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一线随笔

尊重儿童需要真正“去成人化”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22日
作者:吴采红 周海燕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第3期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采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幼儿园 周海燕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诸如“ 以幼儿为”“尊重幼儿独立的个性和人格”之类的教育原则,许多教师都已耳熟能详。我们很欣喜地注意到,许多幼教工作者已试着用“商量、协商”的语气同幼儿对话。类似以下几种情境,老师在与幼儿的谈话中多了“好不好、知道吗、好吗”等语言,听起来似乎是与幼儿平等对话的建议协商的口吻,但仔细琢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是真正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上吗?是真正体现给予幼儿思考空间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了吗?

    情景一:孩子们正在搭建“飞机场”,老师走过来,见飞机场很小,于是对孩子们说:“我们应该把飞机场搭得大一些,对不对啊?请你们都动脑筋想想办法,好吗?”

    情景二:教师在引导孩子们分配角色,“浩浩说话声音比较大,最像大灰狼;小丽声音小,最适合扮演小花猫,你们觉得这样安排可以吗?”

    情景三:好不容易搭建好的房屋被一名幼儿不小心碰到,顿时,积木哗啦啦堆满一地,老师立即走过来引导:“我们小朋友可以变成消防员,来帮助清除房屋倒塌残局,好不好?”于是,小朋友们无趣地把积木收拾整理好放回了原处。

    情景一中,老师没有询问幼儿为什么把飞机场搭得小的原因,而是直接告知幼儿可以把飞机场搭得大一些。也许,飞机场本就不是幼儿的主体建筑物;也有可能是积木投放得不适宜,导致大家搭不出较大的飞机场;或者,还有其他原因。

    情景二中,教师没有给予幼儿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而是直接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变相地“强加”或“传”给幼儿,恐怕幼儿接下来的角色扮演即是教师的“安排”。

    情景三中,教师“指导”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解决“积木倒了”的混乱局面,所以直接“指令”让幼儿变成消防员清“残局”,而没有真正去关注和了解积木倒了的原因是什么,孩子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如何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情况。也许,针对这些问题与幼儿讨论,引导他们分析原因,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远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式的处理方式对幼儿的成长更有利。

    我们不断地发出“尊重儿童”的呐喊时,也许并没有认真思考过究竟应尊重儿童的什么、怎样才是尊重儿童,而是经常不经意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所以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成人习惯了直接给出解决方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习惯性的、捆绑式的教学习惯还在顽强地发挥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捆绑式的课堂教学文化也还没有彻底根除。也就是说,教师仍习惯于为幼儿设计好一切,即使让幼儿参与到讨论中,也是通过启发把幼儿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到教师设计好的标准框架中,最后指向标准化。这也主要源自于教师对课堂的过度设计和掌控,形成了习惯性的力量,习惯了牵着幼儿走。

    尊重儿童需要在教学中适当“留白”。教师不必为获得“完美”的教学而进行过度设计,要学会巧妙地把直截了当的道理变成疑问或追问留给幼儿。尊重儿童倡导师幼在教学中进行“对话”。对话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意味着一种平等、自由、开放的精神。强调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之间互相造就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敢于“放手”,不给幼儿过多的要求和限制,尽量为幼儿创造宽松的对话氛围,多给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善于捕捉幼儿思想的火花和对话的闪光点,调动其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激发其进行更有意义和更深层次的对话,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尊重儿童需要教师从观念上真正“去成人化”,需要把幼儿当成真正独立的个体,学会倾听幼儿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并同他们一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