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总会工作 > 活动专题

第二届圆桌会议系列报道之十丨李克建: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3日
    来源:研究会

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图片

李克建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核心观点:

幼儿园结构性质量要素以相互链接的组态形式影响课程质量。三种组态可以助力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建设:“资金投入下师资保障驱动型”、“资金投入下环境创设驱动型”与“管理引领下师资建设驱动型”。学前教育行政决策者和幼儿园管理者应坚持“多元决定论”与“整体论”思想,打好政策“组合拳”,立足自身资源条件进行路径选择;坚持辩证思维与动态思维,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情境下选择不同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


图片


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质量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因而,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刻不容缓。


三种组态助力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建设

目前,关于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路径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对幼儿园课程质量的解释率低,与目前课程质量现状和提升的路径契合度也不高。基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优质标准》在Z省H市4个县区39所幼儿园的质量评估数据以及其他结构性变量数据,我们采用了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发现,幼儿园结构性质量要素是以相互链接的组态形式影响课程质量,有3种组态(路径)可以助力高质量幼儿园课程建设。

第一种组态是资金投入下师资保障驱动型。充足的经费能为教师提供较高的薪资待遇,能够形成稳定和优质的师资队伍,进而可以带来课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第二种组态是资金投入下环境驱动型。充足的资金投入情况可以降低生师比。在班级规模比较适宜、在场教师较多的情况下,师幼互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为儿童提供一个高质量、丰富的学习环境,即有准备的环境,能够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索和深度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课程质量。

第三种组态是管理引领下师资建设驱动型。高质量的管理通过以下两个路径可以提升课程质量。首先,幼儿园内部的组织文化氛围、良好的人际氛围,可以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其次,有效的管理、优化资源的配置,能够优化教师的工作流程,打造适宜的班级规模和生师比,减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压力,从而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情感支持氛围,有利于课程质量的提升。


三个观点推动课程走向优质

研究还发现,推动和阻碍幼儿园课程质量发展的结构性质量要素组态之间具有非对称性。鉴于此,学前教育行政决策者和幼儿园管理者应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驱动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结构要素组态推动课程走向优质。

一是坚持“多元决定论”与“整体论”思想。影响课程质量提升和降低的因素都是多元的。不同要素之间又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因此,不能寄希望于通过改善单一的某个结构要素来实现课程的高质量发展,而是要思考、探索和发现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组合的作用路径和机制。

二是打好政策“组合拳”。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课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多条。幼儿园应基于自身条件与优势特征,选择最适宜的质量提升路径。比如,幼儿园如果经费比较充足,就可以走资金投入驱动型的路径,聘请高素质的教师、改善学习环境;如果幼儿园的管理经验上有优势,可以走管理引领驱动道路,为教师的成长赋权增能、减轻压力,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从而带来课程质量提升,向管理要质量。

三是坚持辩证思维和动态思维。坚持辩证思维,避免盲目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具体分析避免低质量和追求高质量的不同策略。坚持动态思维,在课程质量发展的不同阶段,幼儿园应基于自身的资源条件,选择适宜自己的课程质量提升路径。

编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主编:高丙成

编辑:王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