然说道:“我认为这一幕应该叫‘爱的力量’。”简单的游戏引发了幼儿深入的思考,锻炼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基于观察幼儿基础上的指导应是简单而有效的。教师在这次活动中的隐性指导给了幼儿观察、发现、交流以及相互学习的空间,幼儿因此真正成为自己游戏的主人。

从孩子们表演的《冰雪奇缘》,我们惊喜地发现:环境可以很简单,材料可以很简单,游戏可以很简单,但是孩子们的创造不简单,简单中蕴含着孩子无穷的智慧,蕴含着美、体现着美、表达着美、享受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