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资讯 > 各地要闻

盛会∣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3日


来自于“奕阳教育



2017年6月10-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办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成立65周年暨卢乐山先生百年华诞庆典”活动,几代教师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的建立、改革历程回顾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过程,同时提出了当前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方向与重点。


陈帼眉教授与祝士媛教授代表第二代教师,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的建立与改革。




陈帼眉教授

关键词:“专业建设的意义” “全面学苏的情况”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路”




(右侧  陈帼眉教授


陈帼眉教授表示,她1951年进入北师大保育系学习,正好经历了学前教育学科建立的过程,此后几十年在这里学习、工作,1997年退休,直到2003年返聘结束。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意义




陈帼眉教授认为,从保姆班到学前教育专业,这是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里程碑。卢乐山先生外祖父严范孙于1902年,他在家中开设女塾,1905年改称女学,并设保姆讲习所。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幼儿师资培训学校和幼儿教育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建立是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一个组成部分。北京师范大学模仿苏联模式,在教育系下设学校教育与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学前教育科学的建立将对孩子入学前的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科学领域范围,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陈教授表示,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从保姆班到高等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这是划时代的进步。


陈帼眉教授介绍,从人才培养来看,课程设置方面包括北师大全校的公共课、教育系的公共课、以及学前教育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论高度。从影响力来看,陈教授表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学科的建立提高了人们对婴幼儿教育的重视。近几十年,他们亲身体验到学前教育越来越得到了广泛、深刻的认识。北师大与其他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我们社会发展中这几十年确实贡献了相当大的正能量。




全面学苏的情况



陈帼眉教授介绍,建立学前教育专业是仿照苏联模式进行的。专业建立的第一个阶段:全盘学苏,学习苏联的思想与经验。苏联专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建立进行了全面指导,包括课程安排、组织管理、设备配置等,同时给师生系统讲课,比如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游戏等。在当时的国情下,向苏联学习是形势使然,且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的建立取得了有效的成绩。她表示,全盘学苏也有遗憾之处,就是对西方教育理论、经验以及解放前我国已有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完全否定。这对于后人的学习与专业建设都是重大损失。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回顾几十年北师大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道路,陈教授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将理论知识与幼儿教育实践真正融合起来。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需要重视幼儿园的实践活动。


最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现在,总结实践经验。1954年,京津两地召开“幼儿园教养员工工作经验交流会”,以总结实践经验。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受教育部委托,组织全国各地幼教行政干部、高师教师、幼儿园资深教师等组织编写了《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指导全国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学前教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与时俱进的,不断提高深度、广度。20世纪60年代,进入理论联系实践的新层次。北师大学前教育教师会经常到幼儿园去和教师一起做实验研究,他们对实践的认识日益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上日益提高,二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祝士媛教授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与敬业精神” “学前教育学科的改革”






祝士媛教授介绍,她1950年进入幼儿教育领域。1956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当时学前教育学是由卢乐山先生来讲授。他们没有自己的教材,用的是苏联的教材。卢先生在讲课时,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密切地联系实际。祝教授介绍到,卢先生认为幼儿教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必须重视到幼儿园一线去观察研究,才能真正掌握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际。所以,卢先生虽然用的是苏联的教材,但经常会带教师到幼儿园观察。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也是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1960年留校,祝士媛教授进入学前教育教研室工作后,跟林嘉绥教授、陈帼眉教授等老师近距离接触后,她明显感受到,在卢先生带领下,这支教师队伍非常具有专业和敬业精神。1962年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停止招生,一直到1978年才开始重新招生。当时,祝教授想的是要将荒废的十年找回来。当时,教师们都是盼着1978级学生的到来。


祝士媛教授介绍,当时学前教育教研室对课程也开始进行了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她们在不断地改革课程。比如,陈帼眉教授主讲学前教育心理学,她懂俄语和英语,吸取了很多国外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前沿理论。当时学前教育学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大家熟悉的都是苏联的模式。因此,需要长期的研究。学前教育教研室积极进行改革,除了学习西方的前沿理论外,同时,学习老一辈教育家们如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另外,国家在这一时期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推动学前教育学科发展。这一时期,我们国家出版了两本《学前教育学》,一本是南师大黄人颂教授主编的《学前教育学》,一本是北师大学前教育教研室自己编写的《学前教育学》。当时,课程方面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儿童游戏、教学等作为独立的课程设置,同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之后,卢先生主编了《学前教育原理》,陈帼眉老师和刘焱老师主编了《学前教育新论》等。


在改革的过程中,增加了十一门新课,如比较教育学、科研方法、家庭教育、学前管理学等,这些课程的教材都是1980—1989年间编写并出版的。同时,开了二十门选修课,这是面对全系开设的。所以,教师不只是教一门课,而是教两到三门课。教师们都干劲十足,希望通过这些改革,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改革过程中,学前教育教研室比较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有四种能力:一是自学能力,主要是在一年级培养的;二是研究能力,主要是二年级开始培养,例如,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研究对象,到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记录、研究等;三是写论文能力,这是二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培养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教师进行指导;四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到四年级结束,都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要求学生去幼儿园实习、做社会调查等,了解幼儿园实践以及社会现状。那些年,教师是挖空心思想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培养他们。这是改革的主要内容:开设新课、人才培养方向、开展科研等。


另外,祝教授还介绍了当时他们改革、开拓的办学模式。从单一的招本科生,变成多种办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比较早的开始招硕士研究生以及办研究生班,卢先生则是最早的硕士生以及研究生班的导师。1993年,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又设立了博士点。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方面迈出了比较大的一步。另外,创办了多种形式的在职成人教育,如夜大、函授大学等,以满足师资需求。因此,北师大的教师许多年寒暑假都没有休息过,有的教师得跑好多地方进行教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办境外办学,如与新加坡合作开办教育学院,目前这个学院还存在,已经运行了22年。创办境外办学,是一个新的记录,也是历史性突破。


在科研成果方面,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取得了很多成果,尤其是在专业教材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在1995年,完成了一套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系列,共有18本。另外,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撰写了3部大型幼儿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幼儿教育卷》《幼儿教育百科辞典》《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学前教育卷》。所以,学校之间的协作是一个成功的经验。目前高校之间还应该继续协作。


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以中老年为主的教师队伍,竭尽全力进行改革,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对北京以及其他地区的学校补充了大量的新生力量。祝士媛教授表示,虽然,她们退休了很多年,但仍然心系学前教育的发展。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年富力强的一代新人也要继续努力,不断思考,我们在大学阶段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的问题。




冯晓霞教授

关键词:“注重学科基础” “把握学科建设方向”






冯晓霞教授代表北师大第三代学前教育教师回顾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作了《我看北师大第三代学人与学科建设》的报告。她首先讨论了高校学科建设的内涵,大体包括:一是汇聚学术力量(队伍建设);二是凝练学科方向(把握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开展研究);三是构筑学科平台(发展环境与条件);四是培养学科人才(学生的培养)。


接着,冯教授从自己在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以及工作的经历与感受,回顾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她认为,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比较注重学科的基础,把握学科建设的方向。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扎根实践,而且在理论上,注重扎根实践的理论。这两个特点既反映在人才培养上,也反映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


关于人才培养的问题,冯教授认为,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非常重要的是奠定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尽管从1962年到1977年,学科建设中断了几十年,但是,教师们为了满足知识渴求者的需要,还是为学生做了很多准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们凭借自身的学术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外语水平等)、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尽最大努力加强学科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非常重要的途径是通过让学生理解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流派学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念与实践,形成一种相互关照,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第二代许多教师精通英语、俄语,她们印发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包含西方婴幼儿研究的最新成果。另外,教师们在介绍其他国家早期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时,也更注重引导我们了解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历史。冯教授表示,她印象比较深的是梁志燊老师整天带着他们去各种各样的幼儿园观摩、调查。另外,印象还比较深的是教育系的老主任采用了一种在今天看来非常有意义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她提纲挈领进行讲解,提供线索,指导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结合起来,最后在中国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结束时,师生共同完成了一本教材《中国学前教育史稿》。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受益终身。冯教授表示,学前教育学科的发展像一颗大树,最基本的杆和枝已经茁壮生长,那么离枝繁叶茂的日子就不会太久。


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还反映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冯教授回忆,她当时刚留校时,北师大学前教研室有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内部经常召开学术研讨活动,对学术方面的核心问题及动态进行交流与讨论,这对青年教师学术品质、学术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作用的。


冯教授接下来介绍了第三代教师的研究与教学。就是凝练学科方向,继承与发展学科建设。注重儿童发展研究与教学是北师大学前教育学科非常突出的特点。因为在北师大教师看来,学前教育最根本是为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因此,离不开对学前儿童的研究。所谓儿童观、教育观等,无不建立在对儿童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也将这种优良传统带到了其他学校。


冯教授表示,学科建设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引领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研究的涌现是学科建设的外部推动力量;教师队伍自身的学术眼光、知识和研究基础和社会责任感等是内部条件;而老一辈教师的包容、引导与支持构成了一种有利的环境。北师大第三代学前教育教师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开始为学前教育学科添砖加瓦。冯老师认为,在这一代学科建设中,有三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一是游戏研究;二是课程研究;三是政策研究。第三代教师的研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北师大第三代学前教育教师逐渐成熟的情况下,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学前教育体制被打破,新体制机制与办园体制尚未明晰,“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曾经一度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那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本着对学前儿童权利的维护,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开辟了学前教育政策研究的新领域。




洪秀敏教授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 “问题与挑战”






洪秀敏教授代表北师大第四代教师在《传承与创新——北师大第四代学科建设的思与行》报告中,分享、交流了北师大在学科建设中的思考、探索、存在的问题与未来新形势与挑战下的思考。


洪秀敏老师首先介绍了北师大第四代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1. 研制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凝聚学科方向,构建学科建设核心方向与重点领域: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学前儿童发展与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法。2. 组建团队,聘任兼职导师,加强学科队伍。北师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规模最宏大时是40多人。目前,第四代只有7个教师。3. 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需求,推进循证研究。4. 回应多类型人才培养需求,探索教育发展。当前人才培养的类型:本科生是免费师范生加大类招生。研究生类型包括:学术硕士、教育硕士(2011年开始招全日制双证专业硕士、2012年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2016年暑期单证教育硕士、2017年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同等学历在职研究生、学术博士、教育博士。如何培养不同类型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5. 推动区域政府、高校、幼儿园三位一体深度协同学科实践基地建设。与北京市西城区、门头沟区采用区域联动的方式,建设实践基地。


接着,洪老师分析了学科建设的问题与挑战:1. 队伍规模小,进人难度大。2. 学术专长和影响力亟待提升。3. 联合攻关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4. 缺乏基础性,原创性重大标志性成果。最后,洪老师展望了学前教育学科未来建设的思路:面向世界,立足中国;巩固优势,突出特色;优化结构,加强合作;提升能力,扩大影响。




唐淑教授

关键词:“南师大学前教育学科建设历程” “学科建设的要点”






唐淑教授作了《真切的记忆、美好的情谊》的报告。她首先回顾了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历程——起步初创时期、低谷停顿时期、复建重创时期。在起步初创时期,南师幼教系分批派教师到北师大学习苏联专家的经验,同时派一名教师到苏联留学;架构、贯通高师、幼儿园联系的桥梁;建立教学、研究、生产三阶段的体制。低谷停顿时期。从1961年起,学前教育专业停止招生,从1962年起,学前教育专业没有了学生。复建重创时期。1978年,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率先招生,1979年,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也紧随其后,开始招生,从此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南师大学前教育学科建设中,唐淑教授谈了几点感悟:1.一定要有一位旗帜性的学术领军人物。2.要有一个一起为儿童的团队,有家一样的感觉和凝聚力,将其建设成为学术共同体。3.要有植根于幼儿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基地。4. 要面向世界,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开设讲座、论坛等。




马以念教授

关键词:“我心目中的校园与教师”






北师大校友、西北师范大学马以念教授在报告《我的校园、我的老师》中深情回忆了校园往事,师友情谊。20世纪80年代初,马以念教授第一次来到北师大进修,对于知识的渴望就像是久旱的禾苗,而北师大丰富的图书资料、优质的名师资源、浓厚的学习氛围,老师们的倾囊相授,对于马以念教授来说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马以念教授在报告中谈到:虽然从小到大我们踏进过无数的校园,但并不是所有的校园都能成为我们心目中培养人才的殿堂。我心目中的校园应该是有丰富精神文化的校园,就如当初的北师大校园一样,既是宁静、典雅的,又是深邃而不张扬的;既能把握住时代的脉络,又不心浮气躁。这才是一种校园的气质。我心目的老师,应该是有专业底气的,应该拥有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愿意用自己的细心呵护学生的成长,愿意用自己的慈爱,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品德行为引领着学生的一生。




李季湄教授

关键词:“变革” “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时代回应”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在报告《变革——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时代回应》中呼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变革。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个人生命中有两个重要的日子,一个是你出生的日子,一个是你自己明白为什么出生的日子。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专业也应该是这样,学前教育为什么而生一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它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是变革的原动力,也是变革的出发点和归属。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李季湄教授建议学前教育应该超越传统视角,避免高校培养的“同质化”,改变名校开什么课程,各大院校同样开什么课程的现状,防止学前教师缺乏个性化,缺乏特征性,鼓励各大院校培养出拥有自己学校特点的学生。同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重视“非正规”学前教育。在新西兰,宗教、私人、慈善机构等都非常热衷参与非正规学前教育,非正规学前教师不仅需要授课能力,往往还需要沟通、交流、社会联系、策划能力等(如联系各种物质资源,玩教具消毒厂家等),这些能力在正规的学前教育课程中很难获取。因此我们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在培养正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同时,也应考虑培养非正规幼教的运营者、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


第二,重视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参观过瑞吉欧幼儿园的老师,都会被其极其强烈的设计感所折服。日本的一个设计家曾说过:设计的质量是由思想的质量决定的。瑞吉欧幼儿园的设计感正是在对幼儿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才形成的,这种设计跟我们如今常看到的幼儿园墙饰 、节日布置等陈列性设计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学前教育培养中也应注重培养部分学生的幼儿设计能力,使他们既能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又能像艺术家一样设计。


第三,了解幼儿园建造的本质。幼儿建造本质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拥有彩色的外观?仅仅是比小学教室多了个厕所?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幼儿园建造的本质就是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通过建筑吸引幼儿。国外已经有很多的建造师设计出了能在无形中刺激幼儿开展各种活动的幼儿园。虽然中国目前存在大量的幼儿园,但是幼儿园的建造却是千篇一律的。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学前教育需要培养建筑师,而是说作为该专业的学生应了解幼儿园建筑的特殊性。因此,在学前教育培养中应尽量多的为学生提供有关世界各地幼儿园建筑的资料,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见多识广,能意识到硬件的重要性。


第四,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对我们的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作为集结了各种优质资源的高校,不应只培养“同质化”的幼儿教师,而是需要能够回应时代需求,引领学前教育更好发展的培养模式。我们需变革思维,从一个领域中解放出来,并勇于改进管理,创新模式。




虞永平教授

关键词:“真正把培养工作放在中心地位"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在报告《聚焦——真正把培养工作放在中心地位》中提到目前学前教育面临的最大冲击就是人才培养的工作。为了真正把培养工作放在中心地位,我们需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第一,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能力,研究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看法,这样高校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培养工作也将更有针对性。


第二,研究培养方案。熟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包容的,能让学生接受到更多的相关学科,促使他们能力的多样化。


第三,研究教学资源。(1)实践锻炼机会。今天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他们既应去幼儿园实践,也应去社区实践,如北师大从“点对点”实践方式到“片区”的实践方式。(2)图书资料建设。学校有什么样的图书资源,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若学生只学教材上的内容,那必将很难达到社会的期待。


第四,研究课程教学。研究教学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课程,与学生的对话,与自己所教这门课程的对话,教师心里需明确应该让学生了解哪些内容,自己应该如何告诉学生,如何进行讲解。


第五,研究教师队伍。目前高校很难招收到优质人才,但又急缺人才,这样的矛盾该如何解决,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虞永平教授还提到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每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愿意思考,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要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