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专委会工作

奋进新时代,携手向未来——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圆桌会议”圆满闭幕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30日
    来源:研究会


11月19日下午,为期两天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圆桌会议圆满闭幕。本届圆桌会议以“课程•质量•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为主题,由专家观点报告、教研赋能课程质量提升经验分享和乡村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案例介绍与点评三部分构成。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园长、教师等数万人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多地幼儿园以集中组织观看直播的方式开展学习。

18日全天为专家观点报告。在18日上午冯晓霞、虞永平、侯莉敏、张华、霍力岩和向海英教授的精彩分享后,下午有9位专家进行了观点报告。


图片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向海英教授主持上半场专家报告


图片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窦岚教授主持下半场专家报告和19日上午论坛二区域教研


18日下午的专家报告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向海英教授和窦岚教授主持。浙江师范大学王春燕教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黄琼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杨莉君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李克建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幼儿园课程变革中“儿童立场”的阐释》《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价值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班级活动质量现状及提升策略》《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的报告。南京师范大学张俊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钱雨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原晋霞副教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伍香平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秦元东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过程性评估》《高质量的生成课程》《幼儿园教育如何重建未来公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的班本路径探索》《发展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关注点》的报告。他们分别从幼儿园课程质量核心观念、课程质量提升策略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分享了课程质量提升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图片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余珍有教授主持区域教研论坛一和园本教研论坛三


图片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三元教授主持园本教研论坛四


19日上午,以四个分论坛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区域和幼儿园通过教研助推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余珍有、窦岚和郑三元分别主持分论坛。浙江省教研团队虞莉莉、沈颖洁、高美娇、邵爱红、卞娟娟全面分享了课程适宜性的浙江探索。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教研团队的余琳、陈丹、黄洁、邓洁、付国庆、林宏老师分享了金牛区幼教不同主体对游戏质量管理的探索。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幼儿园胡华园长团队展示了触动心灵的花草园“心田式”教研。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章丽园长团队分享了直面问题、力求科学的基于“儿童画像”的课程呼应教研。


图片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秦元东副教授主持乡村幼儿园课程质量论坛


19日下午,浙江省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王珍、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教师李芳和西昌市东风幼儿园园长宋春霞、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天王镇袁巷中心幼儿园园长喻兴艳分别作了题为《安吉游戏中的幼儿表征与教师一对一倾听记录》《“一村一幼”学普课程,助推彝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山林之上——基于山林资源的村园课程探索之路》的分享。首都师范大学余珍有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郑三元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分别进行点评。





核心观点分享

王春燕:幼儿园课程变革中“儿童立场”的阐释

图片


儿童立场是幼儿园课程变革中的基本立场。儿童立场,是指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看待教育问题的立场,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站在儿童的角度,体验儿童内心的世界,满足儿童的兴趣和成长需求,同时又要引导儿童,并且达到发展儿童的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坚守儿童立场的起点是尊重儿童,但不能盲从儿童;坚守儿童立场的关键是理解儿童,尤其要理解儿童的文化;坚守儿童立场,根本上是要发展儿童,秉承儿童优先的原则。




黄琼: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价值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

图片


开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一方面,需要强化儿童的立场,更多地尊重儿童的权利;另一方面,也需要思考教育和教师的价值,包括教师专业的影响力,以及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此外,当下的集体教学活动,更需要面向未来,培育幼儿批判性思维能力、关爱性思维能力、合作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杨莉君: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班级活动质量现状及提升策略

图片


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农村普惠园班级活动质量?第一,成长教师:由示范园牵头精准部署农村普惠园教师多层级跟岗培训;第二,结对帮扶:以乡镇中心园为龙头辐射山村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第三,依托教研:提高农村普惠园教师组织班级活动的教育支持能力;第四,留住教师:多措并举持续投入,减少农村普惠园教师流失现象。




李克建: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基于39所幼儿园模糊集定性比较研究的结果及其启示

图片


三种组态可以助力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建设:“资金投入下师资保障驱动型”“资金投入下环境创设驱动型”与“管理引领下师资建设驱动型”。学前教育行政决策者和幼儿园管理者应坚持“多元决定论”与“整体论”思想,打好政策“组合拳”,立足自身资源条件进行路径选择;坚持辩证思维与动态思维,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情境下选择不同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




张俊: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过程性评估

图片


评估是幼儿园课程质量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评估与教学不可分,教学即评估,评估即教学。在实施评估的过程中,人人都是评估者,时时处处有评估。具体来看,可从三个层面落实过程性评估:做好《儿童发展观察评估指引》,注重班级保教计划,扎实开展教研工作。




钱雨:高质量的生成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例

图片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到底是什么?儿童要被尊重和理解,教师必须以课程实践带动教学研究,课程要能促使儿童与教师良性互动,课程评价则要从关注幼儿学习某个知识点,转向关注幼儿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开展生成课程中的项目课程,支持儿童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与多元展示,是实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方式之一。




原晋霞:幼儿园教育如何重建未来公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幼儿园课程质量思考

图片


幼儿园教育应通过课程重建儿童与动物的和谐关系,以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此,幼儿园动物课程质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第一,加强对动物伦理教育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二,将动物伦理教育纳入幼儿教育相关法规和文件中。第三,重视在科学、语言、艺术等多领域实施渗透性动物伦理教育。第四,采用多种方法实施动物伦理教育,直接接触和亲身体验是幼儿园动物伦理教育的主要方法,榜样示范与行为强化也是幼儿园动物伦理教育的重要方法。




伍香平: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的班本路径探索

图片


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应立足班级,从班本课程方案制订、课程实施中的反思以及课程实施后的发展评价等方面进行。方案质量是课程质量的前提,课程实施中的反思为质量评价提供支撑证据,实施后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




秦元东:发展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关注点

图片


发展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关注点,以儿童发展适宜性为核心。彰显和重视儿童的视角,让儿童成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实现儿童发展适宜性,并以此为核心,关注教师、资源、家长、文化发展适宜性,才能构建更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


浙江省幼教教研团队

教研赋能:课程适宜性的浙江探索

图片


浙江教研团队提出适宜的课程要以儿童为本、回归生活游戏、同时要考虑课程内容与文化相适宜、能根据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教研要做好理念与行为的“转译器”、搭建好教师平等交流的“对话场”、成为着眼于问题解决的“处理站”和实现经验互通的“共享台”,在省、市、区、园四级教研体系中充分发挥教研的赋能作用。教研为课程适宜性赋能的路径包括:理念领航、审议护航、问题导航和共享展航。




成都市金牛区教研团队

幼儿园游戏质量管理的金牛区实践

图片


成都市金牛区教研团队从不同主体视角分享游戏质量管理经验。从区域教研员视角来看,游戏质量管理从聚焦游戏真实困境开始,通过达成游戏共识、共建游戏评价、共构游戏管理三个层面不断推进和实现区域游戏质量的管理。从园长视角来看,深化游戏质量共识是游戏质量管理的起点,变革游戏实施机制是游戏质量管理的措施,动态评价游戏质量是游戏质量提升的保障。从班级教师视角来看,游戏质量管理是让环境承载儿童的学习,让环境“随幼儿而动、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流动”。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幼儿园胡华园长团队

花草园的“心田式”教研

图片


“心田式”教研的本质是一场对话活动,是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幼儿、以及教师与自己内心展开对话的一种活动。“心田式”教研要做好三个环节的组织工作。一是“说你说我”。每一位教师表达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情绪,不设评价和批判。二是“我们会说问题在哪里”。三是“我们就开始解决问题”。高质量园本教研有两个关键点,第一要真实,不带扮演不带虚假真实地表达,以此汇集问题。第二就是适时打结,打结的工作一般是由管理者来做。要让那些不明朗的信息明朗化,使明朗的认识更加坚定。通过“心田式”教研,实现教师的深度改变和师幼关系的改变,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章丽园长团队

基于“儿童画像”的课程呼应

图片


儿童画像是受学习者画像启发,并进行了学段适宜性改造后的一种儿童评价探索。儿童画像是在课程之中,且为了课程而进行的儿童评价探索,其具有多主体观察儿童、多渠道收集信息和基于真实情境对儿童进行连续观察等特点。通过儿童画像,力求更准确把握儿童的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儿童在原有水平上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儿童画像,教师积极呼应儿童发展需要和兴趣,进行原有活动计划的调适,或调整师幼互动策略,生成个别化课程。


王珍:安吉游戏中的幼儿表征和教师一对一倾听记录

图片


一直以来,安吉的幼儿园会为幼儿提供大量机会进行多种形式表达和表征,安吉的幼儿园教师倡导树立基于表征和倾听的儿童观,成人应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分享他们的观点。安吉游戏课程增加了有助于幼儿多领域发展的各类自主表征机会,增加了教师与幼儿一对一倾听、对话的机会。安吉的教师更有耐心去倾听,更愿意花时间与幼儿对话,以便了解幼儿的想法。


首都师范大学余珍有教授点评:

该案例展示了安吉幼儿园教师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以及这些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基于儿童表征的师幼一对一倾听记录是教师理解幼儿的重要方式。教师可通过一对一倾听,支持幼儿的知识建构,遵循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回归教师本来角色,通过环境创设和对话来支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李芳、宋春霞:“一村一幼”学普课程,助推彝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为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凉山州自主编写课程,采用沉浸式情境教学法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构建灵活、多元的彝族学前学普课程体系。通过“一村一幼”学普课程建设,为凉山的孩子架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打开凉山孩子遥看世界的窗户,给彝族孩子带来了越来越多新的希望。


湖南师范大学郑三元教授点评:

“一村一幼”学普课程对于建设高质量幼儿园课程有诸多启发。高质量幼儿园课程建设要精准地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要符合儿童利益,满足儿童发展需要。幼儿园课程开发需要多方提供多种资源及条件作为保障,要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决策、实施、评估与管理。同时,他也对学普课程持续提升提出了建议。




喻兴艳:基于山林资源的村园课程探索之路

图片


山林课程要立足于山林,更要超越于山林。幼儿园组织教师进山进行资源调查和体验,是袁巷幼儿园教研的常态。出访是山林课程的标志性活动。除了户外出访和回访,节日节气也是山林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和实施途径。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代表性地选择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可感知的、价值相对更大的节日节气,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节日节气与孩子生活的链接,以此丰富孩子的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点评:

袁巷幼儿园课程建设可资借鉴经验有:树立课程资源观,关注幼儿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将教研作为常态化的园本活动,引导教师不断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与其他的专业力量建立学习共同体,借助外界的力量,实现共同提高。同时,她也对袁巷幼儿园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提出了建议。


图片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孔起英教授进行了案例点评和会议小结


最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孔起英教授对会议进行小结。本届会议汇聚理论与实践研究智慧,既指出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需获得的新视角和新观念,也给出了在新时代、面向未来,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的新路径和新策略。不断提升课程质量,促进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群众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也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全体幼教人将不负使命与担当,携手共进,努力探索。

编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主编:高丙成

编辑:王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