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心理健康

浅谈如何促进幼儿的情感教育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6日
作者:熊敏华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苏安幼儿园新苏苑分园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体验,它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作用。《情感智商》作者戈尔曼曾指出:“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倾向的重要时机。”而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是幼儿期,更是培养儿童健康情感的黄金时间。没有情感,就没有童心。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认识和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注重幼儿期良好情感的培养和教育,要把积极的情感教育作为儿童未来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来认真对待。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发现对幼儿进行良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下面就情感教育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善于发现故事中潜在的教育价值
      通过日常活动我们发现幼儿比较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到了中大班以后幼儿特别的喜欢听故事,而且大部分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够将故事中的情感迁移到自己的身上。所以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1、故事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的需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从而选择符合该年龄段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的故事。对于小班幼儿我们要选择内容简单、主题鲜明的故事;中大班的幼儿适合故事内容稍长的,人物形象对比明显的故事;其次就是幼儿期儿童的情感不稳定,辨别是非能力弱。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把幼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2、善于运用故事,随机渗透情感教育
     《规程》中指出:幼儿的情感教育应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的。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出现在某个活动中的,它与日常生活都是紧密渗透的。在日常生活我们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将情感教育贯穿在一日活动中。前几个月我们班就发生了一件事情:中午小朋友吃完午饭之后都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看书,突然有小朋友跑过来对我们说:“老师谁把花都摘下来了,还把它们踩死了”我们过去一看果然是这样几朵小花被摘下来扔在地上被踩的“惨不忍睹”我们针对这件事情商量了一下,决定先不查是谁做的这件事而是和小朋友讲了一个小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种子经历了重重困难和压力终于在春天的时候发了牙,经过几个月的成长开出了美丽的小花。讲完故事我们请摘花的小朋友自己来承认错误。结果中午的时候摘花的那个小朋友就跟我们说了事情并且还说以后要好好保护植物。

        二、重视日常生活情感教育的随机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在6+1的家庭模式让幼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大多数事情家长包办。幼儿甚至认为父母这样做是应该的,对于家长的这些宠爱无动于衷时间久了情感就会麻木。久而久之幼儿养成了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喜欢求救对待别人的求解也是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我们也曾经结合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一次偶然的机会却让我们收到了意外的效果。一次午睡起床,班里穿裙子的女孩子够不着后背的拉链,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拉上。于是我们结合这件事请对幼儿进行了随机教育。第二天午睡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能互相帮助。可见,日常生活的随机教育,对幼儿情感教育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通过优化情感教育的情境,易激发幼儿的感受,以便幼儿良好情感素质的形成。三、通过专门的教学活动,渗透情感教育1、音乐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音乐教育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音乐是人类表达、交流思想情感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幼儿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式。它能使幼儿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陶冶幼儿的情操,启迪幼儿的心智,完善幼儿的品格。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点,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如:交幼儿《一分钱》,歌曲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幼儿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歌曲中唱到幼儿拾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着钱对他点头称赞,音乐塑造了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幼儿启示,使幼儿认识到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拾到东西一定要交给警察叔叔或交给老师,这样做才是对的,使幼儿感到做好事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这样的几粒情感的教育作用,比直接说教更能打动幼儿的心灵,换起幼儿的内在审美情感。
       2、美术欣赏中的情感教育
       美术教育是美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美术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个性获得有秩序的释放。因为,美术活动具有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是在幼儿情感冲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幼儿在情感的驱使下,通过建构活动来满足他的感情需要。
       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加强幼儿情感的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的发展,真正起到培养幼儿精神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情感教育起积极作用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第一场所。家庭成员的结构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日后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的家庭模式老辈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在生活上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养成了孩子依赖的心理,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表现自己。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十分不利。其次就是父辈对幼儿的关心较少与幼儿的交流少之又少,社会竞争压力大父母想着如何赚钱与升职,下班回家将孩子交给“电脑”自己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不到位,有的父母甚至是贪图自己享乐对孩子爱理不理,这样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也是不利的。孩子不仅要学习好,情感教育也不可忽视,情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孩子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尊重老师、孝敬长辈、关心他人等良好品德。而由于家庭对孩子有特殊的影响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无数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家长这块教育阵地,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子女有良好的品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往往会使孩子沉溺于物质享受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形成相互攀比的不良恶习。平时家长还尽量多和子女沟通,了解子女心理,及时引导教育,多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树立孩子的信心。不要动不动就批评训斥,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多实施启发式教育,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具有良好的教育态度,耐心和良好的行为风格,善于通过主动的倾听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感受),共同参与解决问题,使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努力,并和父母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在健康家庭中,孩子反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父母和亲人的爱抚、关怀,可使子女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活泼,尊重老师,热爱父母,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富有生气和独立精神,生活在这种关系融洽、气氛和谐的家庭中的孩子,易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家长能尊重孩子的个性,宽容地接纳孩子,鼓励孩子去探索,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人格,并且体会孩子的认知倾向,启发兴趣,与他们相互沟通,并能身教言教。孩子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往往是家庭,因为家庭是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因此孩子在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刻骨铭心,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固的。所以家长应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

       总之,对于幼儿情感的培养还有很多途径和方法,在对幼儿实施情感教育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的需要,一切以幼儿为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幼儿园工作规程》
3、《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陆惠萍
4、《大师谈儿童情感教育》张光林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