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基会在中国 > 儿基会项目 > ECCD

爱生幼儿园:基于儿童权利的、有质量的幼儿园教育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6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陈学锋  楼春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推动各国义务教育发展,解决基础教育阶段面临的质量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会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一起,提出了“爱生学校”这一概念。后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在学前教育阶段继续沿用了爱生学校的概念和框架,提出了爱生幼儿园,目的是将儿童权利的精神落实到幼儿教育的各方面实践中,实现学前教育机会与质量的平等。

 

什么是爱生幼儿园

爱生幼儿园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  爱生幼儿园的五大维度

(一)全纳与无歧视的教育原则

《儿童权利公约》有四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无歧视原则,也就是说每一位儿童都平等地享有《公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不应因其本人及其父母的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财产状况和身体状况等受到任何歧视。

爱生幼儿园首先强调所有的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为他们是权利的主体。教育并不是成人社会赐予儿童的一种特权,社会有责任帮助儿童实现其权利。据此,对任何儿童,无论其出身、背景如何,都要平等地对待。所以爱生幼儿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全纳性。爱生幼儿园要能够接纳来自各种不同背景的儿童,不论他们的家庭、民族、宗教、性别、是否残障等,都要在幼儿园得到平等的对待。

在现实中, 阻碍幼儿入园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贫困、孤儿、性别、残障、幼儿园离家庭的距离、环境中的不安全和不健康因素(例如室内空气污染、针对幼儿的暴力对待)等。未能入园的往往都是社会上最弱势的儿童,可能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儿童,家庭贫困的或者是留守的儿童,有身体的或精神残障的儿童等。他们可能因为家附近没有合适的幼儿园,或家庭难以负担保教费,或家长的意识还没有到位,还有幼儿园对他们还不能接纳等等而“失学”。爱生幼儿园要求各地政府和幼儿园去努力寻找每一位适龄儿童,采取救助措施使其得到教育。

全纳性不仅体现在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入园,还体现在每一位幼儿,无论其背景、能力、表现如何,都能充分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要求幼儿园的所有活动公平、透明、无歧视,这也是《儿童权利公约》无歧视原则的一个体现。现实中有可能幼儿尽管入了园,但幼儿园却未能提供适合儿童需求的学习机会。我们应该反思:在幼儿园活动过程中,是否所有儿童及他们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同等重视和尊重?教育实践是否受到固有的、刻板的偏见的影响?是否能够听到每一位儿童的声音和意见?是否能够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确保无歧视?

(二)安全、健康和保护的环境

《儿童权利公约》要求各国政府必须确保儿童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权利。健康是生存和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安全、健康的饮用水和厕所是创建一个安全、儿童友好的学习环境的第一步。卫生厕所和洗手设施是爱生幼儿园的必要条件。同时,幼儿园提供的所有场地、设备、器械、材料、饮食等都要求安全和卫生,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幼儿成长和学习的重要保障,无论条件有多少限制,爱生幼儿园必须尽力给儿童提供营养、安全卫生的饮食。

2 贵州省铜仁市夜郎村幼儿园流动水洗手

《儿童权利公约》还特别呼吁各国政府需要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儿童免于各种形式的暴力、伤害、虐待和忽视,确保幼儿园的纪律实施过程中维护儿童的尊严。除了给儿童提供一个物理上安全的学习环境之外,爱生幼儿园特别关注幼儿的社会情感体验,保障儿童情绪、情感和心理健康,保护他们免受言语和情绪上的虐待、惩罚、责骂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羞辱免受来自老师和同伴的任何形式的歧视等。

爱生幼儿园应该能够识别、转介和评估有需要的儿童,包括那些曾经遭受过或者有可能遭受重大伤害的儿童,对于一些特殊的高风险儿童,例如孤儿、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爱生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应该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儿童遭受虐待、忽视的线索,并且能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正确的回应。对于特别严重的儿童保护事件,幼儿园应及时汇报给相应的机构。

幼儿园教师需要接受相关方面的培训,能够通过儿童的一些行为变化或者身体伤害,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不同形式的暴力。幼儿园还应该开设相应的课程和活动,帮助儿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儿童保护和安全还应该拓展到家庭和社区,与家长和社区一道共同预防暴力,彻底消除对儿童暴力的容忍。

(三)促进幼儿全面、有效的学习

《儿童权利公约》强调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是指每一个儿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还必须有质量,能够促进儿童有尊严、最优化的发展。爱生幼儿园强调有效学习,通过以儿童为中心的教与学、落实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来确保幼儿的学习效果。幼儿园所提供的学习条件和机会要有助于幼儿身体、语言、认知、社会情感诸方面的整体性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各个领域的目标和教育要求是中国爱生幼儿园发展课程、选择教育内容和制定教育计划的依据。

爱生幼儿园要求教育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并注重密切联系幼儿生活和发展需要,尊重儿童的参与权利。幼儿的有效学习需要有一个有目的的、精心规划的、能满足幼儿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情感整体性发展需要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幼儿能够在成人的帮助和支持下,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运用多感官和动作进行探索和游戏。教师在幼儿的自主探索和游戏中,观察和了解幼儿真实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爱生幼儿园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有机会对自己关注的事情进行探索,按照自己的风格、方法和速度进行游戏和学习。同时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观点、情感,并和他人进行交流,有机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和表现自己本民族文化。

 

3  贵州省铜仁市夜郎村幼儿园孩子搭建积木

实现全面、有效学习的核心之一是教师。爱生幼儿园要求各级政府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基本权益、爱护教师,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使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健康发展。爱生幼儿园项目开发了《课程计划指南》,提倡教师集体备课,帮助教师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了解幼儿、制定教育计划,并经常反思和研究教育实践,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育,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性别敏感性

性别描述的是男女生理区别,具有普遍性并与生俱来。而社会性别是指家庭、社会和社会文化赋予男人和女人的角色、责任及期望,这些角色和期望是可变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中指出,“对妇女的歧视 ”是指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斥或限制。《公约》要求改变男女的社会和文化行为模式,消除陈旧的性别偏见和习俗。性别歧视是实现儿童权利的一大障碍。

在爱生幼儿园的教育中,女童和男童应平等地、没有任何歧视地参与到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同时幼儿园应尊重性别差异,即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到女孩和男孩在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提供适宜的活动,允许他们在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基础上探索和学习。教师不用刻板的“社会性别” 去要求和评价幼儿,或者分别安排、规定女孩或男孩的活动或角色,应允许他们自己选择活动和扮演角色。

在爱生幼儿园的教育中,强调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各种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反思幼儿园环境和幼儿活动开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例如我们在幼儿选择的图书中是否存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否总是把男性描述为英雄、很有力量,而把女性描述为漂亮和温柔。幼儿园老师的语言是否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例如“男孩子要勇敢,不要哭”“男孩就是男孩”,或者“女孩就是女孩”之类的话。教师在游戏指导中是否也存在性别刻板印象,比如是否规定了男童和女童参与的游戏类型,如“女孩不能成为公交车司机,她们必须学会做饭”“男孩不能成为护士,只有女孩才可以”等。

(五)与社区家庭合作

社区家庭成为合作伙伴是实现爱生幼儿园目标的必要条件。儿童权利视角下的幼儿园教育,政府是最终的责任人,有责任确保所有的儿童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机会,同时家庭和社区是一线的责任人,负责在自己的社区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基于儿童权利的幼儿园教育,父母、社区应该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方面都紧密合作。

爱生幼儿园要求成立有家长、社区参与的管理小组,积极吸纳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接受家庭和社区的监督和支持。同时,爱生幼儿园通常会超越各种限制,与其他有关人员或者组织,比如各种医疗、福利、儿童健康、营养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或者机构,多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幼儿园邀请社区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招募有一些特殊知识和技能的村民作为幼儿园的学习资源。

4  2005年“儿童早期养育与发展”项目

幼儿园早期发展资源中心家长参与活动

同时,爱生幼儿园应当为家长提供学习幼儿教育的机会,以此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养育能力,更有效地参与和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爱生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培训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到幼儿园当助教举办亲子活动等方式为家长提供学习幼儿教育的机会。目前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形式开展,并延伸到祖辈。一旦家长转变了教育观念,他们反过来又会对优质幼儿教育的供给提出更高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优质学前教育的发展。

 

爱生幼儿园在中国的实施

2007年开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教育部正式开始合作爱生幼儿园项目,当时中国正面临城乡、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机会缺乏、质量亟待改进等危及儿童基本权利状况,项目始终把“爱生性”(Child-friendliness),即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价值观置于幼儿园工作的核心。

爱生幼儿园项目第一批以新疆疏附县、青海同仁、云南玉龙等7个县为项目点,后扩展到22个县和100个试点幼儿园。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绵竹、什邡、北川、青川和松潘成为“幼儿教育重建更美好”项目试点县。20102015周期主要在云南剑川县、重庆忠县、新疆疏勒县开展国家级培训试点工作。20162020周期覆盖云南弥勒市、重庆忠县、新疆疏勒县、贵州纳雍县和广西三江县五个县。

经过几轮的项目实践,项目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发了一套项目培训资料,包括《爱生幼儿园教育指南》《爱生幼儿园课程计划指南》《爱生幼儿园评估手册》和《爱生幼儿园入学准备活动》。《爱生幼儿园教育指南》提出并阐释了“爱生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爱生幼儿园课程计划指南》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阐述了“爱生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特别对如何制定课程计划做了方法指引;《爱生幼儿园评估手册》从评估角度提供了幼儿园和教师进行自我评估的工具。《爱生幼儿园入学准备活动》围绕八个传统故事,从学习适应准备和社会性适应两个方面对儿童实施入学准备教育活动。另外,项目在改善了幼儿园环境提升了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同时,探索形成了一套“问题诊断—分级培训—跟进指导”持续性的教师能力提升模式,并影响了学前教育政策与实践。

5:爱生幼儿园系列材料

展望

2015年联合国在第七十届会议上通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是联合国继千年发展目标之后提出的又一指导全球2015-2030发展议程的目标。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四个目标是优质的教育,即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在目标4中,学前教育首次被正式纳入——目标4.2:到2030年,确保所有男女童获得优质的幼儿发展、看护和学前教育,为接受初级教育做好准备。可持续发展目标强力倡导各国,为全球支持和实现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契机。爱生幼儿园的理念和做法在学前教育走向普及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爱生理念下,当前中国还出现了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城市等创新行动,它们将与爱生幼儿园一起,建设更加适宜儿童发展的优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