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总会工作 > 活动专题

第二届圆桌会议系列报道之十九丨基于儿童画像的课程呼应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3日
    来源:研究会

基于儿童画像的课程呼应


图片

章  丽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

王  玮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教师

赵  柳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教师

夏萍萍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教师

周云裳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教师

史竞发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教师


核心观点:

儿童画像是受学习者画像启发,并进行了学段适宜性改造后的一种儿童评价探索。儿童画像是在课程之中,且为了课程而进行的儿童评价,其具有多主体观察儿童、多渠道收集信息和基于真实情境对儿童进行连续观察等特点。通过儿童画像,力求更准确地把握儿童的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儿童在原有水平上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儿童画像,教师积极呼应儿童发展需要和兴趣,进行原有活动计划的调适;或调整师幼互动策略,生成个别化课程。


图片


1955年,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在原南京师范学院院长陈鹤琴先生的倡导下创办。1983年起,针对分科教学的弊端,南京市实验幼儿园与南京师范大学原学前教育研究室合作,在全国率先进行以“主题活动”为基本形式的综合课程改革,并被评为普教系统四大模式之一。40年来,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针对各个时期遇到的课程问题,贯彻实验精神,持之以恒地进行课程研究,形成了以培育“完整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观念体系与实践模式。其课程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当前针对课程评价这一制约课程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他们申请并成功立项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指向完整儿童发展的形成性评价研究”。近两年来,园本教研主要聚焦探索基于课程目标的儿童发展评价系统,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提高课程质量。本届圆桌会议上,章丽园长带领团队展示的教研现场“基于儿童画像的课程呼应”,浓缩了南京市实验幼儿园近两年来园本教研的精华。



第一部分:明确儿童画像的价值


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儿童画像?


章丽:学习者画像是用户画像在教育领域应用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作为一种描述学习者特征的有效工具,为教育者提供了基于“证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服务。我们引用学习者画像的概念,将对儿童的观察与评估引申为“儿童画像”。进行“儿童画像”是我们通过观察评估来理解儿童的一种新尝试。我们期待借助画像这种评价思路和方式,使评价成为综合课程建构过程中的有机环节,切实服务于更好地改进课程和提升课程质量。

     


第二部分:儿童画像的方法与策略


问题一:在什么情境中为儿童画像?


赵柳:我们不能仅凭某个单一的片段来给儿童画像,而要通过捕捉游戏、生活、教学等多种情境下儿童稳定的、典型的行为,才能发现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说,这样才能使画像画得像。比如,小班家访时我发现有名叫大力的孩子情绪稳定、积极主动,但是入园后不久,就发现他有抢别人东西的行为,甚至有时会打人。通过连续观察他在生活、游戏、教学等不同情境中的表现,我们发现当他的需求没有第一时间被满足时,他就会表现出过激的情绪和行为。一段时间的多场景观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大力社会性发展的特征。


周云裳:幼儿园基于《指南》制定的“五维目标”为我们观察理解儿童提供了支架。通过收集与某个领域目标相关的、多个场景中幼儿的表现,可以对幼儿某个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画像。比如,我依据“五维目标”中“数学思考”的构成,按照“数学应用”、“逻辑关系”和“数与量”三个子维度,收集班级兰兰小朋友在游戏、生活及教师个别指导等多场景中的数学学习表现。经过观察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兰兰喜欢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在角色游戏中,她能给小舞台的表演服装进行多角度分类;在数学区中,能利用绒球自定标准进行分类;在做值日生时,能用两个两个数分筷子的方法理解单双数。但因为她年龄较小,还不能在抽象的符号层面进行数学思考,需要更多地借助实物和表象进行学习。在目标的指引下,我有意识地对兰兰进行连续观察,对兰兰在数学方面的画像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能看懂她具体行为背后所代表的发展水平和她在数学方面的最近发展区。


问题二:可以从哪些方面给儿童画像?


王玮:我园近两年花了很多时间,基于《指南》、参考我园原有的“三原色”目标体系,在专家指导和教师共同参与下制定了我园的幼儿发展目标体系,也就是周老师刚才所说的“五维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包含清晰的关键经验和发展脉络,为我们观察儿童和实施课程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依据关键经验和发展脉络,通过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相关行为表现,才能清楚地判断孩子在某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了解其强项和弱势。


章丽:学科或者领域关键经验是我们观察儿童的重要依据。我园要培养的“完整儿童”不能是笼统模糊的形象,必须清晰化。通过五维目标的编制,使教师们对完整儿童的理解更加明晰、细致。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儿童不同领域进行持续观察和评估,才能丰满对个体儿童完整形象的认识。


问题三:谁可以给儿童画像?


史竞发:给每个孩子都画像是非常困难的事。作为班级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班级里有二、三十个孩子,在活动中教师很难观察到所有孩子的行为表现。我园采用的“伙伴教师一对一观察幼儿”的园本教研形式是一种很好的多主体观察,为我给儿童画像提供了重要参考。


夏萍萍:在教研活动中,所有参与教研的教师都是观察幼儿的主体。在一对一观察中,伙伴教师既要收集孩子在具体活动中的言行表现,也要基于“五维目标”分析孩子具体表现背后的发展意义。很多时候,我们作为观摩者往往比班级教师更有机会去看见孩子细致的、别样的表现。伙伴教师把自己对某个幼儿的观察和评估信息反馈给班级教师,可以帮助班级老师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孩子发展情况。


章丽:教研活动中,老师对儿童行为表现的观察,为班级教师给所有儿童画像提供了“证据”。除了教研活动这种非常态的方式,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大家还有哪些利用多主体收集儿童发展证据的尝试呢?


周云裳:日常带班中,我要收集某个孩子的全面信息,会发挥班组成员如配班老师、保育老师的力量;也会发挥全园混龄游戏中各个区域指导老师的力量,这对我准确、全面地把握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比如,在家园沟通中,我听家长说骏骏小朋友在家很活泼、很调皮,这与我的观察很不一致。在我的印象中,骏骏比较寡言。于是,我就有意识地进行班组配合,并请各混龄游戏区的指导老师一起帮我观察他。经过与各位老师的联合观察,我们确实发现:他在没有老师直接关注的情况下,仅和同伴相处时很活泼、爱说话;但当看到教师在关注他时,或在集体面前发言时,就表现得紧张拘束。不同教师主体观察到的信息让我对骏骏的认识更加准确和丰富。


问题四:如何为儿童群体画像?


夏萍萍:在收集琐碎、零散或者时间跨度长的儿童信息时,智能采集数据的穿戴式设备能给我们一些帮助。比如,当发现某个孩子一段时间在区域活动中都不太投入时,可以查看他的进区频次和时长数据信息,然后结合情境观察分析他的学习状态和兴趣倾向。也可以在新材料投放、区域调整时,收集全班孩子的区域游戏数据和运动量数据等。这些数据弥补了教师观察的局限,将跨度长的、琐碎的数据汇总起来,帮助教师反思和诊断课程,为后续课程调适提供依据。


王玮:虽然我们也使用了大数据技术,但儿童画像和中小学的学习者画像还是不一样的。中小学的学习者画像主要依赖智能信息技术,比如说人脸识别、机器学习的算法等,采集和分析学习者的信息;而在儿童画像中,我们仍以教师在自然情境中的连续观察为主,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收集数据只是画像来源的一小部分;为儿童画像,需要将对大数据的量化分析和对儿童行为的情境分析相结合;大数据对教师给儿童画像起辅助作用。


章丽:儿童画像不是一次就能画好的。需要基于多主体、多渠道、多情境中的连续观察,才能对儿童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具有较为客观、准确的认识。儿童画像就是通过收集大量真实的案例和数据去抓取孩子的典型特征,去寻找儿童发展规律。它为提供呼应发展需要的课程提供了证据。

 


第三部分:基于“儿童画像”的课程实践


问题一:在儿童画像基础上,如何呼应群体儿童的发展?


史竞发:我们尝试过对群体儿童进行画像,并基于群体儿童画像调整课程。中秋节期间,我班组织了投壶民间游戏,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于是,在接下来的国庆节活动准备中,我班老师通过对民间游戏所蕴含的语言、社会、健康多领域价值进行判断后,认为民间游戏值仍值得继续。但除了投壶,孩子们对民间游戏了解多少?知道哪些民间游戏?还对哪些民间游戏感兴趣?我们开始了解儿童的现有认知和兴趣点。通过与孩子们聊天,我发现他们对民间游戏的了解还很少,于是我们请孩子回家调查家里长辈小时候玩过哪些游戏。这时,孩子们的兴趣开始显现并逐渐浓厚,他们自发带来挑棒、拍洋画、东南西北等民间游戏材料,并在散步、体育锻炼、户外游戏时自发和同伴玩起斗鸡、炒蚕豆、挤油渣等民间游戏。通过以上经验和兴趣调查活动,我们描绘出了班级儿童关于民间游戏兴趣的群像,并重新审议民间游戏项目活动开展思路,明确下一步课程实施的方向。

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支持孩子们在一日生活中,以集体、区域、亲子的形式体验丰富的民间游戏。充分体验后,孩子们结成小组,分工合作,邀请幼儿园其他班级孩子一起来玩民间游戏。我觉得这次基于儿童群像的课程设计与生发非常成功。


赵柳:判断老师对集体儿童的画像是否画得准,以及基于儿童画像的课程呼应是否适宜,活动中孩子的状态和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据。我班孩子也参加了史老师班孩子组织的民间游戏。活动中,我看到史老师班孩子不但能够详细清晰地介绍游戏玩法,而且能主动分享游戏体验。我认为这说明史老师对集体儿童兴趣的画像是准确的,基于儿童画像的课程是适宜的。


章丽:可以看出史老师通过对儿童群体兴趣的观察、引发和聚焦,捕捉到群像的主要特征,基于此持续反思课程价值和课程资源、情境、材料、时空、规则等方面的适宜性,并做出必要的课程调整和创生。在我园综合课程建设中,既关注主题活动对大多数儿童一般发展水平和需要的呼应,也正在努力追求课程对个体儿童发展需要和兴趣的呼应,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问题二:在儿童画像的基础上,如何呼应个体儿童的成长?


周云裳:面对前面提到的在老师关注下容易紧张的骏骏小朋友,我就尽量减少对他的直接关注,转而给他默默的关心和隐性的支持,让他在集体生活中经常感到自信和放松。我也会基于他的特长给予他在集体中体验成功感的机会。


赵柳:我们发现大力的问题后,也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家园配合对大力进行延迟满足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多场景的持续观察,我们也发现大力的很多优点,并在活动中给予他利用优点帮助同伴的机会,改善他与同伴的关系,帮助他掌握同伴友好交往的规则和技巧,树立起大力在同伴心目中温暖、阳光的形象。


王玮:高质量的课程是对每个孩子兴趣和需要的呼应。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就是要捕捉孩子心理和行为上的典型特征,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在开学没多久的一个早晨,我看到一位女孩子分离焦虑比较严重,几次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她,并将她送到班上。经过几次接触和观察她的细微表情,我发现她对妈妈有很强的情感依恋,但自尊心很强,不愿意让老师看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的表现。于是我有意忽略她的焦虑行为,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被她当成值得信赖的人。通过多次迎接她,同时采用逐步退位的策略,她逐渐缓解分离焦虑,慢慢地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夏萍萍:我认为给儿童画像时,还必须跳出仅依据年龄阶段发展目标对儿童进行评价的限制性思维。因为孩子是生动鲜活的,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是相当大的,有些孩子在某方面的发展处于更大年龄的水平,而在另一些方面的发展则可能处于较低年龄的水平,因此应依据儿童的行为表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估。教师在观察时要保持弹性思维,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


章丽:儿童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者,儿童画像是一个帮助我们化陌生为熟悉、让每一个儿童的形象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从平面走向立体的过程。儿童画像是在课程之中,且为了课程而进行的儿童评价,其具有多主体观察儿童、多渠道收集信息和基于真实情境对儿童进行连续观察等特点。

基于群体儿童画像的课程呼应,体现在教师对原有活动计划的调适或生成班级活动上;而基于个体儿童画像的课程呼应,并非要求教师为每个儿童都设计独特的主题活动或进行专门的教学活动,而主要体现在师幼互动之中,体现在教师给予儿童个别化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之中。通过对儿童画像,让我们的课程更有针对性,更关注每一个儿童的经验、体验和成长,更能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编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主编:高丙成

编辑:王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