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音乐教育

孩子们听到了什么?——中班《小树叶》音乐活动引发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作者:顾春晖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个性化教育教研组

     “歌曲是用音乐的形式演唱出来的文学”,它不应是机械的演唱,而应该是幼儿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源于对这种理念的贯彻,我们借助《小树叶》进行了系列研究和实践。

       歌曲《小树叶》是幼儿园常用的教学内容,歌词第一段:秋风起来啦,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心里可害怕?歌词第二段: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好像在勇敢地说话。春天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

       以前的教学设计都涉及到引导幼儿感受两段歌词不同的情绪,即第一段小树叶离开妈妈时悲伤、害怕的情绪,第二段小树叶春天要回来,打扮树妈妈时勇敢、乐观的情绪,并演唱出来。所以教师们都会引导幼儿将第一段唱得较慢、较伤感;第二段则速度稍快,略显愉快、自信。

       1质疑:这是成人的看法,孩子的感受会是什么?
       既然歌唱是对感受的表达,研究伊始我们很自然地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幼儿的感受是什么?参与教研的老师就自己的所见所想发表了看法,比如,“我园有老师做过这个活动。活动中,因为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一直走不出悲伤的情绪。”“我看过几次这个作品的活动,效果都不理想。这是成人的解读,歌曲里并没有说害怕,只是问‘可害怕’。”……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无法回答“幼儿的感受是什么”这个问题。因为,尽管教师们在以前的工作经历中,上过或看过这个活动,但由于以往的教学方式里幼儿的感受过多受到教师的影响,他们真正的感受是什么,大家不得而知。我们开始对这首歌曲约定俗成的分析和设计产生了质疑。

        2了解:多数孩子感受到了歌曲中的快乐,个别提到伤心。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在教师不过多引导的情况下,孩子们会怎样理解这首歌。于是,长安幼儿园罗小娇老师组织指导了第一次活动。活动从小树叶角色引入,很快就进入到听歌曲的阶段。听完第一遍,老师问幼儿:“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孩子的回答如下:
       我觉得它特别伤心,因为它离开了妈妈。
       我觉得小树叶特别开心,因为它飘呀飘的。
       我觉得小树叶很开心。
       小树叶高兴,因为它明年还能打扮树妈妈。
       小树叶勇敢,一点都不害怕。
        ……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幼儿都感受到了歌曲中的快乐,只有个别幼儿提到了伤心。孩子们所描述的感受确实和我们以前所引导的不一致。为什么孩子会这么认为呢?活动后,我们再次坐在一起进行了讨论,老师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首歌整体还是比较优美欢快的,两段区别并不大,所以孩子都觉得很快乐。”“完整听,孩子很容易关注后面的歌词,比如‘打扮树妈妈’,所以感受到快乐的情绪比较多。”……

       3困惑:我们了解的是幼儿的直觉还是真正的感受?

       这次活动,教师没有对歌曲的情绪进行引导,理应可以很真实地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但我们并没有欣喜,反而更加困惑:我们了解到的是孩子的真正感受吗?

      首先,因为是完整倾听,第二段的情绪很容易掩盖第一段,从而导致幼儿对歌曲第一段感受的弱化。其次,幼儿如此潦草地听过一两遍后所谈到的是否能称之为感受?歌曲是情感的表达,当孩子没有很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时,他们的感受准确吗?孩子们所谈到的感受是真实的,这毋庸置疑,但它显然不是对歌曲全部的、深入的、细致的感受,它更接近于直觉。由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带领幼儿对两段歌词分别欣赏和理解,然后再听一听幼儿的感受。于是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活动。

       这次活动由长安幼儿园的王锐老师指导。活动中将完整听歌曲调整为幼儿分段听歌词,并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感受。教师发现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描述小树叶离开妈妈时的情绪情感,甚至将这种感受与自己刚入园时的情绪相联系。但是在朗诵歌词和演唱时,不能将自己所理解的情绪融入其中。这是因为幼儿缺少歌唱表现的能力和技巧吗?我们困惑着……

       4领悟:让幼儿真正走进作品,唤醒其切身感受。
       带着上面的困惑,我们进行了第三次活动,活动由北京第六幼儿园的梁艳老师指导。

       梁老师带中班,前面的两次活动激发了她的研究兴趣。面对户外真实的风吹落叶飘的情景,梁老师心有所动。她没有直接切入歌曲,而是选择户外活动时间,先和幼儿聊天:“小树叶怎么会飘落下来呢?”

(《学前教育》幼教版)

      “小树叶会飘到哪里?”“它心里会怎么想?”“这些小树叶的妈妈在哪里?”“猜一猜,小树叶在说什么?”……

       和幼儿自然聊起这些话题后,教师顺着幼儿的想法将拆分开的歌词适时插入,念给幼儿听。幼儿马上就进入了情境。比如,当教师念“秋风起来啦,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这一句时,孩子们都望着手里的小树叶表现出了一丝伤感;念到“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心里可害怕”时,孩子们好像很担心小树叶,小心地用手心捧着;当得知“春天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时,孩子们又好像轻松了许多,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回班之后,梁老师向幼儿介绍了这个作品。在教师范唱的时候,孩子们很自然地,跟着教师的演唱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变化。比如,有的小朋友在“秋风起来了”的时候,做出抱着肩膀,很冷的动作;有的小朋友在“心里可害怕”的时候做出了哭的动作;还有的小朋友在“勇敢地说话”部分攥紧拳头……欣赏和学唱很快就自然完成了。虽然对歌曲的掌握还不是很熟练,可是孩子们的表情、动作,包括声音的流畅和顿挫,都很好地表现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

        从结果看,孩子们的表现好像又回到我们以往的设计上。只是这次我们确定了、坦然了、领悟了……

        经历三轮活动过程,我们感触颇多。围绕着对幼儿感受的探索,我们走过“教师的感受——幼儿的直觉——幼儿对作品的‘冷静’解读——幼儿走进作品后的丰富感受”的路程,澄清了以下认识:

        1.不能用教师的感受影响甚至代替幼儿的感受。

       作品分析是教学前的一项重要准备。教师应该做的是准确分析作品,并从中找到幼儿学习的切入点。教师不应该做的是急于让幼儿掌握知识点,无形中以自己的感受暗示幼儿,甚至直接告诉幼儿。以《小树叶》为例,很多教师都会强调“小树叶离开妈妈,心里多难受”,听着教师的强调来感受作品,孩子们心中就只剩下教师对作品的感受了。

        2.不能用直觉等同于感受,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

       “感受”一词含有“体会”的意思,粗粗地感觉并不是感受,孩子没有走入作品时所表达的想法,也远远不能代表他们真正的感受。要想真正了解幼儿的感受,教师需要创造条件,帮助幼儿熟悉、了解作品,将身心投入到作品中。这时幼儿的感受才最真实、最有深度。可见,即使是客观观察,教师的引导仍然不可或缺。这种引导和代替幼儿理解的区别在于给幼儿欣赏的是作品本身,还是教师咀嚼作品的结果。

       3.调动幼儿原有经验感受作品,再客观倾听其感受。

       帮助幼儿走进作品绝不能仅在当堂的音乐活动中进行,而要开始于日常生活当中。鼓励幼儿多看多听,多感知多表达,丰富幼儿的经验,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和认识,然后在恰当的时机引入适宜的教学内容。在当堂的音乐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建立经验和作品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走进作品、理解作品的目的。这时我们就会了解到幼儿富有情感和思想的感受。

        4.关注幼儿的感受,进行有益而客观的观察,我们可以收获更多。

       这次系列研究是由“孩子的感受会是什么”引发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心中期待着幼儿说出符合自己想法的答案,所以暗示、引导的痕迹浓重,这样的观察处于无观察或不客观观察的状态。第一次活动中教师不再引导,第二次活动教师通过分段融入了一些引导,二者虽然都让孩子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但由于没有唤起幼儿切身的感受,幼儿没有真正走入作品之中,所以观察结果不能真正代表幼儿的感受,这样的观察同样是不客观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什么是有益的观察,怎样做到将关注幼儿、提高教师落到实处。