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发展策略

理解儿童就要变成儿童——临摹儿童画后的真转变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5日
作者: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幼儿园 李凤莲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2017年11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老师们从意识上非常认同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时,却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困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老师们不出示范画让孩子自主表现创造,发现孩子画的画儿不像也不美,老师们感觉不知道该怎么进行美术活动了;二是,当老师不出示范画时,孩子总说不会画、不敢画,这时,老师该怎么做呢?

如何帮助教师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与创造,使幼儿在艺术表现中获得自尊和自信,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呢?我们尝试用角色体验的方式同教师一起去感悟、去理解、去转变。

 

活动一:对比

 

先请每位老师从班中“挑选”一幅孩子的画,把它们放在一起然后共同“鉴赏”,哪幅画才是最美的。

张老师说:“我喜欢向日葵这张画,我觉得这张画还能看出画的是什么,其他的画真看不懂。”

刘老师说:“我觉得都太抽象了,太难选出哪张画比较美。”

周老师说:“我班赵赵这幅画构图挺美的,画面很丰富,能感觉出他去过游乐园。”

……

接着,又请老师们“鉴赏”大师的作品,并讲述自己喜欢的理由。

代老师说:“我喜欢米罗的作品,他的作品中往往只有一些线条、一些简单的形状,类似于儿童涂鸦期的随手而画。颜色也非常简单,画面被平涂成一个个的色块。这些画自由、轻快、天真、无拘无束,人见人爱,而且越看越像我们班孩子的画。”

张老师兴奋地说:“梵高的向日葵也像我班孩子画的。”说完不由地笑了。

这时,我们请老师们思考:“当看不懂大师的作品时,会通过一些资料了解创作意图。然而,当我们看不懂孩子的画时,我们是否向孩子了解过他们的创作意图,帮助孩子记录他所表现的独特世界呢?”

老师们瞬间陷入了深思中,开始回想那些“不想长大”的艺术家。我们知道,许多艺术家,比如西方的亨利·卢梭、胡安·米罗、毕加索等都在追求孩童大胆的想象和神奇的创造力,中国画家丰子恺、齐白石等作品中也不乏对儿童创作思想的借鉴与推崇。我们向大师学习的更多的不是精湛的绘画技巧,而是他们摆脱世俗的限制,像孩子一样自由奔放去创作的精神。

这时再回看孩子的笔触时,边老师说:“其实孩子的画都很美,我们不能用像不像、好不好去评价孩子的画。”王老师说:“我平时还真的很少关注和了解孩子的创作意图,很少去倾听他们作品中的故事,更多关注了绘画技巧和用色等方面。”杨老师说:“面对孩子的作品我们应该是欣赏,而不是鉴赏。”

这时我们与老师们分享了乔纳森·范伯格的一段话:“为了能直接地表达,很多艺术家借用儿童画中的语言,有的甚至窃用了儿童画本身,他们转向孩子式的思维模式,按照这种方式更直接地体验周围的世界,毫无疑问,许多艺术家想要用‘儿童之眼’去寻找一生都在寻找的那种本质的表达!”

这时老师们自发地说:“那我们去问问孩子们画的到底是什么吧!”于是去聆听孩子的“画语”,孩子的讲述让他们更是震撼。如亮亮这幅画,画的是在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的爬山虎和牵牛花,感觉非常美;而老师理解的是一个孩子在弹钢琴和跳舞。画面上的一个点、一朵花看似景物,实则代表孩子无尽的想象和此时此刻的心情!

“鉴赏”到倾听,老师们意识到关注孩子画时必须关注幼儿内心的情感表达,必须明确艺术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面对老师的范画,幼儿是什么感受呢?于是,我们组织了第2个活动,请老师们临摹孩子的画,充分体验孩子作画时的心理感受。

 

活动二:临摹儿童画

 

一听说要临摹儿童画,一些老师说:“这太简单了,没问题。”为使老师们真正体验孩子的感受,我们再次补充说:“临摹孩子的画,一定越像孩子的越好。”瞬间,现场一片宁静,老师们面面相觑,10分钟过去了,有的老师一笔都还没有画。石老师说:“第一笔是从哪儿画呀?”刘老师说:“如果画的不像,别人笑话怎么办啊!”周老师叹着气说:“怎么才能画的像孩子的画呢?”……

在临摹的过程中,老师们感受到了画的不像的痛苦,体味到了孩子面对范画时的挑战及压力,领会到《指南》中提到的不宜为幼儿出示范画的原因。老师感慨地说:“想想让孩子

对着范画去画画,真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当孩子画不出来的时候,我们还鼓励他们认真画,这种鼓励是变相的扼杀想象力啊。

这样的体验让教师慢慢放下对幼儿功利的、急躁的要求,开始自觉地观察幼儿、理解幼儿,这时就会真切感受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他们是天然的“变形”大师,会把不相干的东西搅在一起,再随意重新分配和组合,比如,丁丁经常会画小鱼在天上游,松松会把树栽到屋顶,金豆会给牛或狗添上翅膀让它们飞翔……孩子们用夸张的、不符合现实的笔触,来描述自己的世界,画中充满了看似不合逻辑的构思、随意安排的构图、不合比例的造型以及充满主观想象的色彩,可这种超常规的独特的形象,不正是众多艺术大师的创作体现吗?

 

活动三:模拟幼儿创作

 

幼儿的表达与创造过程是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的,教师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幼儿园的大树”为题进行创作。

第一步:充分感受。大家来到幼儿园的院子里,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大树的外形特点。周老师说:“我第一次仔细地观察咱们幼儿园的树,错落有致的真美。”边老师说:“我一会准备制作柿子树,掉在地上的叶子就能直接用啦。”陈老师说:“边老师的想法好,那我捡一些小树枝,也能直接做大树了。”……老师们在充分的感知与体验中,不仅了解了幼儿园的大树,还激发了制作的兴趣。

第二步:材料收集。回来之后,老师们开始搜集各种各样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报纸、瓶盖、布头、吸管、纸板、冰棒棍等……老师们突然发现表现的材料可以这样丰富,这不正是我们在生活化艺术教育中所研究的吗?

第三步:表达创造。马老师边做边笑着说:“我做的是银杏树,吸管当树干,掉下来的叶子直接贴在上面,像真的一样,太美了。”张老师说:“我觉得报纸捏一捏当树干特别有立体感,而且特别像我们幼儿园的泡桐树,高高大大的。”陈老师说:“我这木棍用两面贴粘总是掉,怎么办?”王老师提出可以试一试胶条或者脚钉,果然成功啦!老师们在制作中边探索边创造,愉快的氛围里,体验了一把孩子的制作活动。

第四步:交流分享。老师们非常踊跃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和感触,王老师说:“我体会到创作的基础需要充分的感知与体验,我们让孩子凭空想象,或临摹一张作品,是违背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陈老师说:“孩子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并且探索中遇到困难很正常,我们不必直接告知,而是鼓励与支持,如提供材料等。”张老师说:“通过这次活动,我理解孩子的绘画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经验中,需要充分的感知与体验,用独特的笔触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我们应该做到尊重和理解,同时还要欣赏和解读幼儿天马行空的创作的背后语言。”

这样一次生动的活动,带给老师们不仅是内心的愉悦与触动,更是深刻地理解了幼儿园艺术教育不是艺术家的教育,需遵循幼儿内心发展和内在需求的特点,在艺术教育中呈现大胆、浪漫、童趣、无拘无束的表现。同时,也验证了,唯有遵循特点,才能使幼儿在艺术表现中获得自尊自信,逐渐形成健全的社会人格。

毕加索曾经说过:“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但我要用一生去学习画的像一个儿童。”

让我们共同记住这句话,这会帮助我们从内心尊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