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心理健康

关爱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3日
作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占兰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9期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特殊和庞大的儿童群体,由于亲情缺失、教养不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如负面情绪相对较多,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发脾气等。调查还发现,年龄越小,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问题越突出。为此,近两年我们在汇丰银行慈善基金的支持下,实施了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促进项目,试图深入了解留守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现状,并探索早期改善与预防的途径与方法。

 

现状调查:留守幼儿已经表现出负面情绪的阴影

 

幼儿阶段,本应是最无所顾忌、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龄,然而,留守幼儿的生活却早早地让他们的心灵少了许多快乐,多了几分忧虑。课题组20142015年对留守幼儿的调查发现:超过14%的孩子经常“被人注意时表现得很不自然”,40%的孩子有时“大家情绪高涨时他依然很安静”,超过30%的孩子有时“只喜欢安静的活动”,有7%的孩子经常“感觉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好”,有超过20%的孩子经常“害怕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话”,8%的孩子“没有家长陪伴或不住在家里就不敢睡觉”,有17%的孩子有时会“担心自己会发生一些坏事情”。可见,部分孩子在幼儿期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孤独、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倾向。

从留守和非留守两个群体的比较来看,总体上,留守幼儿出现负面情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幼儿;在识别和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方面,留守幼儿也明显低于非留守幼儿。在调查中,进行访谈的教师也感觉到留守幼儿在交流中需要多次鼓励和引导,显得胆小、不自信、眼神躲闪、说话声音小的幼儿多,甚至还有少数留守幼儿拒绝和访谈教师交流。

从留守幼儿群体的幼儿园和家庭生活来看,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都关注不够,关心不多。园长和教师们普遍反映,以往并没有特别注意和关心过班里的留守幼儿,孩子胆小、不爱说话总以为是性格原因,没有和幼儿的留守生活联系起来,更没有给他们安排过有针对性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快乐地生活,感受到成人和同伴的关心与温暖,总之,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要。在对家长的访谈中,主要监护人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普遍比较关心和重视孩子的安全、饮食,认为孩子的爸爸妈妈不在家,一定要看好孩子不出事,在饮食和衣着上不能苦了孩子,尽量吃穿好些。因此,除少数单亲家庭外,留守幼儿的生活条件不比非留守儿童差,甚至会更好些。但是,多数祖辈父母对留守幼儿的情感关心关注不够,有的祖父母还拿“爸爸妈妈不回来了”“爸爸妈妈不要你了”“再不听话我也不要你了,不管你了”来和孩子开玩笑或吓唬孩子,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孩子缺乏安全感,胆小,敏感。留守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精心呵护,幼儿园和家庭乃至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付出努力。

 

项目促进:实施专题活动增进幼儿的亲情与积极情绪

 

课题组根据调查的结果,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状况,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要求,为留守儿童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五个单元十个综合性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依托经典绘本,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和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还让幼儿体验绘画、手工、音乐表演等生动有趣的活动。

第一单元“爸爸和妈妈”。这个单元的活动依托《我爸爸》和《我妈妈》两本图画书,通过阅读和讨论生动有趣的故事,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回忆和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印象,让孩子们懂得:妈妈和爸爸是最爱你的人,无论他们在不在你身边,他们永远爱你。尽管有些孩子不愿意说,但他们画出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尽管有的孩子从未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知道自己有爸爸妈妈,画出了自己想象中的爸爸妈妈;他们知道了爸爸妈妈是爱他们的。

第二单元“亲情与表达”。这个单元的活动依托《猜猜我有多爱你》和《魔法亲亲》两本图画书,让孩子们感受真挚而深切的亲子之情,同时让孩子们了解到可以用各种语言、动作、歌曲、物品等许多办法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对爸爸妈妈的爱和想念,以及自己的需要和各种心情,甚至在自己特别想念爸爸妈妈时,也有办法让自己心里好过一些。

第三单元“爷爷和奶奶”。这个单元的活动依托《爷爷一定有办法》和《拔萝卜》两本图画书,通过阅读、讨论、表演、剪纸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奇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也让幼儿感受到家里老人的智慧和辛劳,体会爷爷奶奶特别爱自己、为自己付出很多,懂得尊重、关心和爱爷爷奶奶,愿意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四单元“安全与自我保护”。这个单元的活动依托《小红帽》和《小兔乖乖》两本图画书,通过阅读、情境讨论与表演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情况和自我保护的办法,让每个留守幼儿都能获得快乐、丰富、安全的童年生活。

第五单元“惊喜与发现”。这个单元的活动依托《会动的房子》和《一园青菜成了精》两本图画书,通过阅读、猜测、联想、想象和发现,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会有变化,这些变化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日常生活中平常的事物也会给人们带来快乐、惊喜与发现。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懂得:生活中有很多新奇与惊喜等待我们去发现,乐于想象、富有创造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快乐。

除了上述活动外,项目组还特别设计了家书传递活动,要求每个幼儿园和教师促成幼儿与父母进行至少10次的书信往来,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要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教师帮忙在幼儿的画面上写出来,寄给爸爸妈妈并请他们回信,教师再把信读给幼儿听。在陕西的初步实践与探索发现,这种方式增加了亲子交流的次数,深化了亲子交流的程度。甚至一些父母由于了解到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情感问题,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回家陪伴孩子;也有的家长把孩子接走,带在身边。

 

未来发展:进一步加强留守幼儿的亲情关爱和情感社会性课程

 

陕西项目组在活动实施前后请家长和教师对幼儿语言和社会性发展的22个项目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项目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留守幼儿语言和社会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孩子们在参与故事讨论并说出自己想法的积极性方面、在各种绘画和美工活动中的大胆表现方面、在与班里的小伙伴交往以及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项目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幼儿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也通过十个教育活动的培训、教研与示范,提升了留守儿童所在幼儿园的教师了解孩子和关心孩子内心感受与情感需要的意识及责任感,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特别是对语言和社会性领域活动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好的把握。此外,项目活动还带动了当地一些机构的关爱行动。我们的经验表明,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深度参与才能为留守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

加强幼儿园社会情绪课程。从目前情况看,幼儿园心理健康和社会领域课程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对留守幼儿的特别关注缺乏。经验已经表明,教师对改善幼儿的负面情绪,促进幼儿的情绪健康和社会性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甚至有人提出“教师应成为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角”。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幼儿园特别需要加强幼儿情绪健康和社会领域课程,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留守幼儿可能面临的各种负面情绪和社会交往中的问题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引导和帮助留守幼儿适宜地表达和缓解负面情绪,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使留守幼儿感受到幼儿园、老师和同伴的接纳、关心、温暖和友谊。

深化留守幼儿家庭关爱模式。如前所述,留守幼儿的家长无论是祖辈抚养者还是在外打工的父母,对孩子的内心感受、情感需要、社会性发展基本不关心,甚至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自己还不知道。因此,需要幼儿园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帮助和引导他们,多关心和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和情绪变化,当然,可能的话也要劝说父母特别是母亲尽量缩短外出打工时间或就近务工,尽量多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互动,让孩子感受到亲情和关爱,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营造良好的社会关怀氛围。《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要求:学校对留守儿童受教育实施全程管理,注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亲情关爱,及早发现和纠正个别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强化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并提高其监护能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外出务工家长以各种方式关心留守儿童。因此,不仅是学校、幼儿园和家庭,各级政府、企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以及社会人士等多元主体,应共同形成关爱留守幼儿的氛围和机制。期望更多的人给予留守幼儿更多的关心与关注,父母设法增加与留守幼儿的交流、相聚与陪伴,幼儿园和家庭努力改善留守幼儿的教育、亲情和环境,全社会都给予留守幼儿更多关爱、支持与引导,让留守幼儿的童年生活能够快乐,后继学习能够顺利,整个人生能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