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总会工作 > 活动专题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举办的“儿童游戏的观察、评价与组织”国际研修班开幕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6日

   2017年9月25日下午,中华女子学院大礼堂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幼教精英,因为英国幼教联盟质量改进部携《英国早期儿童基础教育指南》(以下简称《英国指南》)来到了这里。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他们将会系统介绍《英国指南》的制定标准、教育原理及价值,并形象演示教师如何通过观察、评价及计划活动来支持引导每个孩子的学习。这是一场早期教育沟通交流的饕餮盛宴,其带来的思考和启示,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儿童、理解儿童游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和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与会嘉宾


大会的主办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廖丽英介绍了此次大会的主要嘉宾:英国幼教联盟质量改进部门主管迈克尔·弗里斯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刘占兰、学前教育杂志社社长、主编安颖、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陈虹。

  中国教育科学院刘占兰研究员为此次大会致辞,她代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感谢5位英国专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我们分享英国早期教育经验。此次大会的承办方学前教育杂志社社长、主编安颖提出学习期望:全身参与,真正融入进来,思考、表达、交流。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陈虹希望在大家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好地感受中英对游戏观点的碰撞,积极将自身实践融入学习中。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来自英国幼教联盟质量改进部门主管迈克尔·弗里斯顿带来今天的报告。


迈克尔一句汉语“你好”“谢谢”,引来大家的掌声。他简短介绍了这些年与未来荣华幼儿园的合作,正是这样的合作使他有机会把在英国的幼教理论和工作实践带到中国,也正是这样的合作,让他从中国的幼教实践中收获良多。这样的交流是此次大会能得以举办的基础。迈克尔强调,儿童的早期教育受到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的分享是基于他在英国的工作经验,希望与会者结合自己的工作来思考并互动。


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迈克尔对“每个孩子成长的节奏是不一样的”感触颇深。“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是《英国指南》的核心与基石,也是此次研修班中要与每一位参会者进一步共同深入探讨的主题。 向与会者介绍英格兰幼教标准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在英国幼儿教育实践的;通过案例分析向与会者展示教师如何在游戏中支持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是本次研修会的重要内容。



认识幼儿大脑的运行和发育原理


迈克尔讲课一向以风趣生动、互动性强著称。今天下午的会议内容,却以枯燥的理论介绍为主。如何说清楚幼儿大脑中 “爬行动物脑、哺乳动物脑和理性动物脑”三个层次的发育规律?如何更生动地让老师们理解三个层大脑之间的关系?迈克尔老师与助理通过简单的手型演示,让难题迎刃而解。


幼儿大脑发育规律与幼儿教育息息相关,这个理论大家都理解。但大脑的发育究竟是如何影响幼儿的认知及情绪的?成人(幼教工作者)又该如何利用这个规律真正理解幼儿,达到与幼儿有效沟通呢?迈克尔与助理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演示,生动地为大家展示了2岁幼儿大脑运作的机制,通过展示大家也明白了,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才是成人与幼儿有效沟通的基础。


他强调,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和语言,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支持孩子。他具体讲解了幼儿大脑学习的特点:幼儿通过探索和体验进行学习,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和幼儿的学习方式,成人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协助。


发展心理学的两个主要理论


迈克尔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两个主要理论:普遍阶段理论(可预测的与年龄相关的阶段,可以普遍运用)和建构主义理论。


普遍阶段理论的代表人物为玛丽·谢里丹和让·皮亚杰。玛丽认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一些不同的行为,并以此制定了世界通行的儿童发展评估标准。然而这对于一些特殊儿童是不适用的,也给家长和教育者带来压力。


皮亚杰认为在探索发现刺激体验方面,儿童具有天然的主动性,这促进了脑部发育。迈克尔和其助手现场模拟了皮亚杰的客体永久性、物体守恒等经典实验,生动形象,与会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了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说明了学习具有普遍性,所有的儿童均是如此,不因地域或文化而不同。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玛格丽特·唐纳森,她对皮亚杰的理论忽视环境因素提出质疑,认为学习发生在具体情境中,儿童通过真实的情境学习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儿童需要大量真实体验,在此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列夫·维果斯基把发展和学习视为根植于儿童所处的环境中并和他人共同作用的社会文化过程;其他人的支持对于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并提出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视频,与会者更好地理解了“支持”的力量。

枯燥的理论学习在迈克尔精心准备的演示和视频分析中变得生动起来,风趣幽默的迈克尔即便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仍旧让会场笑声不断。与会教师纷纷主动与迈克尔互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不少老师灵感迸发,连会议笔记都做得丰富多彩。

会议第一天,迈克尔主要介绍了《英国指南》的制定标准与理论基础:幼儿大脑发育、生物发展如依恋理论及相关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对我们中国的幼教工作者来讲并不陌生。通过迈克尔生动的讲解与演示,与会者重新认识到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大脑及生理发展规律,我们才能摆脱成人的角度,真正理解孩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成人的引导与教育。

“早期教育没有好与不好,我们(英国与中国)只是不同而已。”迈克尔再三强调。孩子的发展受社会、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早期教育工作者,我们学习经典理论、利用经典理论,同时需要结合实践,通过实践来寻找最适合孩子的方法,为孩子搭好最适宜的“脚手架”,让孩子在游戏中去体验、学习和成长!

通过第一天的理论梳理,明天,迈克尔将通过实际的案例剖析,让与会者全面参与大会环节“练练手”。


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精彩环节吧!

来源:学前教育杂志社2017年9月25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