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总会工作 > 活动专题

构建家园共育新思维模式,促进学前教育新常态发展——2015年全国家园共育现代化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11日
作者:张凯     来源:研究会

(本报讯)61112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关工委全国家校(园)社区共育先进经验推广指导办公室主办,新华报业集团《动漫界·幼教365》杂志和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承办的2015年全国家园共育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本次研讨会是近年来中国学前教育界举办的“家园共育”主题高层次的学术盛会。大会就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幼儿家庭教育发展的有关精神,指导基层幼儿园如何有效调适和掌握外部资源,充分掌握和运用家园共育现代化相关工具和平台,使家园共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发展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关工委副秘书长李国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以及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新平、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林国等领导同志共同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全国学前教育行业的专家学者及各地幼儿园园长、教师共8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教授刘云艳主持。虞永平理事长首先发表了大会致辞。他指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积极投入和有力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义不容辞地承担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义务和责任,家长也是儿童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者,如果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能够形成合力,共同营造积极促进、温馨抚育、合理引导儿童的良好环境,共同践行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那么美好的童年将会真正伴随儿童早期的生命历程。虞永平强调,家园共育意味着家庭和幼儿园把促进儿童的成长当作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不是交出了抚育孩子的责任,而是家长有幸遇到了专业合作者,共同抚育孩子的成长。家园共育的现代化就是家园共育的科学化,首先是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体现科学精神,体现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体现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思想。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家园共育的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实现新的突破和飞越。虞永平呼吁,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的指引下,在家园共育现代化理念的引领下,让更多的儿童远离提前教育、考级教育和“特长”教育,让更多的儿童能真正享受快乐而充实的童年。

李国强副秘书长表示,611日是“中国人口日”,全国家园共育现代化研讨会恰逢今天召开,意义不同寻常。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儿童教育是基础和起点;提高儿童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离不开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和影响,是形成儿童健全人格的三位一体的重要因素。家庭和幼儿园如何进一步有效合作,就这给我们儿童教育现代化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和任务。为此,中国关工委公益文化中心成立了全国家校(园)社区共育先进经验推广指导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家园共育示范园、实验园和基地园”创建工程,进一步推动基层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能力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带动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李国强要求,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能够集中一批学前教育的优秀专家和优质资源,在探究和解决当前学前教育特别是家园共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取得预期和有实效的成果。

近年来,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让科学育儿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给孩子适度的爱”等学前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已逐渐将宣传重点向社会、家庭深入。而“互联网+”的时代到来,更为“家园共育”赋予了新的内涵。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幼儿园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提升“家园共育”工作水平?如何帮助家长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家庭教育无方向、无办法、无工具的“老大难”问题?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领域的施教主体,如何将自身承载的教育职能与家庭、社会进行有效结合?大会邀请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作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家园合作趋势、问题和应对》的主题报告,研讨“家园共育”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模式和实用方法。中国关工委全国家校(园)社区共育先进经验推广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幼教365》杂志出品人刘强在会上作了“互联网+家园共育”的主题报告,研讨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将“生活育儿、科学育儿、时序育儿、全息育儿”有效融入家庭教育当中,真正实现“家园”无障碍交流与互动,从而使“共育”的功能和效果得到最大化的显现。

教育部于今年2月正式颁布《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其中,要求园长具有的第六大核心能力——“调适外部环境和资源、掌握家园共育的知识与方法,形成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社区)及园际间的良性互动” ,既是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和园长执业能力具体要求,也是引领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如何引导幼儿园合理利用和吸引社会资源,积极宣传、引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参与科学育儿?如何与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有效沟通,共同幼儿的健康成长施加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晶波作了《开启共同成长的旅程——家校社区合力教育的新视野》的主题报告,对当前形势下的家、校(园)社区共育工作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对幼儿园进行社会资源拓展、家园共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学前社会教育专委会主任、西南大学教授刘云艳在大会发表了《幼儿园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特征研究》的报告,对幼儿园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执行能力的提高进行了专业指导。

另外,大会还邀请了全国部分家园共育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园长代表同与会者零距离交流,并分享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了切实提高基层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管理与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家园共育现代化”,采用了专家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实践经验分享、现场互动等形式,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充分的学术研讨,构建了家园共育的新理念、新思维,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学前儿童家园共育工作的新常态发展。

(通讯员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