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学会工作文件

你问我答之严晓波|开园前外省市教职员工返回的隔离工作如何进行?教师住集体宿舍的风险如何控制?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5日
作者:严晓波     来源:研究会
你问我答

为了有针对性地回应园长和老师们新学期开学面临的典型问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向全国9省市园长、老师们收集了相关问题,经过整理,总结了一些共同的、重点的问题,约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相关专家进行解答,以便给幼儿园开学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开园前外省市教职员工返回隔离工作如何进行?教师住集体宿舍风险如何控制?

 

受疫情影响,很多幼儿园都面临着延期开学准备的严峻现实问题,也有很多的困惑。如:对于开园前的外省市教职员工返回的隔离工作如何进行?教师住集体宿舍的风险如何控制?下面,就这两个话题来谈一谈可开展的相关工作。

在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得到有效控制当下,防控工作仍是重中之重,不得丝毫懈怠和半点大意。对于开园前外市教职员工返工居家隔离工作,各地校方和园领导应高度重视,严格管控,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制定有效应对措施。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以及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0-6岁儿童预防临时指南》相关提示,给大家提供如下几点建议:

1.做好教职工健康管理。园方应在外市教职工返回前提早介入,了解员工健康状况。若员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劝其暂缓启程居家观察,待症状消除后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工作地。

2.实行健康状况日报告。外市教职工返回工作地后,需自行居家隔离14天。每日两次体温检测,每日定时向单位如实报告健康状况。若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异常情况,单位要及时向当地疫控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校方和园领导可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关心慰问外来居家隔离员工,了解他们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督促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居室通风,注意膳食营养和适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4.查疑补缺完善现行制度。实行全员健康状况日申报。可建一个微信群,指派专人负责,每日定时督促员工申报并汇总统计情况。员工应如实报告本人及密切接触的家人健康状况,便于校方和园领导全面了解掌控,及时应对处置。

5.配备提供必要防护物资。有条件的学校和园所可集中采购一些口罩和消毒液等必备物品,分发到人,为教职员工做好防护和工作防备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和组织保障。

控制疫情传播最有效的举措是做好居家隔离,不聚集,减少出入公共场所。校方和园领导在采取以上措施同时,还应加强防疫工作宣传,利用好校务平台和官微,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工遵守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提高员工自我防控意识和能力,确保自身防控得当,如期返岗投入工作。

 

那么,对于有些地区大部分年轻教师住集体宿舍,解决不了自我隔离问题,园方该如何管控和应对呢?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以及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者居家隔离临时指南》相关提示,给校方和园领导提供的管控建议:

1.提供集体宿舍相对安全居住空间。原则上每间人均不少于2.5平方米。

2.规范集体宿舍卫生防疫安全管理。规定住集体宿舍员工根据防疫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做好每日个人健康检测和申报同时,遵守并认真履行《教职工集体宿舍卫生防疫公约》,共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做好集体宿舍的卫生防疫工作,保障自身和室友安全,避免发生集聚性病毒感染。具体措施如下:

① 即时消毒。回到宿舍后换鞋进入室内,用1:100配比的84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喷洒鞋底,将鞋子统一放置门口;摘掉口罩后洗手消毒,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棉,擦拭手机、钥匙和门把手。

②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居室整洁卫生。每日通风三次,每次20至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③ 安排轮值。张贴宿舍消毒轮值排班表,做好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公共生活区域内桌面、龙头、台盆、坐便器的消毒工作,每日1次,定时消毒。消毒时请戴好一次性手套防护。

④ 减少公用。对于笔记本电脑、碗筷、擦手巾等日常工作和生活用品,做到专人专属,不交叉使用。接触公共空间物品后或吃东西前要勤洗手,注意不要用手揉眼睛和触碰口鼻,避免感染病毒。

⑤ 保持距离。居室内尽量减少闲聊。同处一室时,应尽可能佩戴口罩。交谈、用餐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避免呼吸道和飞沫传播。

对于住集体宿舍的老师们来说,出门在外大家情同姐妹,平日嘘寒问暖,生活上彼此照应。但在防疫期间,我们还是要提高个人防控意识,与同事室友共处需时时“提高警惕”,生活上暂时“自知冷暖”,彼此间“多加防备”。只有自身安全,才有他人安全,才能助牢我们幼儿园防疫工作的安全防线。

防控新冠病毒是一场全民战役。让我们共同努力,歼灭新冠病毒,期待春暖花开之时,迎来园里班上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欢笑声。


严晓波  中国福利会信息与研究中心、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